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单元测试卷(人教陕西版 2024年秋)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4

2/14

剩余12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单元测试卷(人教陕西版2024年秋)一、积累与运用(共6小题,计24分)“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中国的古建筑之美,美得风情万种,美得妙趣横生。一座座建筑,昭示着历史,象征着中华民族的血脉相承。学校组织主题为“畅游建筑·邂逅文化”的学习活动,请你参加。【活动一:园林建筑】阅读语段,完成下面1~2题。(4分)园林的设计非常巧妙——曲折回环的廊子,堆叠的假山配上竹子花木,无不见设计者的用心。园中的池子上架着一座精美的桥,桥dūn上雕刻着的动物千姿百态,惟妙惟肖。池中种着荷花与睡莲,养着几尾金鱼,颇有“鱼戏莲叶间”的感觉。园林的建筑都是设计师精心雕镂后的成果,别出心cái的设计也营造了独特的意境。1.请根据语境,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只填序号)(2分)(1)……千姿百态,惟妙惟肖(A.xiāo B.xiào)。(  )(2)园林的建筑都是设计师精心雕镂(A.lòu B.lóu)后的成果……(  )2.请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2分)桥dūn________  别出心cái________【活动二:建筑之意】3.同学们梳理了以下因古诗文被人们铭记的建筑,请你帮他们写出空缺的古诗文。(6分)建筑是无声的诗文,建筑之意会因诗文之境而更丰富。崔颢在《黄鹤楼》中写日暮时分登临黄鹤楼滋生出的乡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抒发在承天寺望月时自豪而又悲凉的感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雁门太守行》中,李贺用颜色渲染了雁门关一场战争的悲壮气氛:“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_____。”《相见欢》中,朱敦儒独自一人登上金陵城楼,纵目远眺,感到风悲、景悲、人悲,不禁潸然泪下:“__________________。”【活动三:昆虫建筑师】14 4.小语同学在做《昆虫记》分类整理表时发现,作者法布尔喜欢依据不同的特点对昆虫进行个性化的分类和命名,请你帮小语完成下面的表格。(3分)昆虫名类别名称____①____、胡蜂建筑师圣甲虫、粪金龟____________②____、蟋蟀歌唱家(1)根据下面两段文字,填写表格中①②两处的昆虫名。(1分)片段一:××翅膀这个从不起眼的外套中挣脱出来的美丽的花边薄翼,让我们知道了有另一位建筑师,它画出了一些平面图,生命则按它们去建造。片段二:在昆虫学领域中,还能找到如它那样名声很大的昆虫吗?它那钟情于歌唱而不顾未来如何的声名,早在我们记忆训练之初便已被当作素材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给圣甲虫和粪金龟起一个类别名称,并说明理由。(2分)【活动四:解读园林】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4分)①园林是一门综合艺术,它将建筑、书法、绘画,甚至文学、戏剧、音乐等艺术集于一体,为人们的精神生活提供了特殊的情境,与中国独有的生活美学一脉相通。②中国园林对窗的设计极为重视,园林至精至微处往往体现在窗的安排上。③而窗是园林的“眼睛”,在满足流通光与风之外,更在园林造景中衍生出借景、框景、对景、漏景等许多巧妙的用途,形成别样丰富的趣味。④汉代刘熙在《释名》中解释:“窗,聪也,于内窥外为聪明也”。⑤可见,除了功能之用,“窗”更是中国人观看方式和审美趣味的巧妙外化。(1)第①句中“综合艺术”“精神生活”都是________短语。(1分)(2)第③句有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2分)14 (3)第④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1分)【活动五:邂逅文化】6.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历史文脉。请你参加学校以“厚重陕西·非遗古今”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并完成下列任务。(7分)(1)【书写】请把“非遗文化绽异彩”正确、规范、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中。(1分)(2)【宣传】请你为本次主题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不得抄写活动主题)(2分)(3)【采访】凤翔木版年画、宝鸡剪纸、西秦刺绣等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穿越千年历史长河,仍光彩照人。你们小组准备去采访一位非遗传承人,请你围绕活动主题拟写一个采访问题。(2分)(4)【推荐】在非遗项目推荐会上,班级要为“茯砖茶”撰写推荐报告,拟依据链接材料列举四项内容,请你补写出其余两条。(2分)【链接材料】14 茯砖茶主产地之一是陕西泾阳,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茯砖茶制作有50多道工序,采用古法手筑,天然发酵,一切工序严格遵循自然法则和人工控制。茶中的茯茶素A和茯茶素B能有效调节人体新陈代谢,并有降脂、降压、调节糖类代谢的功效。“自古岭北不植茶,唯有泾阳出砖茶”,伴着丝路驼铃,茯砖茶从泾阳出发,一路向西,以显赫的“官茶”“贡茶”身份成为以茶易马的重要战略物资,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占据着重要一席。①茯砖茶历史悠久②茯砖茶工序严格③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共13小题,计46分)【现代文阅读】(共7小题,计27分)(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7~9题。(9分)【材料一】日本政府无视国内外反对呼声,24日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下面是日本核污染水排海进程重要节点的时间线:——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岛县附近海域发生9.0级特大地震,地震引发的巨大海啸袭击了福岛第一核电站,造成核电站1至3号机组堆芯熔毁。次日,日本有关部门确认,福岛第一核电站有放射性物质泄漏到外部。随后,持续冷却堆芯等措施以及雨水、地下水流入反应堆设施产生了大量核污染水,并不断增加。——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单方面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内上百万吨核污染水经处理并稀释后,于2023年春排放入海,排放过程可能持续20年至30年。——2023年8月22日,日本政府举行内阁成员会议,决定于8月24日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当天,许多日本民众在东京的首相官邸前紧急集会,抗议政府无视民意启动核污染水排海。(摘编自《新闻背景:日本核污染水排海进程时间线》,新华网2023年8月24日)【材料二】8月24日,日本政府无视国内外反对呼声,单方面强行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多国人士和14 媒体指出,日本政府无视各方正当关切,违背应履行的国际义务,强推核污染水排海,危害海洋环境和人类健康,侵害周边国家合法权益,极其自私自利,极不负责任。韩国《韩民族日报》发表社论称,日本政府决定强行向海洋排放福岛核污染水,“这一行为是对历史的犯罪”。日本此举完全无视世界上许多国家和民众的反对和忧虑。斐济非政府组织人权联盟发表声明说,日本向太平洋排放核污染水侵犯了太平洋地区所有民众的人权,此举将对海洋生物以及依赖海洋资源的亚太地区人民的生计构成巨大威胁。“日方的行径无疑是自私、不负责任且傲慢的,会对海洋生态造成永久性破坏。”柬埔寨贝尔泰国际大学资深教授约瑟夫·马修斯表示,“日本政府的举动不顾邻国安危和担忧,危及全人类的食物链,无异于犯罪行为。”澳大利亚知名时政评论人士戴若·顾比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核污染水排海并非理想选项。“日方对安全声明若真有信心,或许该将核污染水排放到本国陆地水源中。”美国《纽约时报》发文称,日本核污染水排放入海事件树立了一个“错误的范例”。日本的决策“既不透明,又不包容”,必将在未来引发数十年的争论。(摘编自《人民日报》2023年8月25日)【材料三】日本政府无视国际社会的强烈质疑和反对,于8月24日单方面强行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依据我国法律法规和世界贸易组织相关规定,海关总署决定自2023年8月24日(含)起全面暂停进口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含食用水生动物)。海关总署当天发布的公告显示,为全面防范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对食品安全造成的放射性污染风险,保护中国消费者健康,确保进口食品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办法》有关规定,以及世界贸易组织《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有关规定,海关总署决定对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采取紧急措施,即日起全面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14 海关总署进出口食品安全局负责人表示,中国海关高度关注日方此举对日本输华食品农产品带来的放射性污染风险。通过持续开展对日本食品放射性污染风险的评估,在严格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对从日本进口食品采取了强化监管措施。接下来,海关总署将持续关注日本核污染水排海情况,视情动态调整有关监管措施,防范核污染水排海对我国国民健康、食品安全带来的风险。(摘编自《人民日报》2023年8月25日)【材料四】日本核污染水排海事件发生后,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并做了如下采访记录。记者:核污染水入海有什么危害?专家:核放射元素排海形成的生物富集效应,对海洋生物如鱼类产生影响,且通过食物链传播,最终可能造成基因损害。核污染水排海后,将对渔业经济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居民的生活。人一旦食用被放射性元素污染的海产品,就可能造成体内污染,从而诱发放射病,增大患癌症等疾病的风险。记者:大众应如何做好个人防护呢?专家:首先,进行多样化饮食,适当增加蔬菜、水果和谷物的摄入量,平衡膳食结构,减少对海产品的过度依赖。其次,关注食品的来源,购买有食品检验合格认证的海产品。再者,尽量避免在受影响区域长时间游泳、潜水或捕鱼等。最后,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经常洗手、洗澡,特别是在接触可能受到污染的环境后。7.请给【材料三】的新闻拟一则标题。(不超过25个字)(2分)8.小明准备去某沿海城市旅游,那里可能受到核污染水的影响,请你结合【材料四】的相关内容,给小明一些温馨提示。(4分)9.下列对材料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A.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岛县附近海域发生9.0级特大地震,地震引发的巨大海啸袭击了福岛第一核电站,第二天,日本有关部门确认,该核电站有放射性物质泄漏到外部。B.柬埔寨贝尔泰国际大学教授约瑟夫·马修斯认为,日本将核污染水排海的行为是自私、不负责任且傲慢的,侵犯了太平洋地区所有民众的人权。14 C.为全面防范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对食品安全造成的放射性污染风险,我国海关总署决定,全面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同时暂停了其他食品从日本进口。D.核放射元素排海会形成生物富集效应,对海洋生物如鱼类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沿海地区居民的生活,从而诱发放射病,增大患癌症等疾病的风险。(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18分)破冰迎春归乔忠延①立春时节,黄河湾。②风在刮,冰在响。随着冰面的破裂,粗犷的吼声喷薄而出:春天醒来吧——③冰面的窟窿越破越大,吼声越来越高:④春天门开啦!⑤春天回家吧!⑥破冰,破冰!一群腰粗膀圆的彪形大汉,持钢钎,舞棍棒,砸的砸,撬的撬……这画面雄壮豪迈,看一眼,就像是一碗火辣辣的酒咕咚咚下肚,滚烫了脸膛也滚烫了胸口,只想甩掉帽子,扔下棉袄,扎进破冰的人群中干他个满身大汗!⑦春江水暖鸭先知,黄河水暖草先绿。在紧靠黄河的长旺村,乡亲们早早就看到了鲜嫩的绿草。别看这春色不多彩,不纷纭,没有花开时的五颜六色,仅仅只是一抹翠绿,却让人爱得像是抱着襁褓里的婴儿,一刻也放不下。或许正是因为这份纯真的爱心,尽管长旺村的春色来得比别处早,可乡亲们总嫌迟,早早就想冰消雪融,将漫长冬天里被严寒覆盖的生机解放出来。⑧是啊,春天一到,雪化了,冰消了,冻土如铁的大地松软了。不待百花竞艳,就可以赶着黄牛犁地播种了。撒下的是种子,收获的是粮食,是棉花,是囤里粮冒尖,是身上衣服暖,是一家人欢乐的笑颜。无数个冬夜里的美梦,早就与春天交融在一起了:地已耕好,肥已施足,种子躺在里面舒服得使劲往上长,长得小麦金黄金黄,长得棉花雪白雪白,长得豆角好长好长,长得西瓜好甜好甜……这哪是做梦,分明是农家在早早谋划春天、构思春天。一年之计在于春,早筹措,早动手,把一冬14 天积蓄在血脉里、骨骼中的劲头释放出来,才会有好光景、好日子。人勤春早,这是祖祖辈辈的信条。那不仅是书页里记载的文字,更是黄河湾里令人陡生豪情的生动场景——⑨破冰迎春归!⑩抡起钢钎破冰,挥舞棍棒破冰,硬生生把河面覆盖的冰打破,戳开一个大窟窿。看吧,冰下奔腾着滚滚激流,翻卷着腾腾热浪。那激流,那热浪,恰似春潮扑面而来。突然,有人俯下身去,背起撬开的冰块,跑上岸去,边跑边喊:河冰破开了——有人紧跟着效仿,不过他那举止更威猛,甩掉棉袄,背起冰块,跑往村里,边跑边喊:春天来到了——人们背冰迅跑,竞相结队,呐喊声形成黄河岸边的第一波春潮。春潮震荡了村庄,惊动了暖屋里的老老少少。男男女女跑到了村巷,看着背冰的汉子,禁不住喝彩叫好。孩童们更是蹦蹦跳跳,手舞足蹈。几位年迈的长者,激动地竖着拇指连声夸道:背冰!亮膘!背冰!亮膘!破冰年年干,背冰代代传,春潮岁岁涌,相沿成习,早已成为这里极具魅力的迎春风俗。这风俗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就是在申报项目的这一年,那口口相传多少代的话语需要凝结在纸面。“背冰”好写,“亮膘”则有不同见解。有人写“亮膘”,有人写“亮彪”。不同写法的人,后来握手言和,二者共存。亮膘,亮出健壮肢体!亮彪,亮出彪悍胆魄!踔厉奋发,敢为人先,攻坚克难,势不可当!岁月更迭,日新月异。如今,这背冰非遗更具时代风采。你看,他们来了——一个个光脊梁的黄河汉,黄帻巾,绿短裤,背着红绸带拴牢的雪白冰块,好彪悍,好威武。最威武的当数背冰阵前的领头旗,莫说那旗有多长、有多宽,单说旗杆,那是一根撑顶瓦房的立柱,粗如木桶,重达百斤。若不是“力拔山兮气盖世”14 的豪杰,哪个扛得起这稀世罕见的旗帜?只见阵前旗一摆,霹雳轰鸣,震耳欲聋,声浪直冲云霄。哈呀,背冰汉手中的锣鼓敲响了,这排山倒海之势,飞扬出石破天惊的豪气!破冰迎春归,人勤春来早,黄河湾早早翻滚起春天的大潮。春潮汹涌澎湃,涌向五湖四海,涌向八方九州!(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读画面】10.选文围绕“迎春”风俗着重描绘了哪两个画面?(4分)【读语言】11.请结合语境,按要求品析。(6分)(1)一群腰粗膀圆的彪形大汉,持钢钎,舞棍棒,砸的砸,撬的撬……(从词语运用角度品析)(3分)(2)地已耕好,肥已施足,种子躺在里面舒服得使劲往上长,长得小麦金黄金黄,长得棉花雪白雪白,长得豆角好长好长,长得西瓜好甜好甜……(选择句中的一种修辞手法品析)(3分)【读思路】12.小秦同学认为,在朗读时间受限时,可以删除第段。你认同他的观点吗?请从内容或结构方面简要说明理由。(4分)【读情感】14 13.深入理解文章,会使朗读更具有感染力。联系全文,谈谈作者表达的情感。(请答出两点)(4分)【古诗文阅读】(共6小题,计19分)(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题。(13分)【甲】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乙】铁杵成针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妪自言武姓。今溪傍有武氏岩。14 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1)年且九十____________________    (2)始一反焉____________________(3逢老媪方磨铁杵____________________  (4)妪自言武姓____________________15.下列几组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2分)A.且焉置土石 无陇断焉      B.惧其不已也 其如土石何C.以君之力 以残年余力D.操蛇之神闻之 虽我之死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2分)(2)太白感其意,还卒业。(2分)17.由【乙】文演变成的民间俗语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乙】两文给了你怎样的启示?(3分)(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8~19题。(共6分)雁门太守行李 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18.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将士们怎样的情感?(3分)14 19.这首诗中的“秋色”应该理解为绚烂的景象还是肃杀的景象?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的看法。(3分)三、写作(50分)20.请以《一份让我心动的礼物》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自选文体,文章不少于600字,严禁抄袭;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14 答案一、1.(1)B (2)A2.墩 裁3.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塞上燕脂凝夜紫 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4.(1)①蝗虫 ②蝉(2)清洁工。理由:圣甲虫和粪金龟都以粪便为食(喜欢清理垃圾)。5.(1)偏正(2)在“流通光与风”后加“的基本功能”。(3)将句号放到双引号里面。6.(1)非遗文化绽异彩(2)示例:保护陕西非遗,传承中华文明(3)示例:为了让非遗更好地发展,您认为可以在哪些方面进行创新呢?(4)示例:③茯砖茶价值独特④茯砖茶影响深远二、7.海关总署:全面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2分)8.示例:小明,你好,你要去某沿海城市旅游,那里可能受到核污染水的影响,不建议去。如果真的想去的话,一定要注意少吃当地的海鲜食品,可以进行多样化饮食,适当增加蔬菜、水果和谷物的摄入量,平衡膳食结构,减少对海产品的过度依赖;尽量避免在受影响区域长时间游泳、潜水或捕鱼等;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经常洗手、洗澡,特别是在接触可能受到污染的环境后。祝你旅途愉快。(4分,言之有理即可)9.A 点拨:B.有误,结合“斐济非政府组织人权联盟发表声明说,日本向太平洋排放核污染水侵犯了太平洋地区所有民众的人权”可知,此项表述有误。C.有误,结合“通过持续开展对日本食品放射性污染风险的评估,在严格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对从日本进口食品采取了强化监管措施”可知,此项理解有误。D.有误,结合“人一旦食用被放射性元素污染的海产品,就可能造成体内污染,从而诱发放射病,增大患癌症等疾病的风险”可知,此项逻辑关系上有误。10.破冰迎春图;背冰亮膘图。(每点2分)14 11.(1)运用“持”“舞”“砸”“撬”等动词,(1分)生动传神地写出了黄河汉们充满力量和激情的动作,描绘了雄壮豪迈的破冰画面,表达了人们对春天的渴盼之情,表达了作者对黄河汉的赞美。(2分)(2)示例: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1分)增强语势,描绘了人们想象中的丰收图景,表达了对丰收的渴望,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2分)12.示例:不认同。(1分)内容上,本段主要交代“背冰”的精神内涵,表达了对黄河汉踔厉奋发、敢为人先、攻坚克难、势不可当精神的赞美,使文章内容更充实,主旨更突出。(结构上,承接上文“迎春风俗”,为后文写背冰非遗的时代风采做铺垫。)(3分)13.通过描述破冰迎春风俗,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赞美,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赞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对弘扬民族精神的期盼,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每点1分,任答两点即可)14.(1)将近 (2)同“返”,往返 (3)正在(4)说15.C16.(1)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2)李白被她的意志感动,回去完成了学业。17.示例: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启示: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恒心、有毅力,这样才能成功。【乙参考译文】磨针溪,在象耳山脚下。世世代代相传李白(曾)在山中读书,没有学成,便放弃准备离开。(李白)经过这条小溪时,遇见一个老妇人正在磨一根铁棒。(李白)便问她(要做什么),(老妇人)说:“(我)要做一根针。”李白被她的意志感动,回去完成了学业。老妇人说自己姓武。现在小溪旁有武氏岩。18.示例:赞美将士们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或誓死报国的决心)。19.示例:肃杀的景象。从本诗中的“霜重鼓寒声不起”一句看,此时天气已非常寒冷,可以想象当时的边塞应是草木凋零、一片萧条的肃杀景象。三、20.略。14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4-08-30 09:40:02 页数:14
价格:¥3 大小:126.00 KB
文章作者:浮城3205426800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