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专题检测人民版必修2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8

2/8

剩余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专题检测(一)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22·承德高一检测)《礼记·月令》载:季夏之月(六月),都说烧草取灰或沤草使腐用作肥料。深耕、施肥、粪种、一年再获。这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  )A.独立发展B.农牧结合C.精耕细作D.自给自足【考点】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题点】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答案 C解析 “深耕、施肥、粪种、一年再获”体现了小农经济的特点是精耕细作,故C正确。2.宋朝诗人梅尧臣《水轮咏》:“孤轮运寒水,无乃农者营。随流转自速,居高还复倾。”诗句描写的是(  )A.筒车         B.翻车8\nC.曲辕犁        D.水排【考点】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题点】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答案 A解析 “随流转自速,居高还复倾”描述了隋唐五代时期的筒车,以汲取低处水灌溉高处农田。3.(2022·邵阳高一检测)《管子·乘马第五》在描述农业生产时写道:“把土地折算分租,实行分户经营,可以使农民自身抓紧农时。这样,他们就能晚睡早起,父子兄弟全家关心劳动,不辞辛苦地经营。”这一经济思想(  )A.推动了租佃关系的确立B.推行重农的经济政策C.是在变革生产组织方式D.是要废除土地国有制【考点】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题点】小农经济形成的原因答案 C解析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土地私有制的逐步确立,土地租佃关系也逐步形成,因而推动租佃关系确立的根源是土地私有制,故A错误;材料中将土地分租,实行分户经营是为了让农民精心生产,勤于劳动,并不能直接体现政府的重农政策,故B错误;将土地折算分租,实行分户经营是将集体生产变为农民小家庭个体生产,因而改变了生产组织方式,故C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废除土地国有制,故D错误。4.(2022·河池联考)《中国经济制度史论》中说:“中国传统手工业各大部门都出现过工厂雇佣现象,唯独棉纺织业没有出现。”中国古代棉纺织业没有出现雇佣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A.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B.外来棉纺织品的强有力竞争C.棉花主要是官营手工业D.小农经济的阻碍【考点】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题点】小农经济的影响答案 D解析 小农经济是男耕女织,以满足自给自足的需要,故不利于雇佣关系的产生,故D项正确。8\n5.(2022·绵阳高一检测)下面两幅图片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的两种手工业生产形式,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图一的产品主要是茶叶和棉布B.手工工场最早出现在江南地区C.图一的现象阻碍了经济的发展D.图二现象出现于19世纪中晚期【考点】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题点】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答案 B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明朝中后期在江南的纺织业中开始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手工工场,它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组织形式,故B正确。6.(2022·泉州质检)下图可以反映(  )古代中国丝织业中心分布变迁图A.古代中国丝织业的兴衰过程B.经济政策调整对手工业的影响C.古代中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D.对外贸易发展促进丝织业繁荣【考点】【题点】答案 C8\n解析 秦汉丝织业中心区基本在北方,唐宋、元至清丝织业中心区逐渐南移,表明经济重心逐渐南移,故选C项。地图显示的是秦汉、唐宋、元至清丝织业中心区的发展变化,没有涉及丝织业的兴衰,A项错误;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一直是“重农抑商”,B项错误;对外贸易发展材料无法体现,D项错误。7.“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既无虚空之屋”;“大抵杭城是行都之处,万物所聚,诸行百事,自和宁门杈子外至观桥下,无一家不买卖者。”材料反映的是(  )A.唐都长安商业繁盛的景象B.北宋都城东京的商品交流的情形C.南宋都城杭州突破坊、市的限制D.杭州是宋代商品交易的主要场所【考点】“市”的发展【题点】宋代市的变革答案 C解析 从材料“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大抵杭城是行都之处……自和宁门杈子外至观桥下,无一家不买卖者”获得信息。杭城应该指杭州,故A、B两项可以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商业突破空间限制,故C项正确。8.明朝商人黄汴对苏州市场有这样一段记载:“苏州聚货缎匹外,难以尽述,凡人一身诸行日用物品,从其所欲皆有。”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A.市突破时间空间限制B.城市商业发展繁荣C.地域性商帮开始出现D.区域长途贩运兴盛【考点】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题点】古代大城市与商业都会答案 B解析 材料反映了苏州作为江苏的大都市,各种用品一应俱全,这些都充分显示了城市商业的繁荣,故B项正确。9.(2022·贵阳高一检测)宋史专家邓广铭认为:“宋代物质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下列史实能佐证上述观点的是(  )A.“草市”开始出现B.“市”突破了时空的限制C.工商业市镇在全国大量出现D.形成一定规模的自由劳动力市场【考点】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题点】宋代市的突破8\n答案 B解析 宋朝的市打破了坊市制度,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商品经济发达,故B正确。10.明末清初,江南地区开始出现“棉争粮田”和“桑争稻田”的现象,大量原本种植粮食作物的土地被转而种植经济作物。如松江府、太仓州的耕地在总体上已形成了稻田和棉田各占一半的格局,部分县的棉田面积超过了稻田面积。这反映了当时(  )A.手工业发展阻碍农业生产B.江南地区形成新的生产方式C.经济重心转移到江南地区D.商品经济发展影响粮食种植【考点】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题点】古代商业的繁荣答案 D解析 经济作物增加是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其必然会出现“棉争粮田”“桑争稻田”现象,故D项正确。11.下面漫画体现了我国传统的经济思想,该思想(  )A.不利于家庭关系保持和谐B.是我国落后于世界的根源C.是统治者决策失误的产物D.不利于经济长期健康发展【考点】重农抑商【题点】重农抑商的影响答案 D解析 重农抑商思想虽然对小农经济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其不利于我国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在封建社会后期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D项正确。12.清乾隆二十二年谕令,只准洋商在广州一口通商。乾隆二十四年又颁行下图所示的防夷措施。材料反映清政府(  )8\nA.断绝中外经济交流B.实行重农抑商政策C.禁止民间贸易往来D.严格限制外商贸易【考点】“海禁”与“闭关锁国”【题点】“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答案 D解析 从材料可以看出防夷措施是限制外国人在华经商,也就是严格限制外商贸易,故D项正确。8\n二、非选择题(13题24分,14题16分,共40分)13.(2022·景洪高一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图一 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图二 莫高窟“耕作图”图三 陕西剪纸“男耕女织”材料二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想要的),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指流通),盖皆本者。”——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材料三 “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商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清]雍正皇帝材料四 《苏州府志》记载的明代苏州纺织业状况是:“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吴县志》记载清代苏州情况是:“各账房除自行设机督织外,大都以经纬交与织工,各就织工居处雇匠织造,谓之机户。”《清稗类钞》记载:“(账房)散放丝经,给予机户,按绸匹计工资。”《凤麓小志》记载:“小机户无甚资本,往往恃账房为生。”《康熙松江府志》记载:“农暇之时,(松江)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有力焉。”(1)根据材料一图片信息,指出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二、三,比较一下黄宗羲的观点和雍正皇帝的观点有何不同之处。(8分)(3)材料四主要反映出苏州纺织业的哪些社会现象?这些现象反映的本质是什么?(10分)答案 (1)特点: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一种自然经济形态。(2)黄宗羲认为农工商业皆为本业;而雍正皇帝认为农业为本业,工商等业皆为末业。(3)现象:苏州地区纺织业较发达,机户和工匠之间存在着雇佣关系。本质:资本主义萌芽产生。解析 (1)图一反映种植业和家畜饲养业,图二反映农耕的模式,图三反映“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据此分析归纳即可。(2)由材料二中的“盖皆本者”可知黄宗羲认为农工商皆为本,由材料三中的“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商皆其末也”可知雍正皇帝认为农业为本,商业为末。(3)首先由材料四中的“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可知材料所述现象,其次由现象归纳本质。8\n14.(2022·临沂高一检测)明清时期,中国商业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现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平遥票号日升昌名扬九州,享誉全球……首开中国票号业先河,成为中国银行业的“乡下鼻祖”,使全国性的货币流通形式发生了质的变化,促进了清代中叶以后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王夷典《日升昌票号》材料二 明清时期城市商业组织上有新的变化。唐宋的飞钱、便换,至此形成票号、钱庄。行、团等行业组织发展成会馆、公所。这种行会性组织对本组织之外新设店铺有严格的限制——需有人作保,交纳很多的银两作公费,并宴请同业,否则不准设店营业,对内控制也较强,规定了行规,违反行规者开会议罚,对外争议由本行“董事”出面交涉。所有这些特点都标志着城市商业已发展到一个更高更新的水平。——摘编自吴慧《中国古代商业》(1)根据材料一,请您用一句话概括“日升昌票号”的历史地位。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创立的背景。(10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清时期城市商业“新的变化”。(6分)【考点】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题点】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考点综合答案 (1)地位:中国最早的私人金融机构。背景:清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晋商等大商帮形成跨地区经营商业系统;现银交易的不便。(2)变化:形成票号、钱庄;行业性组织发展成行会性组织;行会有规范的管理、运作程序;行会的垄断色彩浓厚。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历史地位,根据材料一“首开中国票号业先河,成为中国银行业的‘乡下鼻祖’”得出答案;第二小问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答案。第(2)问,根据材料二“唐宋的飞钱、便换,至此形成票号、钱庄”“行、团等行业组织发展成会馆、公所。这种行会性组织对本组织之外新设店铺有严格的限制——需有人作保,交纳很多的银两作公费,并宴请同业,否则不准设店营业”等信息回答。8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4 17:30:14 页数:8
价格:¥3 大小:1.87 M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