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2026届高考教材未选课外名篇名句默写练习(共10篇,附参考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高考语文教材未选课外名篇名句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篇目1 报任安书(节选)1.【2023年新课标Ⅰ卷】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自己编写《史记》“_______________”,便遭遇了李陵之祸,因痛惜这部书不能完成,所以“__________”。2.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_________”之人,多得无法记载,而“__________”,即只有卓越不群的人才能不朽,在概述历史现象的同时,也暗含了作者的人生追求。3.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列举文王、孔子等人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况下“述往事、思来者”的事例,意在激励自己发愤著书。4.雪耻的方式有很多种,《报任安书》中司马迁的方式是写成《史记》,让文采表露于世,就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不后悔。5.司马迁《报任安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阐明了屈原创作《离骚》的缘由。6.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引用典故时采用铺陈手法,意在表达自己同先贤们一样,隐忍苟活,著书立说,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7.在《报任安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司马迁为完成《史记》而表现出来的坚韧精神。8.在《报任安书》中,司马迁举韩非子的例子来说明虽然自己人生失意,但可以通过著书立说来实现自己的理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9.在《报任安书》中,司马迁认为《诗经》大部分都是一些圣贤们为抒发愤懑而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在《报任安书》中,司马迁向任安解释自己收集史料、分门别类编撰《史记》的初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终“成一家之言”。11.在《报任安书》中,司马迁向任安透露自己忍辱负重坚持完成《史记》是希望有朝一日这部书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自己便抵偿从前所受的侮辱,也没有什么遗憾了。12.在《报任安书》中,司马迁提到自己编撰的这本史书的取材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13.在《报任安书》中,司马迁表示自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明他对写作素材的处理方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报任安书》中,表明司马迁刚开始草创《史记》,还没有完成,就遭受腐刑灾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15.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表明自己非常痛惜《史书》没有完成,因此接受了最残酷的刑罚而不敢有怒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16.司马迁《报任安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反诘语气表达了即使千次万次被侮辱,也绝不会后悔。17.在司马迁《报任安书》一文中,作者表明自己的心志只能被有见识的人理解,难以向世俗之人诉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18.在司马迁《报任安书》一文中,作者认为很多圣贤写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记叙往事,让将来的人了解他们的志向。19.在司马迁《报任安书》一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左丘、孙子在不被重用的情况下,便退隐著书立说来抒发自己的愤懑。20.司马迁《报任安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阐明了文王、仲尼创作《周易》《春秋》的缘由。8
21.司马迁《报任安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阐明了左丘创作《国语》的艰难处境。22.司马迁《报任安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阐明了孙子创作《兵法》的艰难处境。23.司马迁《报任安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阐明了吕不韦创作《吕览》的艰难处境。24.司马迁《报任安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阐明了韩非创作《说难》《孤愤》的艰难处境。25.在《报任安书》一文中,司马迁援引古例,并总结说因为抑郁不得志,理想不能实现因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目2 礼运·大道之行也1.《孟子·梁惠王上》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和《礼运·大道之行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相同的意思,都体现了儒家的“仁”。2.《礼运·大道之行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旨在说明理想社会要能够推举贤能,讲求诚信,崇尚和睦。3.《礼运·大道之行也》中,体现“大同”社会人人都珍惜劳动成果,却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物尽其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4.过往圣先贤的理想憧憬里,有一个人们从未抵达的理想家园,即《礼运·大道之行也》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在《礼运·大道之行也》中,描述“大同”理想境界中不同年龄段的人都有所安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人人得到社会的关爱,百姓安居乐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6.《礼运·大道之行也》中与“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所描绘的理想境界相似的几句是“______,_____,_____”。7.《礼运·大道之行也》中写,为了满足“大同”社会精神方面的要求,人们既反对把财物弃置于地的浪费行为,又“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期达到“货尽其用,人尽其力”的满足感。 篇目3 山居秋暝第一轮:1.《山居秋暝》中,反用《招隐士》中“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之意来表达作者对山中的喜爱之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2.《山居秋暝》中,直接点明了时间、地点与时令的两句是:“_____,_____。”3.《山居秋暝》中,通过声音和人物活动来渲染山中环境寂静的两句是:“_____,_____。”4.《山居秋暝》中,写出雨后山中美景如画的两句是:“_____,_____。”第二轮:5.《山居秋暝》中,表达作者热爱自然,希望远离世俗,继续归隐山林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6.“空山”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一个意象,诗人常常借助“空山”来描写环境的清幽与寂静,特别是在山水田园诗中,如《山居秋暝》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山居秋暝》中,作者先从听觉入手,进而转向视觉描写,突出山中寂静空灵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山居秋暝》中,作者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夜月的明朗与山泉的流淌,从而写出山中环境幽美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目4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8
1.《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将眉喻为山,将鬓喻为云,将腮喻为雪,刻画了一位容貌美丽的闺中女子的形象。2.《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是对闺中女子梳妆打扮的描写,写出了女子体态的娇柔和行动的慵懒。3.《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闺中女子服饰的华贵。4.《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闺中女子照镜贴花的情景,是化用崔护“人面桃花相映红”一句写女子容颜之美。 篇目5 苏幕遮(燎沉香)1.在《苏幕遮》(燎沉香)中,与苏东坡《醉落魄》“家在西南,常作东南别”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2.在《苏幕遮》(燎沉香)中,作者以梦境作结,想象自己驾着轻舟悠闲地荡漾在长满荷花的池塘中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3.在《苏幕遮》(燎沉香)中,写出了小鸟欢快的叫声和东张西望的神态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4.在《苏幕遮》(燎沉香)中,描写室内活动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5.在《苏幕遮》(燎沉香)中,被王国维评为“真能得荷之神理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6.在《苏幕遮》(燎沉香)中,运用反问的语气,写出故乡遥远,不知何日才能返乡的两句是:“______,______?”7.在《苏幕遮》(燎沉香)中,写客居他乡时间之久,表达了作者思乡之浓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8.在《苏幕遮》(燎沉香)中,运用对写法,写朋友对自己的思念,从而深化思乡之情的一句是:“____________?”9.在《苏幕遮》(燎沉香)中,通过细节描写写消除闷热暑气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 篇目6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1.【2020年新高考Ⅰ卷】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写道,江中不仅能看到江水,还能看到“____________”;而北望故都,又“_____”,视线常被遮断。2.在《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作者通过“鹧鸪”的叫声,渲染失望和哀怨之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3.在《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极写侵略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苦难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4.在《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山峰虽然能遮住人们眺望故国的视线,但不能阻挡东流的江水。5.在《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写出作者因家乡被重山遮蔽而产生悲愤之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 篇目7 青玉案·元夕1.《青玉案·元夕》中,“________”一句化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出花灯之多;“________”一句写出达官贵人携带家眷来看烟花的情景。2.《青玉案·元夕》中,作者运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写出元宵节烟花璀璨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3.《青玉案·元夕》中,通过视觉和嗅觉来写女子盛装出行,参加元宵赏灯活动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4.“箫”是中国古代常见的一种乐器,常出现在宴会场合,也会在节日活动中出现,如《青玉案·元夕》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8
5.《青玉案·元夕》中,以明月与各式花灯相互映衬,描绘出人们在元宵佳节赏灯的热闹场面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6.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作者在人群中苦苦寻找一人却一直没找到,最后才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7.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写作者苦苦寻找心中那个人时的动作是:“_______,______。”8.“玉壶”是玉制壶形佩饰,古代诗词中,有时借它指代月亮,如《青玉案·元夕》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目8 贺新郎(国脉微如缕)1.《贺新郎》(国脉微如缕)中,作者用问句形式表达自己期待上战场杀敌、擒住敌方首领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2.《贺新郎》(国脉微如缕)中,写出边境环境恶劣和军情紧急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3.《贺新郎》(国脉微如缕)中,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来说明国势衰颓的一句是:“ _______。”4.《贺新郎》(国脉微如缕)中,作者期望统治者能够放宽选才标准,任人唯贤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5.《贺新郎》(国脉微如缕)中,作者用谷城公和骊山母的典故来说明名将韩世忠即使无人指点,也依然能够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6.《贺新郎》(国脉微如缕)中,作者通过“___________”一句回忆年轻时的意气风发,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抒写当下年老无为的悲叹。7.《贺新郎》(国脉微如缕)中,作者认为即使是有坚固的城墙,但没有好的将领依然无法保卫家国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8.《贺新郎》(国脉微如缕)中,作者认为不能空想的一句是“________”,呼吁有识之士投笔从戎,保家卫国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9.“谈笑”意为态度从容不迫,古代诗词中有不少语句,通过这一神态描写,表现出人物在险境中依然乐观对待局势的心态,比如《贺新郎》(国脉微如缕)中:“_______,_______。”10.《贺新郎》(国脉微如缕)中,作者通过反问的语气,引出让金兵闻风丧胆的韩世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目9 长亭送别1.《长亭送别》中,作者借大雁来抒发离别之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2.《长亭送别》中,作者将离别时的难舍难分投射到枫树上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3.《长亭送别》中,用直接抒情的方式表达离别之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4.《长亭送别》中,与李清照的“满地黄花堆积”所表达的意境相似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篇目10 朝天子·咏喇叭1.《朝天子·咏喇叭》中,运用互文的手法,写军民听到喇叭声后惊恐之态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2.《朝天子·咏喇叭》中,“__________”一句写出宦官欺压百姓,给百姓造成灾难的范围之大;“_________”一句写出宦官地位高低真假难辨。3.《朝天子·咏喇叭》中“______”一句一语双关,暗示了明王朝将因此灭亡的必然命运;“______”一句运用比拟手法刻画狐假虎威、作威作福的宦官形象。4.《朝天子·咏喇叭》中,借咏喇叭讽刺宦官狐假虎威、为害军民的句子是:“,。”5.《朝天子·咏喇叭》写出吹喇叭、唢呐之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6.《朝天子·咏喇叭》写出吹喇叭之功用的句子是:“_____,____。”7.《朝天子·咏喇叭》中,“_____,____,____”几句形象地揭露了明中后期宦官疯狂搜刮民脂民膏的社会现实。8
2025新课标1卷(五)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毕业典礼上,柳教授谦逊地引用韩愈《师说》中的“ , ”两句,勉励学生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2)张老师给守卫边疆的丈夫发信息,引用秦观《鹊桥仙》中“ , ”两句,表示虽不能朝夕相守,但仍情长意久。(3)与下图内容相契合的古诗文名句,可以是:“ , 。”2025新课标2卷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周末的音乐会圆满成功,媒体报道时引用苏轼《赤壁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容洞箫的尾音婉转悠长,连绵不断。(2)老年大学的教室里悬挂着一副对联,写的是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应着开设的书法和茶艺两门课。(3)与下图内容相契合的古诗文名句,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
附:参考答案篇目1 报任安书(节选)1.草创未就 就极刑而无愠色2.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3.(此人皆)意有所郁结 不得通其道4.(则仆)偿前辱之责 虽万被戮5.屈原放逐 乃赋《离骚》6.以舒其愤 思垂空文以自见7.惜其不成 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8.韩非囚秦 《说难》《孤愤》9.《诗》三百篇 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10.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11.藏之名山 传之其人 通邑大都12.上计轩辕 下至于兹13.仆窃不逊 近自托于无能之辞 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 综其终始 稽其成败兴坏之纪14.草创未就 会遭此祸15.惜其不成 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16.虽万被戮 岂有悔哉17.然此可为智者道 难为俗人言也18.此人皆意有所郁结 不得通其道19.退而论书策 以舒其愤20.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仲尼厄而作《春秋》21.左丘失明 厥有《国语》22.孙子膑脚 《兵法》修列23.不韦迁蜀 世传《吕览》24.韩非囚秦 《说难》《孤愤》25.(故)述往事 思来者篇目2 礼运·大道之行也1.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2.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8
3.货恶其弃于地也 不必藏于己4.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5.使老有所终 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 女有归6.是故谋闭而不兴 盗窃乱贼而不作 故外户而不闭7.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不必为己篇目3 山居秋暝第一轮:1.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2.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3.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4.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第二轮:5.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6.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7.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8.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篇目4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1.小山重叠金明灭 鬓云欲度香腮雪2.懒起画蛾眉 弄妆梳洗迟3.新贴绣罗襦 双双金鹧鸪4.照花前后镜 花面交相映篇目5 苏幕遮(燎沉香)1.家住吴门 久作长安旅2.小楫轻舟 梦入芙蓉浦3.鸟雀呼晴 侵晓窥檐语4.燎沉香 消溽暑5.叶上初阳干宿雨 水面清圆 一一风荷举6.故乡遥 何日去7.家住吴门 久作长安旅8.五月渔郎相忆否9.燎沉香 消溽暑篇目6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1.中间多少行人泪 可怜无数山2.江晚正愁余 山深闻鹧鸪3.郁孤台下清江水 中间多少行人泪4.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5.西北望长安 可怜无数山篇目7 青玉案·元夕1.东风夜放花千树 宝马雕车香满路2.更吹落 星如雨3.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4.凤箫声动 玉壶光转5.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6.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7.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8.凤箫声动 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篇目8 贺新郎(国脉微如缕)1.问长缨何时入手 缚将戎主8
2.闻说北风吹面急 边上冲梯屡舞3.国脉微如缕4.未必人间无好汉 谁与宽些尺度5.岂有谷城公付授 也不干曾遇骊山母6.少时棋柝曾联句 叹而今登楼揽镜 事机频误7.自古一贤能制难 有金汤便可无张许8.君莫道投鞭虚语 快投笔 莫题柱9.谈笑起 两河路10.未必人间无好汉 谁与宽些尺度 试看取当年韩五篇目9 长亭送别1.西风紧 北雁南飞2.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3.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4.碧云天 黄花地篇目10 朝天子·咏喇叭1.军听了军愁 民听了民怕2.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3.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曲儿小腔儿大4.官船来往乱如麻 全仗你抬声价5.喇叭 唢呐 曲儿小腔儿大6.官船来往乱如麻 全仗你抬声价7.眼见的吹翻了这家 吹伤了那家 只吹的水尽鹅飞罢【新课标1卷】(1)示例一:(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示例二:三人行,则必有我师(2)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3)示例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示例二: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示例三: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新课标2卷】(1)余音袅袅 不绝如缕 (2)矮纸斜行闲作草 晴窗细乳戏分茶 (3)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8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