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初中
>
语文
>
人教部编版(2024)
>
八年级上册
>
第六单元
>
单元综合与测试
>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单元测试卷(人教山西版 2024年秋)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单元测试卷(人教山西版 2024年秋)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5
2
/15
剩余13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单元测试卷(人教山西版2024年秋)一、古典之美(27分)(一)1.读经典诗文,品百味人生。阅读语段,将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书写在横线上。(10分)诗以言志,文以载道。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采菊东篱下,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他归隐田园的闲情;崔颢《黄鹤楼》中的“日暮乡关何处是?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浓郁的乡愁;晏殊在《浣溪沙》中用“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花的凋零,时光的流逝,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但消逝的同时仍有美好事物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的哲理;杜甫在《春望》中用移情于花鸟的写法,以“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表达了感时伤世的复杂情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孟子用“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阐述施行仁政、赢得民心的政治主张;《答谢中书书》中表达作者对先贤的钦敬与追慕之情的句子是:“⑨______________________,⑩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本诗用“云”“城楼”等意象描写了边塞场景。同时,以色彩秾艳的词语,浓墨重彩地描绘了战争场景。请你参考示例,从这首诗中再选一句或一联,说说其中蕴含的情感。(2分)雁门太守行李 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示例:“黑云压城城欲摧”用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15 我的批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第3~5题。【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富贵不能淫》)【乙】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节选自《愚公移山》)3.【辨其音·走进文本】下列句中加点词,读音和意义都与“往之女家”的“女”相同的是( )(2分)A.郎才女貌 B.由,诲女知之乎4.【明其意·理解内容】完成下列语句的翻译。(3分)(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连寡妇和小孩都比不上。5.“大丈夫”是孟子学说里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是儒家学说中的理想人格。请你谈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否仍旧适用于当代社会。(15 3分)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第6、7题。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①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②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③,及其久也,相说④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节选自《礼记·学记》)【注释】①庸:功,功劳。②攻:专心从事某事,进行某项工作。这里指加工。③节目:树木枝干交接的地方叫“节”,纹理纠结不顺的地方叫“目”。④说:同“脱”,脱落。6.晓雯同学想要知道“师逸而功倍”中“逸”的意思,她在《古代汉语词典》中查出“逸”的四项释义,下列选项中她应该选__________。(3分)7.文章认为,学生应如何更好地“学”?老师要怎样更好地“教”?请简要说明。(4分)二、文学之约(27分)15 (一)学校开展“聚焦科技发展·感受科学魅力”的主题宣传活动,请你阅读材料,并完成下面小题。【甲】近年来,随着中国制造业的新型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不断深度融合,“中国智造”作为关键词被屡屡提及。为呈现“中国智造”发展成果,提振大众对“中国智造”的信心,中国青年报和某网络平台共同主办了“为创新点赞——2023中国智造”主题活动,参与者生动讲述“中国智造”故事,助力品牌抢占“中国智造”生态位。凭借高质量内容输出、多渠道资源加持、重磅嘉宾阵容造势,此次活动最终收获超15亿曝光量,深度展现了“中国智造”魅力,助推“智造”品牌认知“出圈”。【乙】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机器人事业的开拓者之一、被誉为“中国机器人之父”的蒋新松,带领团队所研发的水下机器人于1988年成功交付使用。其后的中国产品也在水电大坝、国防、沉船探测等重大工作中屡建奇功。在领导智能机器人研发工作的同时,他又积极推进我国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事业发展,致力于实现工业强国之梦,执着不懈,一往无前。他在童年时开始懂得了祖国的含义,明白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只有国家强大了,个人才有自由、幸福和尊严可言。”【活动一:聚焦科技发展】8.(1)甲、乙两文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请解释。(1分)屡:____________(2)甲文中的“中国智造”和乙文中的“中国机器人之父”都用了引号,它们都有________的作用。(只填序号)(1分)A.着重强调 B.表示特定称谓9.举办“为创新点赞——2023中国智造”主题活动的目的:(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蒋新松以(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己任,体现出科学家对祖国、对人民的诚挚之心。(2分)【活动二:感受科学魅力】15 10.同济大学退休物理学教授吴於人的物理实验视频走红网络,吴教授被网友亲切地称为“不刷题的吴姥姥”。认真阅读下面的表格,说说吴姥姥的实验有什么特点。(2分)科学问题物理实验结论火箭是怎样上天的吴姥姥掏出一个气球,一点点吹大,突然一松手,气球蹭地往上蹿,飞走了火箭靠高压高速气体的反推作用一飞冲天太空中的宇宙射线长啥样吴姥姥一手擎起一把竹扫帚,一手从扫帚柄划到末须端宇宙射线的轨迹就像扫帚一样,从能量集中到能量渐渐减弱(二)【畅谈名著·共赴文学之约】11.阅读名著,可以丰富心灵,陶冶情操;也可以汲取人生经验,提升思想境界。有人说:“孤军奋战,其力有限;众志成城,坚不可摧。”请你从下面的备选名著中选择一部,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备选名著:《红星照耀中国》《西游记》《昆虫记》写作提示:①结合名著具体内容;②不少于80字。15 (三)阅读欣赏课上,老师向同学们推荐了散文《猎笋人》,请阅读文章,完成第12题。猎笋人蒋芳仪①那年春天,我在老家偶遇一位朋友,她邀我去她父母家玩,我便去了。②朋友父母都已年迈,见来了客人,便让一位嫂子过来帮忙做饭。也不知这位嫂子是他们家什么亲戚,她瘦瘦小小,穿得灰扑扑的,脚上一双解放鞋,看上去又土气又寒酸。她端茶过来时,也没人向我介绍,我只好含糊地喊一声“嫂子”。她局促地笑了一下,放下茶杯就回了灶间。③中午吃饭时,她也没上桌。大家喊她来吃饭,她说要照看灶里的火,便端着一个大碗坐在灶前吃。碗里有饭有菜,她吃得挺香,但若有人进去,她又赶紧放下碗站起来,忸怩不安。④饭后,朋友要带我去挖笋。她父母说她几年没回家,怕是连山里的路都不认识了,便让嫂子带我们去。嫂子眼睛一亮,脸上多了几分兴奋的红晕,赶紧去背竹篓、扛锄头。⑤奇怪了,一走到上山的路上,刚才还有些“社恐”的嫂子,一下子健谈起来。她指着田野,说某处有一片野芹菜;再走一走,告诉我们某处有一坡蕨菜;至于笋子,后山多,那里有一大片毛竹林……⑥她熟知这里的每一片山坡、每一处竹林、每一条小溪,以及每一种野菜的模样和习性。在这里,样样事情她都做得漂亮,挖笋子,采蕨菜,薅野葱,手脚麻利,不知疲倦。⑦15 嫂子最会挖笋子,她的一双眼睛虽然不大,但像探照灯一样,近处远处一扫,藏得再隐蔽的笋尖也会被她发现。一旦锁定目标,她便会放下背篓,拎起锄头,弓着身子走过去。她那凝神屏息的样子,仿佛猎人逼近自己的猎物,生怕惊动了竹丛下的笋子,让它一溜烟跑了。⑧等到了目标附近,她并不急于开挖,而是用锄头刮开附近的草皮,先观察一下,找准位置再一锄头挖下去。别小看这一锄头,挖不准的话,就会伤了笋子。她耐心地挖开笋子身周的土,渐渐让它露出地下粗短肥壮的身躯,最后一锄头将它干净利落地挖断,用手刨出,将这带着新鲜泥土芬芳的“猎物”丢入竹篓。⑨一会儿的工夫,她就挖了十多个大竹笋,竹篓变得沉甸甸的。我看得兴起,也抢着要来挖笋,结果一锄头下去,仅勉强挖出一个浅浅的土窝,再挖几下,便举不动锄头了。嫂子哈哈大笑,将锄头接过扛在肩头,潇洒自若。⑩我被她迷住了。这个初见时毫不起眼的女人,一来到山林,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山林是她的主场,她是沉着冷静的猎手,她猎的不是野兽,而是笋,是蕨菜和野葱。那天,我们满载而归,一路欢声笑语,相约明年再来。可惜,我后来远行,再未于春天回过老家,也再未去过朋友家。但多年以后,我依然记得那天的事,记得那位嫂子。她是我这辈子都难以忘怀的人。我是从她那里知道,无论看似多么平凡的人,只要专注于自己擅长的事,那灰扑扑的人生,也会在一瞬间流光溢彩。12.读完这篇文章后,同学们进行了小组合作学习。(1)启智小组针对这篇文章的标题展开了讨论,请你补全下面的对话。(5分)小宁:我觉得这篇文章完全可以用《挖笋人》作为标题,为什么要用《猎笋人》呢?小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宁(连连点头):听你这么说,确实是《猎笋人》这个标题意蕴更丰富。(2)润心小组从不同角度赏读了本文,请你结合具体内容从下面三个句子中任选一句作为开头,写一段赏析性的文字。(不少于150字)(10分)15 ◆细致的描写,丰满的形象。◆鲜明的对比手法使文章更生动。◆平凡的人也有不平凡的瞬间。三、现实之思(26分)(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13、14题。做一粒“优质稻子”王国春这片稻田今年大丰收了。桂花叔路过时,赞叹道:“大哥,不是说你买错稻种了吗?怎么收成这么好?”父亲一边捆稻子,一边应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父亲买错稻种的事全村都知道。他被骗了,花高价买了寻常稻种,栽下去长势慢,发现时已经迟了。父亲决定把它插在最好的田里,给予最好的照料。他挑农家肥,烧草木灰撒进去。这些先天不足的禾苗,似乎感觉到了父亲憋的那口气,在长时间的萎靡不振后,开始疯长,绿得都暗了,根根尖尖的叶子,沾着露水,盈盈亮眼。禾苗硬朗了之后,渐渐地还鼓胀了,抽穗了,竟然比优质稻种收获更多。父亲有点得意,环顾稻田,说:“所有的优质稻,起先都是瘪稻子!”是的,没有生来就优质的稻子,一粒优质稻,要经历许多年的培育,要走过很漫长的历程。(有删改)13.面对桂花叔的疑问,父亲是怎样回答的?请你结合语境,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内容。(3分)15 14.请你结合选文和生活积累,写一段议论性的文字,表明你的观点并加以阐述。写作提示:①根据选文提炼观点;②100字左右。(8分)(二)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汉服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民族审美情趣、风俗习惯的外在表现。2023年8月,太原晋祠博物馆举行了主题为“寻迹中华文化传承千秋礼仪”的大型民俗活动。为迎接这一盛会,班级举行“情系汉服,心念华夏”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是各小组搜集整理的资料。【汉服气象,衣冠上国】汉服的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体系。汉服的典型特征可以概括为“平中交右、宽褖合缨”八个字,充分体现中华服饰崇尚含蓄内敛、端庄稳重的气质与美感。“平”指汉服运用平面对折剪裁的方式制作而成,前后衣身裁片肩线相连呈平面结构;“中”指汉服的衣身前后均有中缝,体现了左右均分、守正执中的民族身姿和文明形态。“交”指汉服穿着时通过“相交”完成闭合,被赋予天地交泰、阴阳相合的含义。“右”指左衣襟向右闭合固定的外观形态,蕴含了文明有序的观念。“宽”指汉服的用料远大于覆盖人体的需要,“松格宽摆”的特征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哲学气韵。“褖”字,字义为衣服缘边,是一种包边工艺。古人认为衣领若不加缘边则为粗陋之服。“合”字,即“腹手合袖”,约束袖长和仪态,蕴含“和合共生”的含义。“缨”15 泛指用于固定的带状部件或穗状修饰物,形成隐扣系带,佩绶结缨的衣冠风貌。【尔雅端容,礼仪之邦】翩翩长裙连理带,深深广袖合欢襦。汉服作为一种文化传统,其穿着方式和场合有其稳定的传统规范和意义。结构上,汉服由领、襟、裾、袂、袪等多个部分构成。一套完整的汉服通常有三层:小衣(内衣)、中衣、大衣。内衣指贴身穿的衣服。中衣又称里衣,起搭配和衬托作用。中衣包括中衣、中裤、中裙和中单,可作为居家服和睡衣。外衣即穿在最外面的汉服。根据场合和礼制的不同区分为礼服、常服、便服。礼服,适合重大节日、庆典、集会等礼仪场合。常服,日常工作、学习和节假日穿着。便服,劳作服。【涅重生,华彩中国】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穿起汉服,衣袂翩翩、自信满满地行走在高楼大厦和绿水青山间。每逢传统假日,各类汉服文化活动层出不穷,丰富了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现代汉服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成为当代青年彰显文化自信最文明的表达方式之一,也成为向世界传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汉服文化在逐渐复兴,在这个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面对解决,比如妆造繁复;自娱自乐的小众属性和圈层固化难以突破;民众点赞观望,缺乏认同感等。截至2022年,中国大众对汉服都有大概认识,但能够认识汉服制式的人数不超过10%。15.(1)在“共话汉服古今”环节,大家在了解汉服文化后感慨万千,下面是两位同学的发言,请你也加入谈话表达你的感想。(2分)小周:我觉得汉服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小韩:15 我觉得汉服是我们区别于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标识,我们不能把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丢掉。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随着时代的发展,汉服在不断创新。创新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原动力。同学们发现,山西文创联盟也在不断运用新元素,设计开发新文创产品。下图是文创联盟推出的两款冰箱贴,你作为宣传组的志愿者,要对其中一款进行解说,请将你要说的话写下来。(不少于80字)(5分)(3)在活动尾声,请你作为主持人围绕“情系汉服,心念华夏”这一主题,表达我们传承华夏文明的美好愿景。(8分)写作提示:①结合以上三则材料;②不少于100字。15 四、心灵之旅(40分,含书写分3分)16.做攀登者勇攀高峰,当追梦人追求卓越。向阳而生,咸咸的汗水和苦涩的泪水终将灌溉我成长。青春无悔,灿烂的朝阳和满天的繁星见证我们不朽的芳华。青春在上,不辜负每一点花香。请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题目一:不辜负每一点花香题目二:________使我成长写作提示: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③书写规范、整洁;④如果选择题目二,请务必先补全题目。15 答案一、(一)1.①悠然见南山 ②烟波江上使人愁 ③无可奈何花落去 ④似曾相识燕归来 ⑤感时花溅泪 ⑥恨别鸟惊心 ⑦天时不如地利 ⑧地利不如人和 ⑨自康乐以来 ⑩未复有能与其奇者2.示例:“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一联中,“黄金台”一词用典,借战国时燕昭王以重金招揽贤士之典故,表露了将士们报效君王的坚定决心和忘身报国之情。(二)3.B4.(1)(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2)你思想顽固 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5.示例:适用。这句话教导我们:面对金钱利益的诱惑时,不能被迷惑乱心;面对贫困卑贱的处境时,不改变坚强的意志;在国家和民族利益被侵害的时候,要敢于挺身而出,不怕牺牲,坚守本心,做一个真正的大丈夫。这句话在今天依旧对人们的品德和行为具有指导意义。6.②7.学生要善于学习,勤于发问,先易后难,循序渐进。老师要有独立的见解与思考,要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在听取学生问题后加以解答,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参考译文】善于学习的人,老师省力而事半功倍,学生跟随着老师学习,又把功劳归于老师(教导有方)。不善于学习的人,老师很辛苦而事倍功半,学生跟随着老师学习,还要埋怨老师(教导无方)。善于提问题的人,就像加工坚硬的木材,先从较容易的部位着手,然后砍枝干交接和纹理纠结不顺的地方,时间长了,各部分就脱落分解开了。不善于提问题的人恰恰与此相反。善于回答问题的人就如同撞钟,用小槌叩击就发出小的鸣声,用大槌叩击就发出大的鸣声,等到钟声从容鸣响而散尽,(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不善于回答问题的人恰恰与此相反。这些都是增进学问的道理。二、(一)8.(1)一次又一次 (2)B9.(1)呈现“中国智造”发展成果,提振大众对“中国智造”的信心 (2)实现工业强国之梦(或使祖国更加强大)15 10.示例:吴姥姥借助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进行实验,把复杂深奥的物理知识演示得一目了然、生动有趣。(二)11.示例一:这句话告诉我们:只有团结一致,众志成城,才能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红星照耀中国》中,在同强大的敌人和恶劣自然条件的斗争中,红军各部队之间互相支援,密切配合,协同作战;红军干部战士在政治上同心同德,在战斗中同仇敌忾,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团结战斗的光辉篇章。红军十分重视军民团结,所到之处,严格遵守群众纪律,坚持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赢得了各族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因此,只有团结起来,互帮互助,才能形成坚不可摧的力量。示例二:这句话形象地告诉我们: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形成坚不可摧的力量,克服困难,取得成功。《西游记》中,在西天取经之路上,唐僧师徒四人齐心协力,他们车迟国斗法、大战红孩儿、三调芭蕉扇……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战胜无数妖魔鬼怪,一路披荆斩棘,最终取得真经。所以,只要拥有同一个信念,众志成城,必能战胜艰难险阻。(三)12.(1)示例:《猎笋人》这个题目意蕴更丰富。首先,这个题目与文中“她是沉着冷静的猎手……是蕨菜和野葱”一句形成呼应,结构上更严谨、圆融;其次,“猎”比“挖”更生动地突显了嫂子挖笋时动作的敏捷与神情的专注,就仿佛猎人在逼近自己的猎物,更细腻地表达出“我”对嫂子的钦佩与赞美之情。(2)示例一:细致的描写,丰满的形象。开始嫂子见人时“局促”和“忸怩不安”,吃饭也在灶前,见有人进灶间“赶紧放下碗站起来”,这些细腻的描写形象地展现了嫂子“社恐”的样子。但走上山路后,嫂子不再拘谨、紧张,“她的一双眼睛虽然不大,但像探照灯一样”,发现竹笋时“她便会放下背篓,拎起锄头,弓着身子走过去。她那凝神屏息的样子,仿佛猎人逼近自己的猎物,生怕惊动了竹丛下的笋子,让它一溜烟跑了”这些细节描写,又刻画了嫂子干练、智慧、潇洒自如的另一面。在细节描写中,人物形象逐渐丰满,文章更加感人。示例二:鲜明的对比手法使文章更生动。在灶间的嫂子与在山林中的嫂子判若两人:灶间的嫂子“局促”“忸怩不安”,山林间的嫂子“哈哈大笑”“潇洒自若”,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内展现出迷人的自信。山林中的嫂子精准地锚定“15 猎物”,出手干净利落又快又准,又与“我”“勉强挖出”“举不动锄头”的笨拙形成对比,体现出嫂子仿佛是一位经验丰富、沉着冷静的猎手。在对比中,人物饱满立体,文章摇曳生姿。三、(一)13.示例:是我家稻种自己努力的呀!14.示例:我们要力争做一粒“优质稻子”。也许我们先天的优势并不突出,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来弥补先天的不足,向文中不屈与倔强的稻种学习,不轻言放弃,不轻易地被困难打倒,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最好的自己,释放出生命的能量,焕发出夺目的光彩。(二)15.(1)示例:我觉得汉服文化在逐渐复兴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面对和解决。(2)示例一:这款冰箱贴包含老陈醋、汾酒、刀削面、莜面栲栳栳等样式,这些都是山西人民餐桌上常见的晋地美食。把这些美食图案贴在冰箱上,恰如其分,让人们一眼看去就能联想到山西特色美食文化,从而对“山西味道”产生向往。示例二:这款冰箱贴是非遗手作——虎头帽。虎头帽、虎头鞋是北方人民为家中儿童准备的服饰。虎因具有积极的象征意义而被人们认作庇护神,被认为可以阻挡一切灾难。虎头帽、虎头鞋等,寄寓着父母长辈对子女健康成长的美好期许。这种虎头帽冰箱贴,造型生动可爱,富有趣味,作为“国潮”新文创,一定会受到人们的欢迎。(3)示例:同学们,通过这次“情系汉服,心念华夏”综合性学习活动,我们了解了汉服的典型特征,它可以概括为“平中交右、宽褖合缨”八个字,充分体现中华服饰崇尚含蓄内敛、端庄稳重的气质与美感,是我们民族审美情趣、风俗习惯的外在表现;近年来,汉服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喜爱,汉服文化在逐渐复兴;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面对和解决。我相信,只要我们情系汉服,直面问题,积极改革,我们的汉服文化一定会不断发扬光大。四、16.略。15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单元测试卷(人教山西版 2024年秋)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单元测试卷(人教河北版 2024年秋)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单元测试卷(人教河南版 2024年秋)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单元测试卷(人教吉林版 2024年秋)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单元测试卷(人教辽宁版 2024年秋)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单元测试卷(人教山西版 2024年秋)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单元测试卷(人教山西版 2024年秋)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单元测试卷(人教山西版 2024年秋)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单元测试卷(人教山西版 2024年秋)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单元测试卷(人教山西版 2024年秋)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4-08-30 05:00:01
页数:15
价格:¥3
大小:187.00 KB
文章作者:浮城3205426800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