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小学
>
数学
>
人教版(2024)
>
一年级下册
>
四 100以内的口算加、减法
>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四100以内的口算加、减法教案(2025春季学期)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四100以内的口算加、减法教案(2025春季学期)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9
2
/9
剩余7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四 100以内的口算加、减法1.口算加法第1课时 口算加法(不进位)【教学内容】教材第43页例1,教材第44页“试一试”及“做一做”。【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一、两位数(不进位)、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2.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一、两位数(不进位)、整十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口算能力。【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一、两位数(不进位)、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加一、两位数(不进位)、整十数的算理。【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课件出示口算题卡。40+3= 50+2= 30+6=40+30=50+20=30+60=师:先独立口算,再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两位数加一、两位数(不进位)、整十数的口算方法。(板书:口算加法(不进位))二、探究新知课件出示教材第43页例1主题图。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小亮已经写了26个字,还要写2个字;小丽写了20个字。)师:教材上提出了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呢?该怎么解答呢?同桌之间相互讨论,请个别学生来回答。学生很容易列出:26+2和26+20。师:“26+2”和“26+20”该怎样计算呢?结果又是多少呢?同学们想一想,然后同桌之间交流一下。1.学习“26+2”的计算方法。(1)师:“26+2”等于多少?请你尝试计算,并和同桌交流。学生借助小棒摆、算,教师巡视,发现典型方法。(2)交流汇报想法。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算的?生1:用摆小棒的方法。先算6根加2根等于8根,再算2捆加8根等于28根。教师展示小棒示意图。生2:口算,先算6+2=8,再算20+8=28。师:为什么两种算法都是先算“6+2”呢?生1:因为6根和2根都是单根的小棒,不是成捆的。生2:因为6表示6个一,2表示2个一,6和2都是个位上的数,所以要先相加,再加十位上的数。不管是哪一种方法,我们在计算时都有一个共同点,你们发现了吗?为什么6和2可以加在一起呢?大家能说一下理由吗?学生讨论、交流,回答结果。9 师总结:都是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先相加,再加十位上的数。2.学习“26+20”的计算方法。(1)师:“26+20”又该怎样计算呢?学生先独立计算,再小组内交流讨论。讨论算法:①用摆小棒的方法。先把左边的2捆小棒和右边的2捆合起来是4捆小棒,也就是40根,再用40根加6根就是46根。②先算十位上20+20=40,再算40+6=46。3.“26+2”和“26+20”计算时有什么不同?学生讨论,教师总结。“26+2”是两位数加一位数,要先算6+2,即先算个位上的数加个位上的数,然后再加十位上的数;而“26+20”是两位数加整十数,要先算20+20,即先算十位上的数加十位上的数,然后再加个位上的数。师总结:我们在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时要清楚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即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加。4.学习“26+22”的计算方法。师:同学们,能不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一下。学生自由计算,老师巡视,适时帮助学困生。等学生有大部分完成后,指名汇报。可能有以下几种算法。生1:摆小棒法。先摆2捆零6根,再摆2捆零2根,最后合计4捆零8根。(学生边说边演示)生2:先在计数器的十位上拨2颗珠子,个位上拨6颗珠子。然后在十位上加2颗珠子,个位上加2颗珠子。十位上的4颗珠子与个位上的8颗珠子合起来表示的数是48。(学生边说边演示)生3:先算个位上的数加个位上的数,然后算十位上的数加十位上的数,最后把个位相加的结果和十位相加的结果加起来。(6+2=8,20+20=40,40+8=48)师:“34+35”又该怎样计算呢?同学先独立计算,再小组内交流讨论。三、巩固练习完成教材第44页“做一做”。学生先独立完成,再说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第2课时 口算加法(进位)【教学内容】教材第44页例2,教材第45页“做一做”。【教学过程】1.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理解进位的算理,能正确地进行进位加法的计算。2.在观察操作、动手实践中体验不同算法,实现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3.在丰富的数学活动中,感受知识之间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算理。【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9 课件出示口算题卡。8+7= 20+45= 33+4=25+40=6+32=47+2=学生完成后,师生分析每一个算式的特点。在刚才的练习中,33+4你是怎样想的?47+2呢?(强调两位数加一位数时,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如果把“47+2”改为“47+6”该怎么计算呢?(板书:口算加法(进位))二、探究新知课件出示教材第44页例2主题图。师:从主题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桌子上有一箱矿泉水,里面有28瓶,旁边还摆了5瓶。)师:教材上提出了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呢?(一共有多少瓶?)该怎么解答呢?同桌之间相互讨论,请个别学生来回答。教师板书:28+5。师:“28+5”该怎样计算呢?结果又是多少呢?生1:8根小棒加5根小棒是13根小棒,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是一个十,和2捆放在一起(表示进位)。生2:将5根中先拿2根小棒和8根小棒凑成十,捆成1捆,和2捆放在一起就是3捆小棒,再加上剩下的3根小棒。把刚才的计算过程用课件演示一遍,并指名学生到前面展示并表述操作过程。师小结:刚才同学们用两种方法计算了28+5。第一种方法是先把单根的小棒相加,再和两捆合在一起,即先算8+5=13,再算20+13=33;第二种方法就是“凑十法”,先算28+2=30,再算30+3=33。师:为什么2捆小棒最后变成了3捆小棒?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要强调相加后满了10根就要打捆,这样十位上的数就比原来多1,也就是我们今天学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45页“做一做”第1题。(1)学生先独立完成,教师再集体订正。(2)指名学生说出计算的过程,培养学生用语言表述知识的能力。2.完成教材第45页“做一做”第2题。学生先独立完成,教师再集体订正。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五、课后作业1.完成教材第45页“练一练”第1题2.完成教材第45页“练一练”第2题第3课时 口算加法的练习课【教学内容】教材第45~46页“练一练”第3~7题。【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算法和算理,巩固对口算方法的掌握。2.通过练习,达到能熟练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程度。【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和巩固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能熟练地口算。【教学难点】理解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加的算理。【教学过程】9 一、复习导入1.出示口算卡片。25+8= 39+6= 7+42=9+55=5+76=47+9=35+7=46+4=66+8=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再集体订正。2.师:谁能说说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方法是什么?指名学生回答。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复习之前学过的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二、自主探索1.完成教材第45页“练一练”第3题。让学生判断算法是否正确,有不对的地方要进行改正。2.完成教材第46页“练一练”第6题。师: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有25只野鸭,8只天鹅,求野鸭和天鹅一共有多少只。)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订正。3.完成教材第46页“练一练”第7题。师:先看清楚题目的要求,再来做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内交流订正。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46页“练一练”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内交流订正。2.完成教材第46页“练一练”第5题。师:从题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原来有16个矿泉水瓶,又放进11个,求现在有多少个矿泉水瓶。)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订正。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2.口算减法第1课时 口算减法(不退位)【教学内容】教材第47页例1及“试一试”,教材第48页“做一做”。【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减一、两位数(不退位)、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口算。2.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一、两位数(不退位)、整十数口算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学会用数学的方法进行交流。【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两位数(不退位)、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教学难点】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减”的算理。【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课件出示口算题卡。36+2= 45+3= 6+23=36+20=45+30=60+23=师:36+2是怎样计算的?36+20呢?这两题计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学生作答。9 师总结:这两题都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刚刚我们复习了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的计算方法,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两位数减一、两位数(不退位)、整十数的口算方法。(板书:口算减法(不退位))二、探究新知课件出示教材第47页例1主题图。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有35本故事书,借出了2本;有35本科普书,借出了20本。)师:教材上提出了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呢?该怎么解答呢?同桌之间相互讨论,请个别学生来回答。学生很容易列出:35-2和35-20。师:“35-2”和“35-20”该怎样计算呢?结果又是多少呢?同学们想一想,然后同桌之间交流一下。1.学习“35-2”的计算方法。(1)师:“35-2”等于多少?请你尝试计算,并和同桌交流。(2)交流汇报想法。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算的?生:先算5减2等于3,再算30+3=33。师:为什么先算5减2,用十位上的3减2行不行?为什么?学生思考,说说理由。(3)学生动手摆小棒,巩固新知。2.学习“35-20”的计算方法。(1)师:你们会计算35-20吗?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算一算这道题,算好后与同桌相互说一说你们是怎样计算的。学生动手操作,同桌互相交流。教师组织学生回答:先算30减20等于10,再算10加5等于15。师:这道题为什么要用30减20,不用个位上的5减了?学生说明理由。3.35-2和35-20计算时有什么不同?先比较这两道题计算时相同的地方,再比较它们不同的地方,全班集体交流。师强调: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减。4.学习“35-22”的计算方法。师:同学们,能不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一下。生:先算5减2等于3,然后算30减20等于10,最后算10+3=13。师:“76-45”又该怎样计算呢?同学先独立计算,再小组内交流讨论。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48页“做一做”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再集体讲评。指名学生说说每道题的计算过程。2.完成教材第48页“做一做”第2题。比一比,看谁先完成,同桌之间交流订正。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第2课时 口算减法(退位)【教学内容】教材第48~49页例2及“做一做”。【教学目标】1.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的算理,感受算法多样化,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的算法,能正确进行口算。9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退位减法的口算。【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的口算算理。【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课件出示口算题卡。45-3= 57-2= 15-8=45-30=57-20=14-7=师:你是怎么口算45-3和15-8呢?让学生说清楚算法和算理。师:如果45-3换成45-8该怎么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的口算方法。(板书:口算减法(退位))二、探究新知课件出示教材第48~49页例2。1.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一共有36个足球,我们班借走8个足球。求还剩多少个足球。)师:怎么列式呢?学生回答,教师板书:36-8。2.师:那36-8该怎么计算呢?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每位同学拿出三捆小棒表示3个十,再拿出6根小棒,表示6个一,在课桌上摆好。从这些小棒中要去掉8根小棒,想一想应该怎么办呢?同学们自己动手试一试。同桌同学可以互相议一议,说说你是怎么摆的,怎么想的?在学生操作的同时,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①先用36减6等于30,再打开1捆小棒,用30减去2等于28。②打开1捆小棒和6根小棒合起来就是16根小棒,用16减8等于8,再用20加8就等于28。3.师:通过刚才摆小棒,谁来说一说36-8的口算方法?生1:把8分成6和2,先算36-6=30,再算30-2=28。生2:把30分成20和16,先算16-8=8,再算20+8=28。师: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种方法计算36-8,那么你们最喜欢哪种计算方法呢?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们认为哪种方法最好?(1)学生小组内讨论,教师巡视。(2)学生回答。师:你们还有其他的计算方法吗?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49页“做一做”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说说每道题是怎么算的。2.完成教材第49页“做一做”第2题。师:个位上0减6不够减,怎么办?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让学生先想一想,再独立完成。3.完成教材第49页“做一做”第3题。学生先独立完成,教师再集体订正。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是什么?五、课后作业9 1.完成教材第51页“练一练”第1题。2.完成教材第51页“练一练”第2题。3.完成教材第51页“练一练”第3题。第3课时 解决问题【教学内容】教材第50页例3,教材第51页“做一做”。【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学会获取有用的数学信息,并能用连减的方法解决问题。2.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不断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和经验,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学会分析数学问题,懂得运用连减解决问题。【教学难点】掌握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减去相同数”的策略。【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课件出示习题。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学生回答,并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相同数连加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连续减去相同数的方法解决问题。(板书:解决问题)二、探究新知课件出示教材第50页例3。1.理解题意。师: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要求的问题是什么?学生汇报:26个橘子,8个装一袋,求可以装满几袋。师:“装满”是什么意思?生:每袋都要装8个,才能算装满。如果一袋中比8个少就是没装满。(学生一次性回答不出来,教师要引导学生回答。)师:弄清了题意和问题,那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26个圆片表示橘子,数一数、分一分、摆一摆。教师巡视。(利用圆片分一分、摆一摆,学生能很容易找到答案,可以装满3袋。)2.解决问题。师:根据分橘子的过程,你能用画图、画箭头、列算式等方式清楚地把分橘子的过程表示出来吗?方法一:画图圈一圈。8个8个地圈一圈,可以圈3次,还剩1个。方法二:画箭头。方法三:列算式。26-8-8-8=2。(说明什么?可以装满3袋,还剩2个。)3.检验结果。师:解答正确吗?怎么检验?小组讨论,可以引导学生用其他的方法检验,也可以用加法检验。3袋24个,加上剩下的2个,正好26个。8+8+8+2=26(个)三、巩固练习完成教材第51页“做一做”。9 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指名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五、课后作业1.完成教材第51页“练一练”第4题。2.完成教材第52页“练一练”第7题。3.完成教材第52页“练一练”第8题。第4课时 整理和复习【教学内容】教材第53页内容,教材第54~55页“练一练”。【教学目标】1.通过对100以内加减法算式算法的复习,加深学生对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熟练程度,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2.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来解决问题,通过练习进一步熟练10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教学重点】加深学生对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的熟练程度,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难点】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来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课件出示加法口算题卡。25+8= 36+7= 59+2=50+16=42+3=47+30=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再集体订正。2.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25+8和50+16的。3.课件出示减法口算题卡。45-7=56-9=63-8=86-50=65-40=73-20=4.本单元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新的收获?二、自主探索1.怎么计算26+2,出示小棒图。(1)生1:用摆小棒的方法。先算6根加2根等于8根,再算2捆加8根等于28根。(2)生2:口算,先算6+2=8,再算20+8=28。2.怎么计算63-7,出示小棒图。(1)生1:打开1捆小棒和3根小棒合起来是13根小棒,用13减7等于6,再用50加6就等于56。(2)生2:把63分成50和13,先算13-7=6,再算50+6=56。3.出示15+20=35、28+5=33和小棒图。生1:先算10+20=30,再算5+30=35。生2:先算8+5=13,再算20+13=33。4.出示35-2=33、36-8=28和小棒图。生1:先算5-2=3,再算30+3=33。生2:先算16-8=8,再算20+8=28。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54页“练一练”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并指名学生快速说出得数。2.完成教材第54页“练一练”第2题。9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之间相互订正。3.完成教材第54页“练一练”第4题。看清题意,找出解答此题需要用到哪些条件。4.完成教材第54页“练一练”第5题。师: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让学生先理解题目的意思。此题没有呈现全部的18根羽毛,只是给出了数据,学生不能直观地用圈一圈的方式解题,教师鼓励学生用画箭头或连减的方式进行解题。5.完成教材第55页“练一练”第8题。(1)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第一行的算式,再与同桌进行交流。(2)引导学生完成第二行的算式,集体交流后再让学生完成。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五、课后作业1.完成教材第55页“练一练”第6题。2.完成教材第55页“练一练”第7题。9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作业课件2025春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的口算加、减法作业课件2025春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的口算加、减法》教案(2025春)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教案(2025春)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整理和复习 (2)作业课件(2025春)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作业整理和复习 (1)课件(2025春)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的口算加、减法整理和复习作业课件(2025春)
小学数学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2025春)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案(2025春季学期)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三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2025春季学期)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小学 - 数学
发布时间:2025-04-27 17:00:01
页数:9
价格:¥4
大小:53.50 KB
文章作者:鹿哥教育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