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初中
>
物理
>
北师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复习 专题1 物态变化【考题猜想】(51题17大类型)
北师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复习 专题1 物态变化【考题猜想】(51题17大类型)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42
2
/42
剩余40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专题01物态变化【题型1温度的估测】2【题型2温度计的结构与工作原理】2【题型3温度计的使用】3【题型4体温计的读数】4【题型5固体熔化实验】4【题型6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6【题型7汽化概念及现象】7【题型8沸腾条件】7【题型9气压与沸点的关系】8【题型10探究水沸腾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9【题型1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10【题型12液化的概念及现象】11【题型13液化的方法】12【题型14升华的概念及现象】12【题型15凝华的概念及现象】14【题型16水的三态变化】14【题型17海水淡化装置】1542 【题型1温度的估测】1.(2024秋•绿园区校级期中)下列估测的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A.人感到舒适的环境温度约40℃B.适合洗澡水的温度是70℃C.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37℃D.冰箱冷冻室温度是4℃~8℃2.(2024秋•台江区校级期中)以下是小明估计的常见温度值,其中合理的是( )A.中考考场的室温为50℃B.冰箱冷藏室中矿泉水的温度约为﹣10℃C.洗澡时沐浴水温为70℃D.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温度为22℃3.(2024秋•芗城区校级月考)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让人体感到舒适的温度为25℃左右B.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8℃C.北京的夏天午后温度约为52℃D.洗澡水合适的温度约为60℃【题型2温度计的结构与工作原理】4.(2024秋•南开区期中)家庭和实验室里常用温度计是根据 的规律制成的,人体的正常体温是 左右。5.(2024秋•市中区期中)如图所示是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伽利略温度计的原理图,细长的玻璃管的一端为空心圆球形玻璃泡,内有空气,下方的容器里盛的是水。伽利略温度计是利用气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工作的, (选填“空心玻璃泡”或“盛水容器”)相当于实验室液体温度计的玻璃泡;如果在A、B两点分别标注了两个温度值,则 点所示温度更高。42 6.(2023秋•江都区校级月考)如图,伽利略温度计是利用 (气体/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工作的,请你根据图中的信息结合工作原理,判断A室温tA与B室温tB的大小关系tA tB。【题型3温度计的使用】7.(2024秋•江夏区期中)图中是利用液体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过程中的几种做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B.C.D.8.(2024秋•岚县期中)每个实验器材的操作都有它的规范性要求。如图所示,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热水的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计的玻璃泡可以碰到容器壁B.读数时温度计可以离开被测热水C.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热水中立刻读出温度D.在图中位置读数,测得温度值偏大9.(2024秋•汝州市期中)下面关于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中,错误的是( )42 A.温度计不能用来测量超过它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B.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要等到示数稳定时再读数C.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D.读数时为求准确,应平视温度计的刻度线【题型4体温计的读数】10.(2024秋•长春校级期中)疫情期间,金明用体温计测过孩子的体温为38℃,没甩就直接测量自己的体温,若他的实际体温是36℃,则他测出来的体温是( )A.37℃B.36℃C.39℃D.38℃11.(2024秋•福田区校级期中)在科学兴趣班开展温度测量探究的实验时,小顾同学分别测量了3位同学的体温,由于操作疏忽,每次测量完都没有甩就继续测量下一位同学的体温。现依次测得甲、乙、丙3位同学的体温分别为38.5℃,39℃,39℃,则( )A.甲、乙、丙三位同学都病了B.甲病了,乙、丙是否生病不能确定C.甲、乙都病了,丙是否生病不能确定D.甲、乙都病了,丙没有生病12.(2023秋•南沙区期末)如图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温度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B.甲、乙温度计的液泡上蘸了酒精,酒精蒸发过程中,甲、乙温度计示数都下降C.甲、乙温度计都可以脱离被测物体来读数D.甲温度计的分度值比乙温度计的小【题型5固体熔化实验】13.(2024秋•海淀区校级期中)两个实验小组同时分别探究甲、乙两种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记录数据如下表:时间/min01234567…42 甲的温度/℃3540454954586367…乙的温度/℃4446484848484950…(1)根据记录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乙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判断的依据是 ,该物质的熔点是 ℃;该物质的熔化过程经历了 min。(2)在t=6min时,乙物处于 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3)以下所示,可以描述晶体熔化的图象是 (选填字母)。14.(2024•日照)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冰的熔化规律,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冰熔化过程的“温度﹣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试管中装上适量碎冰进行实验,因为碎冰比大块冰的比热容小,熔化的更快B.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说明冰的熔点为﹣3℃C.由图乙可知,在t1~t2的时间内碎冰停止吸热D.0~t1时间内的温度变化比t2时刻后的温度变化快,原因是水的比热容比冰的大15.(2024•海陵区校级模拟)如图甲所示,将质量相等的冰和蜡烛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42 A.图甲中的实验装置,安装时应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B.图甲中两试管放在同一烧杯中加热,可以控制相同时间内冰和蜡烛吸收的热量相同C.由图乙可知,A图线对应物质的内能先增大后不变再增大D.由图乙可知,B图线对应的物质是冰【题型6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16.(2024秋•前郭县期中)下面物质中,具有熔点的是( )A.石蜡B.玻璃C.钨丝D.沥青17.(2024秋•西城区校级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晶体熔化时温度不断上升B.非晶体凝固时温度保持不不变C.物质熔化时都要在一定温度下进行D.物质凝固时都要放出热量18.(2022秋•大荔县期末)在下列温度T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中,能反映晶体物质凝固特点的是( )A.B.C.D.42 【题型7汽化概念及现象】19.(2024•萨迦县模拟)夏日的黄山,云雾缭绕!宛若人间仙境!随着太阳的升起,一段时间后,云雾就会消散的干干净净,山下的城市村庄清晰地呈现出来了。雾的消散属于( )A.汽化现象B.液化现象C.升华现象D.凝华现象20.(2024秋•市中区校级月考)2022年2月6日,在印度举行的亚洲杯决赛中,中国女足3:2逆转韩国队,勇夺亚洲杯冠军。比赛中一运动员受伤,医生对她受伤的部位喷射一种含有沸点为16.9℃的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变成气体。该药液在运动员皮肤表面发生了( )A.熔化B.液化C.蒸发D.沸腾21.(2024•牡丹江)据《天工开物》记载,“晒纸”是造纸工艺的流程之一,其做法是将湿纸放在阳光下晒干,如图所示。“晒纸”时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凝固B.汽化C.升华D.液化【题型8沸腾条件】42 22.(2023秋•武城县期末)如图所示,在一标准大气压下,酒精和水的沸点分别是78℃和100℃,把它们分别装在两支试管里,悬放在正在加热的沸水中,则:试管中的水 沸腾,酒精 沸腾(选填“能”或“不能”)。23.(2023秋•金安区校级期末)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A和B,A中装有一些水,在水沸腾后继续加热的过程中,A杯中的水 。(选填“能”或“不能”)沸腾。24.(2023秋•宣城期末)如图所示,甲试管装酒精(酒精沸点为78℃),乙试管装水,同时放入盛水的大烧杯中,对大烧杯加热至使里面的水沸腾一段时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试管内的酒精和乙试管内的水都不沸腾B.甲试管内的酒精和乙试管内的水同时沸腾C.甲试管内的酒精先沸腾,乙试管内的水后沸腾D.甲试管内的酒精会沸腾,乙试管内的水不沸腾【题型9气压与沸点的关系】25.(2024秋•西城区校级期中)小刚根据表中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标准大气压下物质熔点/℃沸点/℃酒精﹣11778水银﹣3935742 铅3281740铁15352750A.80℃的酒精是液态B.﹣40℃的水银是液态C.可以选用铁锅熔化铅块D.1535℃的铁放出热量,温度一定降低26.(2024春•广西期中)小明在家制作美味的螺丝粉,煮制高汤时为了节省时间,采用了高压锅,高压锅能缩短煮汤的时间是因为( )A.减小汤面上方的气压,降低锅内汤的沸点B.增大汤面上方的气压,降低锅内汤的沸点C.减小汤面上方的气压,升高锅内汤的沸点D.增大汤面上方的气压,升高锅内汤的沸点27.(2024秋•海珠区校级期中)下表记录了一标准大气压下不同浓度盐水的沸点的相关资料。给一杯浓度为6.19%的盐水加热,使其沸腾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内,气压不变,杯中盐水所含盐的质量不变,但水不断减少。这段时间内盐水的温度( )浓度(盐占盐水的比例)%06.1911.0314.6717.69盐水沸点/℃100101102103104A.一直上升B.保持不变C.慢慢下降D.先上升,后不变【题型10探究水沸腾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28.(2024秋•海口期中)如图所示是某小组“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及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水不断冒出“白气”是汽化现象42 B.水沸腾时,水中上升的气泡由大变小C.8~10min内水不需要吸收热量D.该实验地点的气压低于1标准大气压29.(2023秋•和平县期末)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1)请指出图甲中实验操作的错误是: 。(2)3min记录温度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温度为 ℃。(3)小华在做此实验时,发现无论加热多长时间,水始终都不能沸腾,你认为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条即可)。30.(2024•信阳一模)小明按照图甲装置进行“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操作,然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图乙的温度一时间图像。下列有关该探究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除图甲所示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电子停表B.规范组装器材,如图甲若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杯底,应适当将A处上移C.如图甲,此时温度计显示的温度值为93℃D.根据图乙,可得结论是“水沸腾时,温度先升高,然后保持不变”【题型1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31.(2023秋•乐东县期末)下列事例中,能使蒸发加快的措施是( )A.用地膜覆盖农田42 B.买来的蔬菜放在冰箱中保存C.洗手后使用自动烘手机D.超市里新鲜水果经常套个保鲜袋32.(2024•鼓楼区校级模拟)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减慢的是( )A.给湿头发吹热风B.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C.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D.将玻璃板上的水滴向周围摊开33.(2024•靖江市校级二模)一件湿衣服按下列四种方式晾晒,最容易晾干的是( )A.B.C.D.【题型12液化的概念及现象】34.(2023秋•郓城县期末)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下列和节气对应的物理现象属于液化的是( )A.冰雪消融B.露珠晶莹C.霜挂枝头D.千里冰封35.(2023秋•双流区校级期末)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冬天,司机往水箱里加点防冻液,是因为防冻液的凝固点比水高B.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易拉罐外壁会出现小水滴,这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C.在皮肤上涂一些酒精会感到凉爽,是酒精蒸发放热造成的D.冻豆腐里面有很多小孔,是由于豆腐里的水先凝固后熔化形成的42 36.(2024秋•海淀区校级期中)下列关于“白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春节联欢晚会舞台上经常释放“白气”,是干冰在常温下升华形成的B.打开盖子的热水瓶口处冒出的“白气”,是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C.冬天在室外讲话时嘴里会冒出“白气”,是呼出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在夏天打开冰箱门时常会出现“白气”,是冰箱内水蒸气液化形成的【题型13液化的方法】37.(2023秋•安庆期末)在通常情况下,火箭中使用的燃料和氧化剂是气态的,但罐装到火箭中时是液态的,它是通过既压缩体积又 的方法使这些气体液化的。38.(2023秋•利辛县期末)我国南方生长大量的阔叶林,阔叶林叶子宽大,可 (选填“加快”或“减慢”)水分蒸发,以适应高温环境;家用液化石油气是通过 方法储存在钢瓶里。39.(2024秋•宁津县期中)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在常温下通过 的方法使二氧化碳气体液化后装到钢瓶里,使用时需要注意手先握在钢瓶的手柄上,然后打开螺帽,否则会因液态二氧化碳汽化时 (选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而对手造成伤害。【题型14升华的概念及现象】40.(2024秋•长安区期中)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之前,查阅资料得知:碘的熔点约为113.7℃,沸点是184.3℃,如图加热时有紫色的碘蒸气生成,这是发生了 (物态变化)现象; (选填“可能”或“不可能”)是先由固态碘颗粒先熔化成液态再紧跟着变成气态,其原因是: 。42 41.(2024•井研县模拟)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其物态变化属于升华的是( )A.吉林冬天树上的“雾凇”B.水蒸气在凉玻璃上形成水珠C.冬季,堆在户外的“雪人”没熔化却变小D.晾晒的湿衣服逐渐变干42.(2024•乐山)有一种手抛灭火弹,弹内装有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将灭火弹投入火场后,干冰吸热迅速变为气态二氧化碳,达到灭火效果。上述过程中干冰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升华B.液化C.凝华D.汽化【题型15凝华的概念及现象】43.(2023秋•驿城区校级期末)“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诗词类节目深受观众的青睐。对下列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进行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B.“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凇的形成是凝华现象C.“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在日出后逐渐消失是汽化现象D.“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42 44.(2024秋•陵城区期中)小李同学在爸爸指导下,走进厨房进行劳动实践,他发现厨房里涉及到很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冷冻室取出的排骨表面有“白霜”,“白霜”是固态B.在排骨的“解冻”过程中,排骨中的冰放热熔化成水C.排骨汤煮沸后冒出大量的“白气”,“白气”是气态D.排骨汤盛出后不容易凉,是因为能够不断吸热45.(2024•海陵区一模)农谚说:“霜前冷,雪后寒”,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霜前冷”是由于气温偏低,水蒸气遇冷升华B.“雪后寒”是由于雪汽化要吸热C.“霜前冷”是由于气温偏低,水蒸气遇冷液化D.“雪后寒”是由于雪熔化要吸热【题型16水的三态变化】46.(2023秋•牟平区期末)自然界中的水通过吸热、放热在固态、液态、气态之间转化,形成了雾、雨、雪、露、霜、雾凇等自然现象,如图所示是水的三态变化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冰雪消融是丙到乙的过程B.露珠消失是丙到甲的过程C.雾的形成是丙到甲的过程D.霜的形成是乙到丙的过程47.(2024•宁德模拟)海水是宝贵的水资源,是自然界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下图分析正确的是( )A.海水变成水蒸气是升华过程B.雪是云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C.积雪液化成水后,汇入溪流流向大海D.水资源可以循环利用,不必节约用水42 48.(2024•新城区二模)水是生命之源,其存在的方式与状态随环境和气候经常发生变化,且循环往复。以下关于水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解释错误的是( )A.阳光普照海洋,海水吸热汽化形成水蒸气B.水蒸气上升到高空,与冷空气接触,液化形成小水滴悬浮在高空形成云C.小水滴遇到更寒冷的气流,凝华形成小冰珠,最后可能形成冰雹降落地面D.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华成小冰晶,以雪花形式落回地面【题型17海水淡化装置】49.(2023秋•龙岩期末)淡水资源严重缺乏。如图是海水淡化的简易装置,在此过程中主要涉及到的物态变化有( )A.熔化、凝固B.汽化、升华C.汽化、液化D.升华、凝华50.(2024•黄州区校级模拟)如图为小明设计的太阳能海水淡化器,在海水淡化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先升华后液化B.先汽化后液化C.先汽化后凝华D.先液化后汽化42 51.(2024•周口模拟)小慧利用所学知识设计了一种海水淡化装置,如图所示。其工作原理是海水先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水蒸气后遇到玻璃从而液化成小水滴;在液化过程中,水蒸气需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42 专题01物态变化【题型1温度的估测】2【题型2温度计的结构与工作原理】3【题型3温度计的使用】4【题型4体温计的读数】5【题型5固体熔化实验】7【题型6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9【题型7汽化概念及现象】10【题型8沸腾条件】12【题型9气压与沸点的关系】13【题型10探究水沸腾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15【题型1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17【题型12液化的概念及现象】18【题型13液化的方法】19【题型14升华的概念及现象】20【题型15凝华的概念及现象】22【题型16水的三态变化】23【题型17海水淡化装置】2542 【题型1温度的估测】1.(2024秋•绿园区校级期中)下列估测的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A.人感到舒适的环境温度约40℃B.适合洗澡水的温度是70℃C.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37℃D.冰箱冷冻室温度是4℃~8℃【答案】C【解答】解:A、人感到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23℃,气温超过35℃为高温天气,故A错误;B、适合洗澡水的温度约为40℃,故B错误;C、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37℃且变化幅度不大,故C正确;D、冰箱冷冻室温度在0℃以下,故D错误。故选:C。2.(2024秋•台江区校级期中)以下是小明估计的常见温度值,其中合理的是( )A.中考考场的室温为50℃B.冰箱冷藏室中矿泉水的温度约为﹣10℃C.洗澡时沐浴水温为70℃D.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温度为22℃【答案】D【解答】解:A.中考考场的室温为30℃左右,故A错误;B.冰箱冷藏室中矿泉水的温度约为5℃,故B错误;C.洗澡时沐浴水温为40℃左右,故C错误;D.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温度为22℃左右,故D正确。故选:D。3.(2024秋•芗城区校级月考)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让人体感到舒适的温度为25℃左右B.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8℃42 C.北京的夏天午后温度约为52℃D.洗澡水合适的温度约为60℃【答案】A【解答】解:A.让人体感到舒适的温度为25℃左右,故A正确;B.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38℃的人处于发烧状态,故B错误;C.北京的夏天午后温度可能达到35,不可能达到52℃,故C错误;D.洗澡水合适的温度约为40℃,故D错误。故选:A。【题型2温度计的结构与工作原理】4.(2024秋•南开区期中)家庭和实验室里常用温度计是根据 的规律制成的,人体的正常体温是 左右。【答案】液体热胀冷缩;37℃。【解答】解: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是液体温度计,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7℃,变化幅度很小。故答案为:液体热胀冷缩;37℃。5.(2024秋•市中区期中)如图所示是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伽利略温度计的原理图,细长的玻璃管的一端为空心圆球形玻璃泡,内有空气,下方的容器里盛的是水。伽利略温度计是利用气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工作的, (选填“空心玻璃泡”或“盛水容器”)相当于实验室液体温度计的玻璃泡;如果在A、B两点分别标注了两个温度值,则 点所示温度更高。【答案】空心玻璃泡;A。【解答】解:伽利略温度计,它的测温原理是根据泡内气体胀冷缩规律制成的。A和B两处的温度值A处的要大。故答案为:空心玻璃泡;A。6.(2023秋•江都区校级月考)如图,伽利略温度计是利用 42 (气体/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工作的,请你根据图中的信息结合工作原理,判断A室温tA与B室温tB的大小关系tA tB。【答案】气体;小于。【解答】解:当外界温度升高时,细管上方气体受热膨胀,体积增大,管中液面将向下运动;当外界温度降低时,细管上方气体遇冷收缩,体积减小,管中的液面上升。由图知,A中液面较高,说明细管上方气体体积缩小,原因是温度较低。所以A室温tA与B室温tB的大小关系为tA小于tB。故答案为:气体;小于。【题型3温度计的使用】7.(2024秋•江夏区期中)图中是利用液体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过程中的几种做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B.C.D.【答案】D【解答】解:AB、在温度计玻璃泡触及容器底或侧壁的情况下读数,故AB错误;C、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完全浸入待测液体中,故C错误;D、测量时使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液体充分接触(要浸没在被测液体中),故D正确。故选:D。8.(2024秋•岚县期中)每个实验器材的操作都有它的规范性要求。如图所示,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热水的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42 A.温度计的玻璃泡可以碰到容器壁B.读数时温度计可以离开被测热水C.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热水中立刻读出温度D.在图中位置读数,测得温度值偏大【答案】D【解答】解:A.温度计的玻璃泡要浸没在水中,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B.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浸没在水中,不可以离开被测热水,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C.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热水中,要等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出温度,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D.温度计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中液柱上表面相平,在图中位置读数,是俯视,此时温度计中液柱上表面所对刻度偏上,测得温度值偏大,故D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9.(2024秋•汝州市期中)下面关于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中,错误的是( )A.温度计不能用来测量超过它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B.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要等到示数稳定时再读数C.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D.读数时为求准确,应平视温度计的刻度线【答案】C【解答】解:A.温度计不能用来测量超过它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否则会损坏温度计,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要等到示数稳定时再读数,否则会导致温度测量不准确,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且不碰到杯壁或杯底,故C错误,符合题意;D.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内液柱的液面齐平,否则会导致示数偏大或偏小,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题型4体温计的读数】10.(2024秋•长春校级期中)疫情期间,金明用体温计测过孩子的体温为38℃,没甩就直接测量自己的体温,若他的实际体温是36℃,则他测出来的体温是( )42 A.37℃B.36℃C.39℃D.38℃【答案】D【解答】解:根据体温计的特点,使用前用力甩一下玻璃泡上方的水银才能回到玻璃泡中;没有甩的体温计的读数是38℃,直接用来测量自己的体温,若自己的体温高于38℃,体温计中的水银会上升,测量是比较准确的;若自己的体温不高于38℃,体温计中的水银不会下降,依然显示的是38℃.所以体温是36.0℃的自己测量的结果是38℃。故选:D。11.(2024秋•福田区校级期中)在科学兴趣班开展温度测量探究的实验时,小顾同学分别测量了3位同学的体温,由于操作疏忽,每次测量完都没有甩就继续测量下一位同学的体温。现依次测得甲、乙、丙3位同学的体温分别为38.5℃,39℃,39℃,则( )A.甲、乙、丙三位同学都病了B.甲病了,乙、丙是否生病不能确定C.甲、乙都病了,丙是否生病不能确定D.甲、乙都病了,丙没有生病【答案】C【解答】解:由题意可知,甲同学的体温为38.5℃,是准确的;测量完都没有甩就继续测量乙同学的体温,由于体温计缩口的作用,示数不会下降,如果被测的温度比原先高,则读数准确,如果被测的体温比原先低,则仍然是原先的读数,则测量乙同学的示数39℃,也是准确的;再次测量丙同学的示数是39℃,则丙同学的体温可能是39℃或者比39℃低;综上所述,甲、乙两同学的体温高,甲、乙两同学生病,丙的体温不能确定,是否生病不能确定;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12.(2023秋•南沙区期末)如图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温度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B.甲、乙温度计的液泡上蘸了酒精,酒精蒸发过程中,甲、乙温度计示数都下降C.甲、乙温度计都可以脱离被测物体来读数D.甲温度计的分度值比乙温度计的小【答案】A42 【解答】解:A、实验室温度计和体温计都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故A正确;B、实验室温度计和体温计的液泡都蘸了25℃的酒精,由于酒精蒸发吸热,可使液泡内的内能变小,温度降低,实验室温度计的示数会变小,由于体温计玻璃泡上方有一段很细的缩口,遇冷液柱会在缩口处断开而不能自行下降,故体温计的示数将不变,故B错误;C、实验用温度计测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故C错误;D、甲温度计是实验用温度计,分度值为1℃,乙为体温计,分度值是0.1℃,故D错误。故选:A。【题型5固体熔化实验】13.(2024秋•海淀区校级期中)两个实验小组同时分别探究甲、乙两种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记录数据如下表:时间/min01234567…甲的温度/℃3540454954586367…乙的温度/℃4446484848484950…(1)根据记录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乙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判断的依据是 ,该物质的熔点是 ℃;该物质的熔化过程经历了 min。(2)在t=6min时,乙物处于 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3)以下所示,可以描述晶体熔化的图象是 (选填字母)。【答案】(1)晶体;有固定的熔点;48;(2)液;(3)C。【解答】解:(1)根据记录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物体乙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到达48℃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即乙具有固定的熔点,故乙是晶体,乙物体熔化过程从2min开始到5min结束,经历了3min;(2)乙物体在第5min熔化结束,全部变为液态,因此第6min乙物体处于液态;(3)晶体熔化前后,温度上升,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故答案为:(1)晶体;有固定的熔点;48;(2)液;(3)C。42 14.(2024•日照)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冰的熔化规律,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冰熔化过程的“温度﹣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试管中装上适量碎冰进行实验,因为碎冰比大块冰的比热容小,熔化的更快B.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说明冰的熔点为﹣3℃C.由图乙可知,在t1~t2的时间内碎冰停止吸热D.0~t1时间内的温度变化比t2时刻后的温度变化快,原因是水的比热容比冰的大【答案】D【解答】解:A.将装有适量碎冰的试管置于烧杯内的温水中,这样做不仅可以使碎冰受热均匀,而且便于记录各时刻的温度并观察冰的状态,故A错误;B.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液面在0刻度以下第3格,所以读数为﹣3℃,说明某时刻冰的温度是﹣3℃,而不是冰的熔点为﹣3℃,故B错误;C.t1~t2的时间内,冰在熔化过程中,冰在吸收热量,温度保持0℃不变,故C错误;D.相同时间内,吸热相等,物质由固态冰变为液态水的过程中质量保持不变,水的比热容比冰大,由可知,升高的温度不同,水升温比冰要慢,故D正确。故选:D。15.(2024•海陵区校级模拟)如图甲所示,将质量相等的冰和蜡烛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42 A.图甲中的实验装置,安装时应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B.图甲中两试管放在同一烧杯中加热,可以控制相同时间内冰和蜡烛吸收的热量相同C.由图乙可知,A图线对应物质的内能先增大后不变再增大D.由图乙可知,B图线对应的物质是冰【答案】B【解答】解:A、图甲中,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使试管内的物质完全接触水,试管不要碰到烧杯壁和烧杯底,使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接触冰和蜡烛,不要碰到试管壁和试管底,依次固定上面的两根铁棒,所以应按照“由下到上”的顺序安装,故A错误;B、图甲中两试管放在同一烧杯中加热,而不是用两个酒精灯分别加热,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控制相同时间内冰和蜡烛吸收的热量相同,且物质受热均匀,故B正确;C、由图乙可知,A图线对应物质是晶体冰,2min~4min是冰的熔化过程,该过程中,需要继续吸热,温度不变,所以A图线对应物质的内能一直增大;故C错误;D、由图乙可知,B图线对应的物质没有固定的熔点,为非晶体,是蜡烛,故D错误。故选:B。【题型6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16.(2024秋•前郭县期中)下面物质中,具有熔点的是( )A.石蜡B.玻璃C.钨丝D.沥青【答案】C【解答】解:钨丝是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石蜡、玻璃和沥青都是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故选:C。17.(2024秋•西城区校级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晶体熔化时温度不断上升42 B.非晶体凝固时温度保持不不变C.物质熔化时都要在一定温度下进行D.物质凝固时都要放出热量【答案】D【解答】解:A、晶体在熔化时温度不变,故A不符合题意。B、非晶体凝固时,温度降低。故B不符合题意。C、晶体熔化时,需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故C不符合题意。D、物质凝固时都放出热量,无论晶体还是非晶体。故D符合题意。故选:D。18.(2022秋•大荔县期末)在下列温度T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中,能反映晶体物质凝固特点的是( )A.B.C.D.【答案】B【解答】解:根据图象可知,C、D选项没有温度保持不变的直线,所以将CD不是晶体,因此排除;图象A不断吸收热量,在某段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是晶体熔化图象。图象B不断放出热量,在某段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是晶体的凝固图象。综上分析,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题型7汽化概念及现象】19.(2024•萨迦县模拟)夏日的黄山,云雾缭绕!宛若人间仙境!随着太阳的升起,一段时间后,云雾就会消散的干干净净,山下的城市村庄清晰地呈现出来了。雾的消散属于( )42 A.汽化现象B.液化现象C.升华现象D.凝华现象【答案】A【解答】解:雾的消散,是液态的水变成气态的水蒸气,是汽化,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20.(2024秋•市中区校级月考)2022年2月6日,在印度举行的亚洲杯决赛中,中国女足3:2逆转韩国队,勇夺亚洲杯冠军。比赛中一运动员受伤,医生对她受伤的部位喷射一种含有沸点为16.9℃的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变成气体。该药液在运动员皮肤表面发生了( )A.熔化B.液化C.蒸发D.沸腾【答案】C【解答】解: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蒸发。故选:C。21.(2024•牡丹江)据《天工开物》记载,“晒纸”是造纸工艺的流程之一,其做法是将湿纸放在阳光下晒干,如图所示。“晒纸”时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凝固B.汽化C.升华D.液化【答案】B【解答】解:将湿纸放在阳光晒干,蒸发掉湿纸中的水分,属于汽化现象,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42 【题型8沸腾条件】22.(2023秋•武城县期末)如图所示,在一标准大气压下,酒精和水的沸点分别是78℃和100℃,把它们分别装在两支试管里,悬放在正在加热的沸水中,则:试管中的水 沸腾,酒精 沸腾(选填“能”或“不能”)。【答案】不会;会。【解答】解:①试管中的水从沸水中吸热,温度达到水的沸点后,就和沸水的温度一样,不能从沸水继续吸热,这时虽然达到了沸点,但不能吸收热量,所以不会沸腾。②当试管中装有酒精时,水沸腾后温度保持不变。但由于酒精的沸点78℃,低于水的沸点,当水沸腾时,酒精仍能从烧杯中吸热,达到酒精的沸点,所以会沸腾。故答案为:不会;会。23.(2023秋•金安区校级期末)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A和B,A中装有一些水,在水沸腾后继续加热的过程中,A杯中的水 。(选填“能”或“不能”)沸腾。【答案】不能。【解答】解:当容器中的水沸腾后,尽管不断吸热,但容器中的水温度不再升高,保持水的沸点温度不变;玻璃杯A中的水从容器中吸热,温度达到水的沸点后,就和容器中的水的温度一样,就不能从容器中继续吸热,所以A中水温能达到沸点,但不能继续吸热,所以不能沸腾。故答案为:不能。24.(2023秋•宣城期末)如图所示,甲试管装酒精(酒精沸点为78℃),乙试管装水,同时放入盛水的大烧杯中,对大烧杯加热至使里面的水沸腾一段时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42 A.甲试管内的酒精和乙试管内的水都不沸腾B.甲试管内的酒精和乙试管内的水同时沸腾C.甲试管内的酒精先沸腾,乙试管内的水后沸腾D.甲试管内的酒精会沸腾,乙试管内的水不沸腾【答案】D【解答】解:在大烧杯底部加热使烧杯内的水温度升高,由于水的沸点高于酒精的沸点,所以温度首先达到酒精的沸点,由于继续加热,所以甲试管内的酒精会沸腾;而乙试管内的水温度虽然能达到沸点,但不能继续从同温度的大烧杯里的水中吸热,所以试管内的水不能沸腾。故选:D。【题型9气压与沸点的关系】25.(2024秋•西城区校级期中)小刚根据表中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标准大气压下物质熔点/℃沸点/℃酒精﹣11778水银﹣39357铅3281740铁15352750A.80℃的酒精是液态B.﹣40℃的水银是液态C.可以选用铁锅熔化铅块D.1535℃的铁放出热量,温度一定降低【答案】C【解答】解:A.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沸点是78℃,当温度是80℃时,酒精变成酒精蒸汽,是气态,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B.标准大气压下,水银的熔点是﹣39℃,当温度是﹣40℃时,低于水银的熔点,水银是固态,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42 C.标准大气压下,铁的熔点是1535℃,铅的熔点是328℃,铁的熔点高于铅的熔点,可将铅块放在铁锅中熔化,故可以选用铁锅熔化铅块,故C正确,符合题意;D.标准大气压下,铁的熔点和凝固点都是1535℃,铁属于晶体,铁凝固时,放出热量,温度保持1535℃不变,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C。26.(2024春•广西期中)小明在家制作美味的螺丝粉,煮制高汤时为了节省时间,采用了高压锅,高压锅能缩短煮汤的时间是因为( )A.减小汤面上方的气压,降低锅内汤的沸点B.增大汤面上方的气压,降低锅内汤的沸点C.减小汤面上方的气压,升高锅内汤的沸点D.增大汤面上方的气压,升高锅内汤的沸点【答案】D【解答】解:小明在家制作美味的螺丝粉,煮制高汤时为了节省时间,采用了高压锅,高压锅能缩短煮汤的时间是因为增大汤面上方的气压,升高锅内汤的沸点,故ABC均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27.(2024秋•海珠区校级期中)下表记录了一标准大气压下不同浓度盐水的沸点的相关资料。给一杯浓度为6.19%的盐水加热,使其沸腾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内,气压不变,杯中盐水所含盐的质量不变,但水不断减少。这段时间内盐水的温度( )浓度(盐占盐水的比例)%06.1911.0314.6717.69盐水沸点/℃100101102103104A.一直上升B.保持不变C.慢慢下降D.先上升,后不变【答案】D【解答】解:给一杯浓度为6.19%的盐水加热,使其沸腾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内,气压不变,杯中盐水所含盐的质量不变,但水不断减少,导致盐水的浓度变大,由表中数据可知:这段时间内盐水的温度先上升,但是当到达饱和后,盐水的浓度不再变化,则温度将不再变化,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42 【题型10探究水沸腾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28.(2024秋•海口期中)如图所示是某小组“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及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水不断冒出“白气”是汽化现象B.水沸腾时,水中上升的气泡由大变小C.8~10min内水不需要吸收热量D.该实验地点的气压低于1标准大气压【答案】D【解答】解:A、水不断冒出“白气”不是沸腾现象,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故A错误;B、水沸腾时气泡上升逐渐变大,至液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水沸腾前,气泡上升变小,故B错误;C、8~10min水沸腾,虽然温度不变,但是需要吸热,故C错误;D、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由图可知水的沸点为98℃,低于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所以该实验地点的气压低于1标准大气压,故D正确。故选:D。29.(2023秋•和平县期末)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1)请指出图甲中实验操作的错误是: 。(2)3min记录温度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温度为 ℃。(3)小华在做此实验时,发现无论加热多长时间,水始终都不能沸腾,你认为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条即可)。42 【答案】(1)玻璃泡接触了烧杯底部;(2)96;(3)液体散热面积太大。【解答】解:(1)由于玻璃泡接触了烧杯底部,烧杯底部直接接触酒精灯外焰,则所测温度不准确;(2)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面在100℃往下4小格,因此为96℃;(3)做此实验时,发现无论加热多长时间,水始终都不能沸腾,原因可能是因为环境温度过低导致散热太快,或者是液体散热面积太大。故答案为:(1)玻璃泡接触了烧杯底部;(2)96;(3)液体散热面积太大。30.(2024•信阳一模)小明按照图甲装置进行“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操作,然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图乙的温度一时间图像。下列有关该探究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除图甲所示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电子停表B.规范组装器材,如图甲若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杯底,应适当将A处上移C.如图甲,此时温度计显示的温度值为93℃D.根据图乙,可得结论是“水沸腾时,温度先升高,然后保持不变”【答案】D【解答】解:A、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需要用电子停表计时,故A正确。B、规范组装器材,如图甲若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杯底,应适当将A处上移,故B正确。C、温度计的一大格是10℃,一大格分为10小格,每格的温度为1℃,故分度值为1℃,此时液面对应的刻度为93℃,则温度为93℃,故C正确。D、水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故D错误。故选:D。42 【题型1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31.(2023秋•乐东县期末)下列事例中,能使蒸发加快的措施是( )A.用地膜覆盖农田B.买来的蔬菜放在冰箱中保存C.洗手后使用自动烘手机D.超市里新鲜水果经常套个保鲜袋【答案】C【解答】解:A.用地膜覆盖农田可以减小液体表面积、减小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影响,可减慢蒸发,故A错误;B.把蔬菜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可以减小液体表面积、减小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影响,可减慢蒸发,故B错误;C.洗手后使用自动烘手机,加快了液体上方空气流动,加快了蒸发,故C正确;D.新鲜水果经常套个保鲜袋,降低温度,降低空气流动速度的影响,可以减慢蒸发,故D错误。故选:C。32.(2024•鼓楼区校级模拟)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减慢的是( )A.给湿头发吹热风B.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C.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D.将玻璃板上的水滴向周围摊开【答案】B【解答】解:A、电热吹风吹头发,“热”表明提高了液体的温度,风加快了空气的流动,两种措施都加快了液体的蒸发,故A错误;B、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减慢了酒精周围的空气流动,从而减慢了液体的蒸发,故B正确;C、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通风加快了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向阳”提高了液体的温度,这两个措施都加快了液体的蒸发,故C错误;D、将玻璃板上的水滴向周围摊开,增大了液体的表面积,加快了液体的蒸发,故D错误。故选:B。33.(2024•靖江市校级二模)一件湿衣服按下列四种方式晾晒,最容易晾干的是( )42 A.B.C.D.【答案】B【解答】解: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一是液体温度,二是液体表面积,三是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将湿衣服晾在阳光下,提高了衣服的温度,挂在通风处加快空气流动,摊开可以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加快了蒸发,故B正确。故选:B。【题型12液化的概念及现象】34.(2023秋•郓城县期末)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下列和节气对应的物理现象属于液化的是( )A.冰雪消融B.露珠晶莹C.霜挂枝头D.千里冰封【答案】B【解答】解:A、立春时,冰变为水属于熔化过程,故A错误;B、寒露时,水蒸气变为露珠属于液化过程,故B正确;C、霜降时,水蒸气直接变为霜属于凝华过程,故C错误;D、冬至时,水变为冰属于凝固过程,故D错误。故选:B。35.(2023秋•双流区校级期末)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冬天,司机往水箱里加点防冻液,是因为防冻液的凝固点比水高42 B.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易拉罐外壁会出现小水滴,这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C.在皮肤上涂一些酒精会感到凉爽,是酒精蒸发放热造成的D.冻豆腐里面有很多小孔,是由于豆腐里的水先凝固后熔化形成的【答案】D【解答】解:A.防冻液的凝固点比水低,冬天,司机往水箱里加点防冻液,这样由于气温很难低于混合液的凝固点,所以水箱内的水不会凝固,故A错误;B.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易拉罐外壁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在外壁上会出现小水滴,故B错误;C.在皮肤上涂一些酒精会感到凉爽,是酒精蒸发吸热造成的,故C错误;D.制作冻豆腐时豆腐里的水先凝固后熔化,导致冻豆腐里面有很多小孔,故D正确。故选:D。36.(2024秋•海淀区校级期中)下列关于“白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春节联欢晚会舞台上经常释放“白气”,是干冰在常温下升华形成的B.打开盖子的热水瓶口处冒出的“白气”,是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C.冬天在室外讲话时嘴里会冒出“白气”,是呼出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在夏天打开冰箱门时常会出现“白气”,是冰箱内水蒸气液化形成的【答案】C【解答】解:A.干冰升华吸收热量,使周围的空气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即我们看到的“白气”,故A不符合题意;B.热水瓶口处的“白气”是瓶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冒出后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B不符合题意;C.冬天室外讲话时嘴里会冒出的“白气”是口中呼出气流中温度较高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液滴,故C符合题意;D.夏天打开冰箱门时常会出现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题型13液化的方法】37.(2023秋•安庆期末)在通常情况下,火箭中使用的燃料和氧化剂是气态的,但罐装到火箭中时是液态的,它是通过既压缩体积又 的方法使这些气体液化的。42 【答案】降低温度。【解答】解:火箭中使用的燃料和氧化剂是气态的,但罐装到火箭中时是液态的,它是通过既压缩体积又降低温度的方法使这些气体液化的。故答案为:降低温度。38.(2023秋•利辛县期末)我国南方生长大量的阔叶林,阔叶林叶子宽大,可 (选填“加快”或“减慢”)水分蒸发,以适应高温环境;家用液化石油气是通过 方法储存在钢瓶里。【答案】加快;加压。【解答】解:南方的热带的树木叶子比较宽大,是通过增大液体的表面积的方法,加快水分的蒸发,水在蒸发时会吸收热量,以适应高温的环境。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下通过加压的方法使气体液化的。故答案为:加快;加压。39.(2024秋•宁津县期中)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在常温下通过 的方法使二氧化碳气体液化后装到钢瓶里,使用时需要注意手先握在钢瓶的手柄上,然后打开螺帽,否则会因液态二氧化碳汽化时 (选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而对手造成伤害。【答案】压缩体积;吸收。【解答】解:常温下气态的二氧化碳液化是采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二氧化碳气体液化后装入钢瓶里的。液态的二氧化碳汽化时吸收热量,温度降低,为了在温度降低时不危害手,所以手要握在不善于传热的木柄上。故答案为:压缩体积;吸收。【题型14升华的概念及现象】40.(2024秋•长安区期中)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之前,查阅资料得知:碘的熔点约为113.7℃,沸点是184.3℃,如图加热时有紫色的碘蒸气生成,这是发生了 (物态变化)现象; (选填“可能”或“不可能”)是先由固态碘颗粒先熔化成液态再紧跟着变成气态,其原因是: 。42 【答案】升华;不可能;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而碘的熔点约为113.7℃,水浴加热时碘无法达到熔点,所以不会从固态熔化成液态。【解答】解:碘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为升华现象;如图所示,固态碘不可能由固态碘先熔化为液态,原因是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而碘的熔点约为113.7℃,水浴加热时碘无法达到熔点,所以不会从固态熔化成液态。故答案为:升华;不可能;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而碘的熔点约为113.7℃,水浴加热时碘无法达到熔点,所以不会从固态熔化成液态。41.(2024•井研县模拟)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其物态变化属于升华的是( )A.吉林冬天树上的“雾凇”B.水蒸气在凉玻璃上形成水珠C.冬季,堆在户外的“雪人”没熔化却变小42 D.晾晒的湿衣服逐渐变干【答案】C【解答】解:A、雾凇是水蒸气变成的固体小冰晶,是凝华现象;B、水蒸气遇到玻璃板变成小水珠是由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现象;C、冬天户外的雪人变小是雪升华成了水蒸气,是升华现象;D、湿衣服在太阳下被晒干是液态的水变为水蒸气,是蒸发,属于汽化现象;故选:C。42.(2024•乐山)有一种手抛灭火弹,弹内装有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将灭火弹投入火场后,干冰吸热迅速变为气态二氧化碳,达到灭火效果。上述过程中干冰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升华B.液化C.凝华D.汽化【答案】A【解答】解:干冰吸热由固态变为气态二氧化碳,故此过程中干冰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升华。故选:A。【题型15凝华的概念及现象】43.(2023秋•驿城区校级期末)“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诗词类节目深受观众的青睐。对下列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进行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B.“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凇的形成是凝华现象C.“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在日出后逐渐消失是汽化现象D.“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答案】D【解答】解: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植被表面,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42 C.“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露在日出后逐渐消失是汽化现象,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44.(2024秋•陵城区期中)小李同学在爸爸指导下,走进厨房进行劳动实践,他发现厨房里涉及到很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冷冻室取出的排骨表面有“白霜”,“白霜”是固态B.在排骨的“解冻”过程中,排骨中的冰放热熔化成水C.排骨汤煮沸后冒出大量的“白气”,“白气”是气态D.排骨汤盛出后不容易凉,是因为能够不断吸热【答案】A【解答】解:A、霜是由水蒸气直接凝华而成的,霜是固态,故A正确;B、冰熔化需要吸热,故B错误;C、白气不是水蒸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C错误;D、排骨汤表面有一层油膜,油膜对水的蒸发起到阻碍作用导致排骨汤不容易凉,故D错误。故选:A。45.(2024•海陵区一模)农谚说:“霜前冷,雪后寒”,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霜前冷”是由于气温偏低,水蒸气遇冷升华B.“雪后寒”是由于雪汽化要吸热C.“霜前冷”是由于气温偏低,水蒸气遇冷液化D.“雪后寒”是由于雪熔化要吸热【答案】D【解答】解:AC、“霜前冷”是由于气温偏低,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AC错误;BD、“雪后寒”是由于雪熔化吸热,故B错误,D正确。故选:D。【题型16水的三态变化】46.(2023秋•牟平区期末)自然界中的水通过吸热、放热在固态、液态、气态之间转化,形成了雾、雨、雪、露、霜、雾凇等自然现象,如图所示是水的三态变化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42 A.冰雪消融是丙到乙的过程B.露珠消失是丙到甲的过程C.雾的形成是丙到甲的过程D.霜的形成是乙到丙的过程【答案】A【解答】解:由题图可知,物质由甲—乙—丙,都是放热,则甲是气态、乙是液态、丙是固态。A.冰雪消融是固态熔化为液态的过程,熔化吸热,是丙到乙的过程,故A正确;B.露珠消失是液态露珠汽化为水蒸气,汽化吸热,是乙到甲的过程,故B错误;C.雾是由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液化放热,是甲到乙的过程,故C错误;D.雾凇是水蒸气直接凝华成小冰晶,凝华放热,是甲到丙的过程,故D错误。故选:A。47.(2024•宁德模拟)海水是宝贵的水资源,是自然界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下图分析正确的是( )A.海水变成水蒸气是升华过程B.雪是云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C.积雪液化成水后,汇入溪流流向大海D.水资源可以循环利用,不必节约用水【答案】B【解答】解:A.海水变成水蒸气是液态变成气态,属于汽化现象,故A错误;B、雪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此过程放热,故B正确;C、积雪熔化成水后,汇入溪流流向大海,故C错误;D、淡水资源总量较少且分布不均,并且能量转化具有方向性,所以要节约用水,故D错误。故选:B。48.(2024•新城区二模)水是生命之源,其存在的方式与状态随环境和气候经常发生变化,且循环往复。以下关于水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解释错误的是( )42 A.阳光普照海洋,海水吸热汽化形成水蒸气B.水蒸气上升到高空,与冷空气接触,液化形成小水滴悬浮在高空形成云C.小水滴遇到更寒冷的气流,凝华形成小冰珠,最后可能形成冰雹降落地面D.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华成小冰晶,以雪花形式落回地面【答案】C【解答】解:A、海水吸热,会汽化形成水蒸气,故A正确;B、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水蒸气遇冷会液化成小水滴,悬浮在高空形成云,故B正确;C、小水滴遇到更冷的气流,会凝固成小冰珠,可能形成冰雹降落地面,故C错误;D、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华成小冰晶,以雪花形式落回地面,故D正确。故选:C。【题型17海水淡化装置】49.(2023秋•龙岩期末)淡水资源严重缺乏。如图是海水淡化的简易装置,在此过程中主要涉及到的物态变化有( )A.熔化、凝固B.汽化、升华C.汽化、液化D.升华、凝华【答案】C【解答】解:由图可知:海水先经过蒸发变成水蒸气,此过程为汽化,然后水蒸气遇冷又变成水,此过程为液化。故选:C。42 50.(2024•黄州区校级模拟)如图为小明设计的太阳能海水淡化器,在海水淡化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先升华后液化B.先汽化后液化C.先汽化后凝华D.先液化后汽化【答案】B【解答】解:容器中的海水从周围吸热后,由液态变为气态,即发生了汽化现象;水蒸气在塑料罩内壁遇冷形成小水珠,气态又变为液态,即发生了液化现象。故选:B。51.(2024•周口模拟)小慧利用所学知识设计了一种海水淡化装置,如图所示。其工作原理是海水先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水蒸气后遇到玻璃从而液化成小水滴;在液化过程中,水蒸气需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答案】汽化;放热。【解答】解:当将海水放在太阳下照射时,海水吸热会由水变成水蒸气,发生汽化现象;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罩由水蒸气变成小液滴,发生液化现象。故答案为:汽化;放热。42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专题03 物态变化【考题猜想】(69题14大类型)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专题01 温度与物态变化【考题猜想】(92题18大类型)
北师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专题01 物态及其变化【考题猜想】(75题16大类型)
北师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专题03 声现象【考题猜想】(83题15大类型)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复习 专题01 机械运动【考题猜想】(86题18大类型)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复习 专题02 声现象【考题猜想】(92题18大类型)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复习 专题04 物态变化【考题猜想】(89题19大类型)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复习 专题05 光现象【考题猜想】(98题23大类型)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复习 专题06 透镜及其应用【考题猜想】(75题15大类型)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复习 专题08 质量与密度【考题猜想】(74题14大类型)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初中 - 物理
发布时间:2025-01-13 20:00:02
页数:42
价格:¥3
大小:729.98 KB
文章作者:浮城3205426800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