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复习 专题03 欧姆定律【考点清单】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37

2/37

剩余35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专题03欧姆定律清单01欧姆定律一、欧姆定律1、欧姆定律的概念(1)欧姆定律的内容: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与导体的电阻成。(2)欧姆定律的公式:;在使用公式及其导出式时,要注意同一段导体、同一时刻。(3)欧姆定律的单位:电流I的单位是;电压U的单位是;电阻R的单位是。(4)欧姆定律的理解:当导体的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2、欧姆定律变形公式及简单计算(1):电阻等于电压与电流的比值;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与电压、电流无关。(2)U=IR:电压等于电流与电阻的乘积;电压与电流、电阻无关。(3)利用欧姆定律解决的比例问题常用到的理论: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成;并联电路中电流与电阻成。(4)在不同时段时,电源电压和同一段导体的电阻一般不变因为物理公式中各物理量有其实际意义,不能只按数学形式去判断,根据公式凡是说电阻与谁成比例的,都是错误的!3、欧姆定律的应用(1)电流规律串联:I=I1=I2串联电路电流处处。并联:I=I1+I2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2)电压规律串联:U=U1+U2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并联:U=U1=U2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等于。(3)电阻规律串联:R=R1+R2串联电路总电阻等于分电阻之和。并联: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4)比例规律串联: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成。37 并联:I1R1=I2R2并联电路中电流与电阻成。二、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1、电阻的串联(1)电阻串联的实质是增加了导体的长度,因此串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都大。(2)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公式:R=R1+R2。(3)串联电路的任何一个分电阻增大,总电阻就随着增大。(4)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总电阻等于nR。(5)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6)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成正比 。2、电阻的并联(1)电阻的并联实质是增大了导体的横截面积,所以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都。(2)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的倒数之和,公式:。(3)并联电路中任何一个分电阻增大,总电阻也随之增大。(4)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总电阻等于。3、电路故障的判断(1)在串联电路中当电路断路时:电压表测断路处的电压等于电源电压;测没断路的用电器的电压为零;电流表在任何位置都是零。当电路短路时:电压表测短路处的电压等于零;测没短路的用电器的电压比原来增大;电流表示数变大。(2)在并联电路中某支路断路时:电压表测断路两端电压、没断路的支路两端电压都等于电源电压;电流表测断路所在支路示数为零;测没断路的支路仍为原来的示数。某支路短路时:所有支路都被短路,电源烧坏(不常考)。  (3)当电压表示数为电源电压时有两种推测:a电压表所测范围电路断路;b电压表所测范围之外的所有用电器都短路。(4)当电压表示数为零时有两种推测:a电压表所测范围电路短路;b电压表所测范围之外有断路的地方。(5)常结合灯泡的亮灭来进一步判断:串联电路中两灯都不亮可能是某处断;串联电路中一亮一灭可能是灭的那个短;并联电路中一亮一灭可能是灭的那个断。4、动态电路分析(1)此类问题解题之前要弄清的问题:a看懂电路图,弄清各电表测量哪些用电器的哪些物理量;b弄清改变电阻的方法,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阻还是利用开关改变电阻。(2)解题方法37 方法①:按这样的顺序分析:局部电阻如何变化→总电阻如何变化→由于电源电压不变,导致电路中电流如何变化→依据U=IR分析不变的电阻两端的电压如何变化→依据U变化的电阻=U总-U不变的电阻分析变化的电阻两端的电压如何变化。方法②:串联电路中,即电压与电阻成正比,由此可知串联电路中按电阻的比例分配电压,电阻所占比例分数越大,分得的电压比例就越大。5、电路设计(1)电路设计的方法:根据题目要求电路设计电路时,根据题目要求结合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来设计。用电器互相影响的一般设计为串联电路,用电器互不影响的一般设计为并联电路;当有多个开关时,注意开关的控制作用。(2)电路设计注意事项①用电器串并联:用电器互相影响的,一般设计为串联电路;用电器互不影响的,一般设计为并联电路。②开关的串并联: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开关同时闭合,用电器才能工作的,开关一般设计为串联;无论闭合哪一个开关,都能控制用电器,开关一般设计为并联。③开关与用电器的关系:开关只能控制某个用电器,开关与用电器串联;开关能控制整个电路,开关设计在干路上;开关与用电器并联,开关闭合后用电器不工作,开关断开后用电器工作——局部短路。实验一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目的】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实验器材】干电池、开关、电压表、电流表、定值电阻、若干导线、滑动变阻器。【实验步骤】步骤①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注意连接时开关要断开,开关闭合之前要把滑动变阻器调到阻值最大处。步骤②保持定值电阻R不变,检查电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分别变化为不同数值,并读出电流表相应的数值、填表。步骤③改变定值电阻R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分别变化为不同数值,并读出电流表相应的数值、填表。步骤④根据数据画出I-U图像。步骤⑤整理实验器材。【实验结论】(1)同一导体,电流与电压成正比。(2)同一导体,电压和电流的比值为定值。37 (3)不同导体,电压和电流的比值不同。实验二 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目的】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实验器材】干电池、开关、电压表、电流表、不同阻值定值电阻、若干导线、滑动变阻器。【实验步骤】步骤①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注意连接时开关要断开,开关闭合之前要把滑动变阻器调到阻值最大处。步骤②分别将5Ω、10Ω、15Ω的定值电阻连入电路,检查电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保持3V不变,分别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填入表格。步骤③根据数据画出I-R图像。步骤④整理实验器材。【实验结论】一导体,其电阻两端的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实验三 伏安法测未知电阻的探究实验【实验目的】用电流表、电压表测出未知电阻(或小灯泡)的阻值。【实验原理】。【实验方法】伏安法。【实验器材】干电池、开关、电压表、电流表、待测电阻、滑动变阻器、若干导线。【实验步骤】步骤①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注意连接时开关要断开,开关闭合之前要把滑动变阻器调到阻值最大处。步骤②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改变电阻两端电压分别为U1、U2、U3观察电流表每次对应的数值,I1、I2、I3分别填入设计的记录表格。步骤③根据每次记录的电压和电流值,求它的对应的电阻值,再求出它们的平均值。步骤④整理实验器材。【练习1】(23-24九年级上·天津南开·期末)对于“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和“伏安法测量定值电阻”的这两个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都是采用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B.它们的滑动变阻器在实验电路中的作用是不同的C.前者多次测量的目的是数据取平均值,从而减小误差D.后者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分析多组数据,得出普遍规律37 【练习2】(23-24九年级上·江西赣州·期末)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的过程中,电流表与电压表示数变化的情况分别是(  )A.变大    不变B.变小    不变C.变大     变小D.变大    变大【练习3】(23-24九年级上·四川眉山·期末)已知:R1<R2,将图中的四种不同接法接到同一电源的两极间,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的是(  )A.B.C.D.【练习4】(23-24九年级上·湖南常德·期末)如图是自动测量油箱的油量装置图。其中是定值电阻,R是弧形变阻器,它的金属滑片是金属杠杆的一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油量表是电压表改装而成的B.R和是并联的C.油位越高,通过R的电流越大D.油位越低,R两端的电压越小【练习5】(23-24九年级上·四川眉山·期末)如右图所示,电源电压U保持不变,在甲、乙两处分别接入电压表,闭合开关S,测得U甲︰U乙=4︰3,断开开关S,拆去电压表,并在甲、乙两处分别接入电流表,此时I甲︰I乙是(     )A.3︰1B.1︰3C.1︰4D.4︰1【练习6】(23-24九年级上·河北邯郸·期末)在探究“导体电流与电阻关系”时,选择了5Ω、10Ω、15Ω、20Ω四个电阻进行实验,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37 A.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最左侧B.将5Ω的电阻换成10Ω,应将滑片向右移C.实验过程中移动滑片的主要目的是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一定D.该实验结论为: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练习7】(23-24九年级上·宁夏银川·期末)一导体两端电压为3V,通过的电流为,则此导体的电阻为Ω;当该导体两端电压为时,通过的电流为A;当该导体两端电压为0时,导体的电阻为Ω。【练习8】(23-24九年级上·四川德阳·期末)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0=12Ω,闭合开关S1,将单刀双掷开关S2掷于a端,电压表示数为2.5V;将S2切换到b端,电压表示数为1.5V,此时电路电流为A,电阻R0∶Rx为。【练习9】(23-24九年级上·四川绵阳·期末)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的读数是0.3A;当开关S断开时,电压表的读数是6V,电流表的读是0.2A,则L1、L2的电阻分别是R1=Ω,R2=Ω。【练习10】(23-24九年级上·河南郑州·期末)物理实验小组在做“测量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实验。选用的器材有: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两节新干电池、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各一个,若干导线。37 (1)如图甲是亮亮连接的实物电路,图中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你在连接错误的导线上画“×”,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出正确的接法;(2)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都很小,接下来亮亮应进行的操作是(填序号);A.更换小灯泡B.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C.检查开关是否接触不良D.检查电压表是否断路(3)测量过程中,亮亮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小灯泡发光,此时电压表示数为2V,为了测量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应向(选填“左”或“右”)端移动滑片,直至电压表的示数为2.5V。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Ω(结果保留一位小数);(4)在没有电流表的情况下,用如图丙所示的实验电路,也可以测出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已知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U额,定值电阻的阻值为R0,实验步骤如下:①闭合开关S1,将开关S2掷于触点b,调节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U额;②,将开关S2掷于触点a,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可知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R额=(用字母表示)。【练习11】(23-24九年级上·山西临汾·期末)同学们“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时,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干电池4节,定值电阻4个阻值分别为5Ω、10Ω、15Ω、20Ω,滑动变阻器(“30Ω,2A”),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甲实物图连接完整,使滑片向右滑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大;(2)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小梦发现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均为0,他将一根导线的一端接在电源负极,另一端依次接触a、b、c(代表滑动变阻器接入的下方接线柱)、d各接线柱,当接触到d37 时,电流表和电压表指针迅速偏转较大角度,经进一步检查,电表、各条导线及各接线处均完好,则电路中可确定的故障是;(3)同学们利用上面所选的器材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实验,他们在R=5Ω的电阻接入电路时,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2V。更换其余电阻继续实验,但当20Ω电阻接入电路中时,发现电压表示数始终不能调为2V,为了获取20Ω电阻接入时的数据,继续完成探究,同学们一起设计了如下方案,下列方案不正确的选项是______;A.将滑动变阻器更换为最大阻值较大,规格合适的滑动变阻器,其余不变B.将电源更换为电压为4.5V的电源,其余不变C.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电压由2V改为1V,其余不变(4)解决问题后利用收集的数据作出I-图像如图乙所示,分析I-图像可得出:。【练习12】(23-24九年级上·安徽淮北·期末)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用电表示数变化反映环境温度变化的电路,其电路原理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是定值电阻,阻值为20Ω。电压表量程为0~3V,电流表量程为0~0.6A。R0是热敏电阻,其阻值随环境温度变化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S后,当环境温度为40℃时,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V。求:(1)此时通过R0的电流;(2)电源电压;(3)为保证电路安全,此电路能反映环境的最低温度是多少℃。37 1.(23-24九年级上·江西赣州·期末)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时(  )A.两表的示数都减小B.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C.电压表示数减小,电流表示数增大D.电压表的示数不变,电流表的示数减小2.(23-24九年级上·湖南湘西·期末)如图甲是一个用电压表的示数反映温度变化的电路原理图,其中电源电压U=4.5V且保持不变,电压表量程为0~3V,R0是300Ω的定值电阻,Rt是热敏电阻,其电阻随环境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若闭合开关S(  )A.环境温度为20℃时,热敏电阻阻值是150ΩB.电压表的最小示数是2.25VC.此电路允许的最高环境温度为80℃D.电压表示数越小,环境温度越高3.(23-24九年级上·四川眉山·期末)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将变阻器滑片P向左移动时(  )A.电流表示数不变,电压表示数变大B.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不变C.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D.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37 4.(23-24九年级上·河南洛阳·期末)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小洛发现很多电学实验都用到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关于这些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更换更大的电阻后,滑动变阻器滑片应向右移动B.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要使R两端电压增大,滑动变阻器滑片应向右移动C.“伏安法”测定值电阻阻值时,调节滑动变阻器多次实验的目的是求平均值减小误差D.在以上选项的三个实验中,滑动变阻器都有保护电路的作用5.(23-24九年级上·山西临汾·期末)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恒定。闭合开关S,滑片P从图甲中位置由右向左滑动的过程中,分别记录了灯泡两端电压、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和电流表的示数。依据实验数据,绘出灯泡和滑动变阻器的I-U图像,如图乙所示。请结合图像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线b描述的是通过灯泡L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的变化B.电源两端输出的电压大小是3VC.通过灯泡L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比值逐渐变大D.滑动变阻器的铭牌可能是“20Ω,1A”6.(23-24九年级上·山东枣庄·期末)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物电路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3V,实验准备了5Ω、10Ω、20Ω的电阻进行实验,当将5Ω的电阻接入R所在的位置时,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V,记下此时电流表的示数;接着用10Ω的电阻替换5Ω进行实验,应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怎样移动,同时眼睛盯住电压表并保持示数为2V不变,才可能达到实验目的(  )A.向左B.向右C.不动D.先向左再向右37 7.(23-24九年级上·湖南常德·期末)某简易电子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如图甲所示,R为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的变化如图乙所示,R0为保护电阻,电源电压恒定。闭合开关S,温度升高,电流表的示数会,电压表的示数会。(选填“减小”、“增大”或“不变”)8.(23-24九年级上·江西九江·期末)如图甲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小灯泡的I﹣U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则电源电压为V,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Ω。9.(23-24九年级上·贵州毕节·期末)小丁按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测量电阻的阻值。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滑片P滑动到某一位置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电阻的阻值为。10.(23-24九年级上·河南郑州·期末)为了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小张在实验室找来了如下一些器材:电压恒为3V的电源,电压表、电流表各一只,一个开关,阻值分别为5Ω、10Ω、20Ω、50Ω的定值电阻各一个,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  1A”字样,导线若干;(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上图的实物电路图甲连接完整(要求滑片右滑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大);37 (2)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选填“A”或“B”)端;(3)检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都为0,用一根导线在图甲中先后连接接线柱G与F、F与E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仍为0,连接接线柱E与D时,电流表和电压表指针明显偏转,则电路的故障是;(4)故障排除后,小张先接入的定制电阻是10Ω的,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V,读出电流表示数后,断开开关,他拆下10Ω的电阻,改换成阻值为20Ω的电阻继续做实验,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其示数是V,要完成这次实验,接下来他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选填“A”或“B”)端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仍为2V,才能去记录此时电流表的示数;(5)小张还把5Ω的电阻接入电路中,来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他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测出通过定值电阻的不同电流和对应的电压值,并记录在表中。老师看了表中的实验数据后,却说其中有一次是错误的数据。请你帮他找出来,出错的是第次;实验次数12345电压(U/V)0.51.01.52.02.5电流(I/A)0.10.20.30.40.5(6)小张还提出可以用小灯泡来代替定值电阻,进行“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探究,老师欣赏小张敢想,却否定用小灯泡来代替定值电阻进行“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探究,原因是;(7)实验后,小张设计了一种测电阻的方法,电路图如图丙所示。Rx为待测电阻,电源电压恒定,定值电阻R0阻值是已知的即为R0。实验步骤如下:①保持开关S2断开,闭合开关S、S1,读出并记录电流表示数I1;②断开开关S1,闭合开关S、S2,读出并记录电流表示数I2;③待测电阻Rx=(用已知量和测量的量来表示)。11.(23-24九年级上·宁夏银川·期末)小敏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恒为3V。(1)实验电路如图所示,请你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图;(滑片向右移时电流表示数变小)37 (2)实验中,将的电阻接入电路后,移动滑动变阻器,观察到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由此可得该电阻两端电压为V;(3)断开开关,取下电阻,将的电阻再次接入电路中,下一步该做的是(写出实验操作步骤);(4)图中滑动变阻器上标有“,1A“的字样,其中1A含义为;(5)小敏再将的电阻接入电路中,发现不管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都无法完成该实验原因可能是:;(6)实验结束后,小敏绘制出了I-R图象,是图2的哪一个?,为什么?。12.(23-24九年级上·山东枣庄·期末)交警使用的某型酒精测试仪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6V,传感器R1的电阻值随酒精气体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当酒精气体的浓度为0时,R1电阻为20Ω。为精准使用,测试仪使用前要通过调零旋钮(即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进行调零,此时电压表示数为4V。(1)当电压表示数为4V时,电流表示数是多少?(2)当电压表示数为4V时,滑动变阻器R2阻值是多少?(3)调零后,R2的电阻保持不变。某驾驶员对着酒精测试仪吹气,若电流表示数达到0.3A,表明该驾驶员酒驾,则此时电压表的示数是多少?R1阻值是多少?37 专题03欧姆定律清单01欧姆定律一、欧姆定律1、欧姆定律的概念(1)欧姆定律的内容: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2)欧姆定律的公式:;在使用公式及其导出式时,要注意同一段导体、同一时刻。(3)欧姆定律的单位:电流I的单位是安培A;电压U的单位是伏特V;电阻R的单位是欧姆Ω。(4)欧姆定律的理解:当导体的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2、欧姆定律变形公式及简单计算(1):电阻等于电压与电流的比值;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与电压、电流无关。(2)U=IR:电压等于电流与电阻的乘积;电压与电流、电阻无关。(3)利用欧姆定律解决的比例问题常用到的理论: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成正比;并联电路中电流与电阻成反比。(4)在不同时段时,电源电压和同一段导体的电阻一般不变因为物理公式中各物理量有其实际意义,不能只按数学形式去判断,根据公式凡是说电阻与谁成比例的,都是错误的!3、欧姆定律的应用(1)电流规律串联:I=I1=I2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并联:I=I1+I2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2)电压规律串联:U=U1+U2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并联:U=U1=U2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等于总电压。(3)电阻规律串联:R=R1+R2串联电路总电阻等于分电阻之和。并联: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倒数之和。(4)比例规律串联: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成正比。37 并联:I1R1=I2R2并联电路中电流与电阻成反比。二、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1、电阻的串联(1)电阻串联的实质是增加了导体的长度,因此串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都大。(2)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公式:R=R1+R2。(3)串联电路的任何一个分电阻增大,总电阻就随着增大。(4)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总电阻等于nR。(5)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6)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成正比 。2、电阻的并联(1)电阻的并联实质是增大了导体的横截面积,所以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都小。(2)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的倒数之和,公式:。(3)并联电路中任何一个分电阻增大,总电阻也随之增大。(4)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总电阻等于。3、电路故障的判断(1)在串联电路中当电路断路时:电压表测断路处的电压等于电源电压;测没断路的用电器的电压为零;电流表在任何位置都是零。当电路短路时:电压表测短路处的电压等于零;测没短路的用电器的电压比原来增大;电流表示数变大。(2)在并联电路中某支路断路时:电压表测断路两端电压、没断路的支路两端电压都等于电源电压;电流表测断路所在支路示数为零;测没断路的支路仍为原来的示数。某支路短路时:所有支路都被短路,电源烧坏(不常考)。  (3)当电压表示数为电源电压时有两种推测:a电压表所测范围电路断路;b电压表所测范围之外的所有用电器都短路。(4)当电压表示数为零时有两种推测:a电压表所测范围电路短路;b电压表所测范围之外有断路的地方。(5)常结合灯泡的亮灭来进一步判断:串联电路中两灯都不亮可能是某处断;串联电路中一亮一灭可能是灭的那个短;并联电路中一亮一灭可能是灭的那个断。4、动态电路分析(1)此类问题解题之前要弄清的问题:a看懂电路图,弄清各电表测量哪些用电器的哪些物理量;b弄清改变电阻的方法,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阻还是利用开关改变电阻。(2)解题方法37 方法①:按这样的顺序分析:局部电阻如何变化→总电阻如何变化→由于电源电压不变,导致电路中电流如何变化→依据U=IR分析不变的电阻两端的电压如何变化→依据U变化的电阻=U总-U不变的电阻分析变化的电阻两端的电压如何变化。方法②:串联电路中,即电压与电阻成正比,由此可知串联电路中按电阻的比例分配电压,电阻所占比例分数越大,分得的电压比例就越大。5、电路设计(1)电路设计的方法:根据题目要求电路设计电路时,根据题目要求结合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来设计。用电器互相影响的一般设计为串联电路,用电器互不影响的一般设计为并联电路;当有多个开关时,注意开关的控制作用。(2)电路设计注意事项①用电器串并联:用电器互相影响的,一般设计为串联电路;用电器互不影响的,一般设计为并联电路。②开关的串并联: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开关同时闭合,用电器才能工作的,开关一般设计为串联;无论闭合哪一个开关,都能控制用电器,开关一般设计为并联。③开关与用电器的关系:开关只能控制某个用电器,开关与用电器串联;开关能控制整个电路,开关设计在干路上;开关与用电器并联,开关闭合后用电器不工作,开关断开后用电器工作——局部短路。实验一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目的】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实验器材】干电池、开关、电压表、电流表、定值电阻、若干导线、滑动变阻器。【实验步骤】步骤①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注意连接时开关要断开,开关闭合之前要把滑动变阻器调到阻值最大处。步骤②保持定值电阻R不变,检查电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分别变化为不同数值,并读出电流表相应的数值、填表。步骤③改变定值电阻R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分别变化为不同数值,并读出电流表相应的数值、填表。步骤④根据数据画出I-U图像。步骤⑤整理实验器材。【实验结论】(1)同一导体,电流与电压成正比。(2)同一导体,电压和电流的比值为定值。37 (3)不同导体,电压和电流的比值不同。实验二 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目的】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实验器材】干电池、开关、电压表、电流表、不同阻值定值电阻、若干导线、滑动变阻器。【实验步骤】步骤①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注意连接时开关要断开,开关闭合之前要把滑动变阻器调到阻值最大处。步骤②分别将5Ω、10Ω、15Ω的定值电阻连入电路,检查电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保持3V不变,分别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填入表格。步骤③根据数据画出I-R图像。步骤④整理实验器材。【实验结论】一导体,其电阻两端的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实验三 伏安法测未知电阻的探究实验【实验目的】用电流表、电压表测出未知电阻(或小灯泡)的阻值。【实验原理】。【实验方法】伏安法。【实验器材】干电池、开关、电压表、电流表、待测电阻、滑动变阻器、若干导线。【实验步骤】步骤①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注意连接时开关要断开,开关闭合之前要把滑动变阻器调到阻值最大处。步骤②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改变电阻两端电压分别为U1、U2、U3观察电流表每次对应的数值,I1、I2、I3分别填入设计的记录表格。步骤③根据每次记录的电压和电流值,求它的对应的电阻值,再求出它们的平均值。步骤④整理实验器材。【练习1】(23-24九年级上·天津南开·期末)对于“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和“伏安法测量定值电阻”的这两个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都是采用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B.它们的滑动变阻器在实验电路中的作用是不同的C.前者多次测量的目的是数据取平均值,从而减小误差D.后者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分析多组数据,得出普遍规律37 【答案】B【详解】A.“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要控制变量,而“伏安法测量定值电阻”不需控制变量,故A错误;B.“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中变阻器的作用是控制电阻的电压一定与保护电路;“伏安法测量定值电阻中变阻器的作用是改变电阻的电压、电流进行多次实验与保护电路,故B正确;CD.后者多次测量的目的是数据取平均值,从而减小误差;前者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分析多组数据,得出普遍规律,故CD错误。故选B。【练习2】(23-24九年级上·江西赣州·期末)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的过程中,电流表与电压表示数变化的情况分别是(  )A.变大    不变B.变小    不变C.变大     变小D.变大    变大【答案】B【详解】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R和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电源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因电源电压不变,所以,滑片移动时,电压表的示数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的过程中,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由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小,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练习3】(23-24九年级上·四川眉山·期末)已知:R1<R2,将图中的四种不同接法接到同一电源的两极间,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的是(  )A.B.C.D.【答案】D37 【详解】当两个电阻串联时,相当于增加了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相同),串联总电阻大于其中的任意一个;当两个电阻并联时,相当于增加了横截面积(长度和材料相同),并联总电阻小于其中的任意一个。因此串联时的电阻最大,因为接在同一电源上,电压相等,由知,串联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故D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D。【练习4】(23-24九年级上·湖南常德·期末)如图是自动测量油箱的油量装置图。其中是定值电阻,R是弧形变阻器,它的金属滑片是金属杠杆的一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油量表是电压表改装而成的B.R和是并联的C.油位越高,通过R的电流越大D.油位越低,R两端的电压越小【答案】C【详解】A.由图可知,油量表串联在电路中,所以是由电流表改装而成的,故A错误;B.图中电路只有一个回路,所以是串联电路,所以R和是串联的,故B错误;C.由图可知,油位越高,浮标的位置越高,滑片的位置越低,弧形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越小,电路的总电阻越小,由可知,电路中电流越大,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所以通过R的电流越大,故C正确;D.油位越低,弧形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越大,由串联分压的特点可知,弧形变阻器两端的分压越大,故D错误。故选C。【练习5】(23-24九年级上·四川眉山·期末)如右图所示,电源电压U保持不变,在甲、乙两处分别接入电压表,闭合开关S,测得U甲︰U乙=4︰3,断开开关S,拆去电压表,并在甲、乙两处分别接入电流表,此时I甲︰I乙是(     )A.3︰1B.1︰3C.1︰4D.4︰1【答案】C【详解】如图,当甲、乙两处分别接入电压表,闭合开关S时,两电阻串联,电压表甲测量总电压,电压表乙测量R2两端的电压,由串联分压原理可知断开开关S,拆去电压表,并在甲、乙两处分别接入电流表时,两电阻并联,电流表甲测量通过R2的电流电流表乙测量干路电流,由并联分流原理知37 故有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练习6】(23-24九年级上·河北邯郸·期末)在探究“导体电流与电阻关系”时,选择了5Ω、10Ω、15Ω、20Ω四个电阻进行实验,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最左侧B.将5Ω的电阻换成10Ω,应将滑片向右移C.实验过程中移动滑片的主要目的是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一定D.该实验结论为: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答案】B【详解】A.闭合开关前,滑片应移到阻值最大处,离下接线柱最远,为左侧。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压应不变,电阻换成10Ω的,变大了,滑动变阻器阻值也应变大,才能保持电压不变,向左侧滑,故B错误,符合题意。C.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定值电阻电压应不变,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在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练习7】(23-24九年级上·宁夏银川·期末)一导体两端电压为3V,通过的电流为,则此导体的电阻为Ω;当该导体两端电压为时,通过的电流为A;当该导体两端电压为0时,导体的电阻为Ω。【答案】100.1510【详解】[1]根据欧姆定律可得,导体的电阻37 [2][3]因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所以,当该导体两端电压为1.5V时或当该导体两端电压为0时,导体的电阻仍为10Ω不变。则导体两端的电压变为1.5V时,通过导体的电流【练习8】(23-24九年级上·四川德阳·期末)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0=12Ω,闭合开关S1,将单刀双掷开关S2掷于a端,电压表示数为2.5V;将S2切换到b端,电压表示数为1.5V,此时电路电流为A,电阻R0∶Rx为。【答案】0.1253:2【详解】[1]闭合开关S1,由图可知R0与Rx串联,将单刀双掷开关S2掷于a端,电压表测电源电压,可知电源电压为2.5V;将S2切换到b端时,电压表测定值电阻R0两端电压为1.5V,此时电路电流为[2]由[1]中分析可得Rx两端电压为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与欧姆定律可得【练习9】(23-24九年级上·四川绵阳·期末)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的读数是0.3A;当开关S断开时,电压表的读数是6V,电流表的读是0.2A,则L1、L2的电阻分别是R1=Ω,R2=Ω。【答案】2010【详解】[1][2]由电路图知,当开关S断开时,两灯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测电源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源电压为6V,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开关S闭合时,灯L2被短路,电路中只有L1工作,则L1的电阻37 R2的阻值【练习10】(23-24九年级上·河南郑州·期末)物理实验小组在做“测量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实验。选用的器材有: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两节新干电池、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各一个,若干导线。(1)如图甲是亮亮连接的实物电路,图中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你在连接错误的导线上画“×”,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出正确的接法;(2)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都很小,接下来亮亮应进行的操作是(填序号);A.更换小灯泡B.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C.检查开关是否接触不良D.检查电压表是否断路(3)测量过程中,亮亮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小灯泡发光,此时电压表示数为2V,为了测量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应向(选填“左”或“右”)端移动滑片,直至电压表的示数为2.5V。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Ω(结果保留一位小数);(4)在没有电流表的情况下,用如图丙所示的实验电路,也可以测出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已知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U额,定值电阻的阻值为R0,实验步骤如下:①闭合开关S1,将开关S2掷于触点b,调节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U额;②,将开关S2掷于触点a,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可知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R额=(用字母表示)。【答案】(1)见解析(2)B(3)右8.3(4)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不变R037 【详解】(1)原电路图中,电流表与灯泡并联,在测量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电流表应与灯泡串联,电压表和灯泡并联,如下图所示:(2)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都很小,没有断路故障,有可能是因为变阻器阻值过大,电路中电流过小造成的,故应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观察灯泡是否发光,故选B。(3)[1][2]测量过程中,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小灯泡发光,此时电压表示数为2V,小于灯泡的额定电压,为了测量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应增大灯泡的电压,根据串联分压规律知,应减小变阻器电压,故应向右端移动滑片,直至电压表的示数为2.5V。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3A,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4)[1][2]①闭合开关S1,将开关S2掷于触点b,此时灯泡、、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灯泡电压,调节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U额,则灯泡正常发光;②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不变,将开关S2掷于触点a,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此时连接方式不变,电压表改测灯泡、的总电压,则电压为。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则有解得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练习11】(23-24九年级上·山西临汾·期末)同学们“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时,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干电池4节,定值电阻4个阻值分别为5Ω、10Ω、15Ω、20Ω,滑动变阻器(“30Ω,2A”),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37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甲实物图连接完整,使滑片向右滑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大;(2)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小梦发现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均为0,他将一根导线的一端接在电源负极,另一端依次接触a、b、c(代表滑动变阻器接入的下方接线柱)、d各接线柱,当接触到d时,电流表和电压表指针迅速偏转较大角度,经进一步检查,电表、各条导线及各接线处均完好,则电路中可确定的故障是;(3)同学们利用上面所选的器材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实验,他们在R=5Ω的电阻接入电路时,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2V。更换其余电阻继续实验,但当20Ω电阻接入电路中时,发现电压表示数始终不能调为2V,为了获取20Ω电阻接入时的数据,继续完成探究,同学们一起设计了如下方案,下列方案不正确的选项是______;A.将滑动变阻器更换为最大阻值较大,规格合适的滑动变阻器,其余不变B.将电源更换为电压为4.5V的电源,其余不变C.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电压由2V改为1V,其余不变(4)解决问题后利用收集的数据作出I-图像如图乙所示,分析I-图像可得出:。【答案】(1)(2)滑动变阻器断路(3)C(4)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倒数成正比(或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电阻成反比)37 【详解】(1)根据题意可知,滑片向右滑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大,所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所以滑动变阻器的右边下端接线柱接入电路才满足要求;在本实验中,电压表要并联在定值电阻的两端,所以还需要将电压表的负接线柱接到定值电阻的右侧,如图所示:(2)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均为0,说明电路的故障是断路,同时电压表无法测到电源电压,所以,电压表的两端接线柱到电源的正负极出现了断路,他将一根导线的一端接接触到d时,电流表和电压表指针迅速偏转较大角度,所以电路中可确定的故障是滑动变阻器断路。(3)A.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可知,定值电阻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大,则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也要变大,这时可以将滑动变阻器更换为最大阻值较大,规格合适的滑动变阻器,其余不变,以此完成实验,A正确,不符合题意;B.将电源更换为电压为4.5V的电源,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是2V,则定值电阻的阻值是20Ω,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是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可知,此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是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是没有超过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可以完成实验,B正确,不符合题意;C.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电压由2V改为1V,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是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可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将变为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是远大于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30Ω,不可以完成实验,C不正确,符合题意。37 故选C。(4)分析图像可知,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倒数成正比(或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电阻成反比)。【练习12】(23-24九年级上·安徽淮北·期末)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用电表示数变化反映环境温度变化的电路,其电路原理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是定值电阻,阻值为20Ω。电压表量程为0~3V,电流表量程为0~0.6A。R0是热敏电阻,其阻值随环境温度变化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S后,当环境温度为40℃时,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V。求:(1)此时通过R0的电流;(2)电源电压;(3)为保证电路安全,此电路能反映环境的最低温度是多少℃。【答案】(1)0.2A;(2)6V;(3)20℃【详解】解:(1)闭合开关,R与R0串联接入电路,电压表测热敏电阻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通过电路的电流,由图乙可知当环境温度为40℃时,热敏电阻的阻值为10Ω,根据欧姆定律可得此时通过R0的电流(2)由于R1与R0串联,串联电路各处电流相等,则I1=I0=0.2A根据欧姆定律可得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U1=I1R1=0.2A×20Ω=4V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则电源电压U=U1+U0=4V+2V=6V(3)由图乙可知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电压表量程为0~3V,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可知电压表示数最大时,热敏电阻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此时温度最低,此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U1′=U﹣U0′=6V﹣3V=3V此时通过电路的电流I0.15A37 此时热敏电阻接入电路的阻值由图乙可知此时的温度为20℃。答:(1)通过R0的电流为0.2A;(2)电源电压为6V;(3)为了保证电路安全,此电路能反映环境的最低温度是20℃。1.(23-24九年级上·江西赣州·期末)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时(  )A.两表的示数都减小B.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C.电压表示数减小,电流表示数增大D.电压表的示数不变,电流表的示数减小【答案】D【详解】由图可知,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R2并联,电压表测量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电流表A测量的是干路中的总电流,当滑片向右移动时,因为电源电压不变,而电阻R1的阻值不变,所以由欧姆定律可知,通过电阻R1的电流I1不变,所以电压表的示数始终不变,为电源电压,而滑动变阻器连入的电阻变大,由欧姆定律可知,通过滑动变阻器R2的电流I2变小,可知干路中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则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大,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2.(23-24九年级上·湖南湘西·期末)如图甲是一个用电压表的示数反映温度变化的电路原理图,其中电源电压U=4.5V且保持不变,电压表量程为0~3V,R0是300Ω的定值电阻,Rt是热敏电阻,其电阻随环境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若闭合开关S(  )37 A.环境温度为20℃时,热敏电阻阻值是150ΩB.电压表的最小示数是2.25VC.此电路允许的最高环境温度为80℃D.电压表示数越小,环境温度越高【答案】B【详解】A.由图乙可知,当环境温度为20℃时,热敏电阻的阻值为250Ω,故A不符合题意;BD.由甲图可知,定值电阻R0和热敏电阻Rt串联,电压表测量Rt两端电压,由乙图可知,环境温度越低,热敏电阻的阻值越大,电路中总阻值增大,电源电压和R0的阻值不变,根据欧姆定律可知,此时电路中的电流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小,当温度为0时,电压表的示数最小故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C.由乙图可知,环境温度越高,热敏电阻的阻值越效,电路中总阻值减小,电源电压和R0的阻值不变,根据欧姆定律可知,此时电路中的电流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大,所以当电压表的示数为3V时,环境温度最高,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为热敏电阻的阻值为由乙图可知,此时的温度为60℃,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B。3.(23-24九年级上·四川眉山·期末)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将变阻器滑片P向左移动时(  )A.电流表示数不变,电压表示数变大37 B.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不变C.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D.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答案】A【详解】由电路图可知,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滑片右侧部分电阻丝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因电压表的内阻很大,在电路中相当于断路,所以,滑片移动时,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不变,电路总电阻不变,由可知,电路中的电流不变,即电流表的示数不变;将变阻器滑片P向左移动时,滑片右侧部分电阻丝的阻值变大,由可知,滑片右侧电阻丝两端的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大。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4.(23-24九年级上·河南洛阳·期末)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小洛发现很多电学实验都用到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关于这些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更换更大的电阻后,滑动变阻器滑片应向右移动B.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要使R两端电压增大,滑动变阻器滑片应向右移动C.“伏安法”测定值电阻阻值时,调节滑动变阻器多次实验的目的是求平均值减小误差D.在以上选项的三个实验中,滑动变阻器都有保护电路的作用【答案】B【详解】A.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实验中应控制电压不变,即应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更换更大的电阻后,电阻两端电压会增大,由串联分压原理知道,应增大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由图知道,滑动变阻器滑片应向右移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要控制电阻不变,要使R两端电压增大,需要增大电路的电流,由欧姆定律知道,需要减小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由图知道,滑动变阻器滑片应向左移动,故B错误,符合题意;C.“伏安法”测定值电阻,多次调节滑动变阻器,实验的目的是求平均值,减小误差,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在以上选项的三个实验中,滑动变阻器都是以最大阻值接入电路中,都有保护电路的作用,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37 5.(23-24九年级上·山西临汾·期末)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恒定。闭合开关S,滑片P从图甲中位置由右向左滑动的过程中,分别记录了灯泡两端电压、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和电流表的示数。依据实验数据,绘出灯泡和滑动变阻器的I-U图像,如图乙所示。请结合图像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线b描述的是通过灯泡L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的变化B.电源两端输出的电压大小是3VC.通过灯泡L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比值逐渐变大D.滑动变阻器的铭牌可能是“20Ω,1A”【答案】B【详解】由电路图可知,闭合开关,灯泡和滑动变阻器串联接入电路,电压表V1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灯泡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A.滑片P从图甲中位置由右向左滑动的过程中,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根据串联分压的规律可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小,由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大,此过程中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电路的总电阻变小,根据欧姆定律知道,通过电路的电流变大,所以,通过灯泡的电流随灯泡两端电压的增大而增大,而通过变阻器的电流随变阻器两端电压的增大而减小,由此可知,图线a描述的是通过灯泡L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的变化,图线b描述的是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的变化,故A错误;B.ab两图线的交点表示灯泡和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相等,由图像知道,此时灯泡和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都为1.5V,因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则电源电压为故B正确;C.由图线a知道,灯泡两端的电压每增大1V时,通过灯泡的电流增加量逐渐变小,所以通过灯泡L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比值逐渐变小,故C错误;D.由图像可知电路中的最小电流为0.1A,由欧姆定律知道,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大,根据图像可知此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2.5V,由欧姆定律知道,此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因图甲中滑片不是在最大阻值处,所以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一定大于25Ω,即滑动变阻器的铭牌不可能是“20Ω,1A”,故D错误。故选B。37 6.(23-24九年级上·山东枣庄·期末)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物电路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3V,实验准备了5Ω、10Ω、20Ω的电阻进行实验,当将5Ω的电阻接入R所在的位置时,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V,记下此时电流表的示数;接着用10Ω的电阻替换5Ω进行实验,应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怎样移动,同时眼睛盯住电压表并保持示数为2V不变,才可能达到实验目的(  )A.向左B.向右C.不动D.先向左再向右【答案】B【详解】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可知,将定值电阻由5Ω改接成10Ω的电阻,电阻增大,其分得的电压增大;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实验中应控制电压不变,即应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可知,应增大滑动变阻器分得的电压,由分压原理,应增大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即应该将滑片向右调节,使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大。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7.(23-24九年级上·湖南常德·期末)某简易电子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如图甲所示,R为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的变化如图乙所示,R0为保护电阻,电源电压恒定。闭合开关S,温度升高,电流表的示数会,电压表的示数会。(选填“减小”、“增大”或“不变”)【答案】增大减小【详解】[1][2]电路为串联电路,电压表测量热敏电阻两端的电压,闭合开关S,温度升高,由图乙可知,热敏电阻的阻值变小,电路的总电阻变小,由可知,电路中电流变大,所以电流表示数变大。由串联分压的特点可知,热敏电阻的阻值减小,其两端分压也将减小,所以电压表示数将减小。8.(23-24九年级上·江西九江·期末)如图甲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小灯泡的I﹣U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则电源电压为V,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Ω。37 【答案】129【详解】[1]由电路图可知,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0时,此时电压表测电源两端的电压,由图象可知,电源的电压[2]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由图象可知,电路中最小电流,此时灯泡两端的电压为,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由可得,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9.(23-24九年级上·贵州毕节·期末)小丁按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测量电阻的阻值。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滑片P滑动到某一位置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电阻的阻值为。【答案】5【详解】如图,电流表选择小量程,示数为0.5A;电压表选择小量程,示数为2.5V;电阻的阻值为10.(23-24九年级上·河南郑州·期末)为了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小张在实验室找来了如下一些器材:电压恒为3V的电源,电压表、电流表各一只,一个开关,阻值分别为5Ω、10Ω、20Ω、50Ω的定值电阻各一个,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  1A”字样,导线若干;37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上图的实物电路图甲连接完整(要求滑片右滑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大);(2)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选填“A”或“B”)端;(3)检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都为0,用一根导线在图甲中先后连接接线柱G与F、F与E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仍为0,连接接线柱E与D时,电流表和电压表指针明显偏转,则电路的故障是;(4)故障排除后,小张先接入的定制电阻是10Ω的,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V,读出电流表示数后,断开开关,他拆下10Ω的电阻,改换成阻值为20Ω的电阻继续做实验,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其示数是V,要完成这次实验,接下来他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选填“A”或“B”)端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仍为2V,才能去记录此时电流表的示数;(5)小张还把5Ω的电阻接入电路中,来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他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测出通过定值电阻的不同电流和对应的电压值,并记录在表中。老师看了表中的实验数据后,却说其中有一次是错误的数据。请你帮他找出来,出错的是第次;实验次数12345电压(U/V)0.51.01.52.02.5电流(I/A)0.10.20.30.40.5(6)小张还提出可以用小灯泡来代替定值电阻,进行“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探究,老师欣赏小张敢想,却否定用小灯泡来代替定值电阻进行“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探究,原因是;(7)实验后,小张设计了一种测电阻的方法,电路图如图丙所示。Rx为待测电阻,电源电压恒定,定值电阻R0阻值是已知的即为R0。实验步骤如下:①保持开关S2断开,闭合开关S、S1,读出并记录电流表示数I1;②断开开关S1,闭合开关S、S2,读出并记录电流表示数I2;③待测电阻Rx=(用已知量和测量的量来表示)。37 【答案】(1)(2)A(3)滑动变阻器断路(4)2.4A(5)1(6)小灯泡的电阻是变化的(7)【详解】(1)滑动变阻器需要串联在电路中,且需要一上一下,要求滑片右滑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大,则说明向右滑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的阻值变小,故接入的是B接线柱,故如图所示:(2)闭合开关前,为了保护电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需要位于阻值最大处,故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A端。(3)发现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都为0,用一根导线在图甲中先后连接接线柱G与F、F与E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仍为0,说明电路中存在断路,连接接线柱E与D时,电流表和电压表指针明显偏转,说明电流能够从电池的正极出发,经过开关后,导线DE,小灯泡、电流表回到负极,说明这条电路是通路,电压表也有示数,有电流经过灯泡,故故障的是滑动变阻器,滑动变阻器断路。(4)[1]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选择小量程,分度值为0.1V,其示数是2.4V。[2]要完成这次实验,保证电压表的示数不变,则电压表的示数变小,滑动变阻器需要分担更多的电压,故接下来他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A端移动。(5)当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0.5V,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为0.1A时,此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滑动变阻器接入的阻值为而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只有20Ω,故错误的数据是第1组。(6)进行“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探究,需要控制电阻不变,而小灯泡的电阻是变化的。(7)①保持开关S2断开,闭合开关S、S1,读出并记录电流表示数I137 ,两电阻并联,电流表测量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则电源电压为②断开开关S1,闭合开关S、S2,读出并记录电流表示数I2,电路结构不变,电流表测量干路电流,则通过待测电阻的电流为由于并联,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等于电源电压,故待测电阻的阻值为11.(23-24九年级上·宁夏银川·期末)小敏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恒为3V。(1)实验电路如图所示,请你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图;(滑片向右移时电流表示数变小)(2)实验中,将的电阻接入电路后,移动滑动变阻器,观察到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由此可得该电阻两端电压为V;(3)断开开关,取下电阻,将的电阻再次接入电路中,下一步该做的是(写出实验操作步骤);(4)图中滑动变阻器上标有“,1A“的字样,其中1A含义为;(5)小敏再将的电阻接入电路中,发现不管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都无法完成该实验原因可能是:;(6)实验结束后,小敏绘制出了I-R图象,是图2的哪一个?,为什么?。【答案】(1)(2)1(3)闭合开关,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仍为1V(4)允许通过滑动变阻器最大的电流为1A(5)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太小(6)B电压一定时,电流和电阻成反比37 【详解】(1)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滑片向右移时电流表示数变小,说明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故变阻器选择左下接线柱,如图所示:(2)电流表连接的是小量程,所以分度值为0.02A,所以电流表为0.2A;根据欧姆定律,当5Ω的电阻接入电路时,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IR=0.2A×5Ω=1V(3)探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应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将5Ω电阻换成10Ω电阻后,电压表的示数会变大,根据串联电路分压规律,则应增大变阻器的阻值,将滑片向右端移动,运用控制变量法可知,使用滑动变阻器的目的是为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4)滑动变阻器的铭牌的意思为:该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为2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A。(5)由图乙可知,电阻两端的电压为1V,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则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是电压表示数的2倍,根据串联电路分压规律,变阻器接入阻值是定值电阻的2倍,故当15Ω的定值电阻接入时,变阻器需接入阻值为R滑=2R=2×15Ω=30Ω大于所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故不能完成实验,所以,发现不管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是因为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太小。(6)[1][2]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是:当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所以应该图2中的图B。12.(23-24九年级上·山东枣庄·期末)交警使用的某型酒精测试仪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6V,传感器R1的电阻值随酒精气体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当酒精气体的浓度为0时,R1电阻为20Ω。为精准使用,测试仪使用前要通过调零旋钮(即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进行调零,此时电压表示数为4V。(1)当电压表示数为4V时,电流表示数是多少?(2)当电压表示数为4V时,滑动变阻器R2阻值是多少?(3)调零后,R2的电阻保持不变。某驾驶员对着酒精测试仪吹气,若电流表示数达到0.3A,表明该驾驶员酒驾,则此时电压表的示数是多少?R1阻值是多少?37 【答案】(1)0.2A;(2)10Ω;(3)3V,10Ω【详解】解: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1)由题知,当酒精浓度为0时,R1的电阻为20Ω,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4V,串联电路中电流的处处相等,由欧姆定律得此时电路中电流,即电流表的示数为(2)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电压表的示数为4V时,R2两端的电压为滑动变阻器R2的电阻值为(3)调零后,R2的电阻保持不变,电流表的示数达到0.3A时,R2两端的电压为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所以R1两端的电压为即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V;根据可得,此时R1的阻值为答:(1)电压表的示数为4V时,电流表的示数是0.2A;(2)电压表的示数为4V时,滑动变阻器R2的电阻值为10Ω;(3)调零后,R2的电阻保持不变,若电流表的示数达到0.3A,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V;R1的阻值为10Ω。37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物理
发布时间:2025-01-12 22:20:01 页数:37
价格:¥3 大小:9.34 MB
文章作者:浮城3205426800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