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中考
>
历年真题
>
2013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语文试卷【初中语文,含答案】
2013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语文试卷【初中语文,含答案】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0
2
/10
剩余8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2013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语文试卷一、(12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A.朔⋅风/追溯⋅ 阴霾⋅/狐狸⋅ 荫庇⋅/吹毛求疵⋅B.禀⋅告/凛⋅冽 寄⋅予/绮⋅丽 更⋅换/半夜三更⋅C.占⋅卜/沾⋅染 缄⋅默/减⋅负 露⋅脸/锋芒毕露⋅D.绵延⋅/蜿蜒⋅ 较⋅量/校⋅对 炫⋅耀/头晕目眩⋅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笼罩 历程碑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B.狩猎 隔离带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C.厄运 口头禅 物竟天择,适者生存D.蓬篙 戈壁滩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近年来,各地出现了一股前所未有的“资本上山热”,个别企业为 暴利,低价圈进大量林地后,很快就高价转手卖出。②爷爷从繁忙的工作岗位上退休后,有时到菜市买菜,有时到河边钓鱼,有时还到公园下下象棋,打打太极拳,过着 的生活。③想通过“钓岛”把钓鱼岛据为己有是滑稽可笑的, 日本怎么包装,怎么买卖, 改变不了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这一铁的事实。A.牟取 悠游自在 无论…都B.牟取 怡然自得 即使…也C.谋取 怡然自得 无论…都D.谋取 悠游自在 即使…也4.填入下面语段各序号处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作家莫言凭借“魔幻现实主义融合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①的创作特色荣获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他还荣获法兰西文学与艺术骑士勋章②意大利国际文学奖和福冈亚洲文学奖等奖项。他作品中的“高密东北乡”不但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个文学概念③不是一个封闭的概念④而是一个开放的概念。①②③④A。”,,、B”,,,C”、;,D。”、;、试卷第9页,总10页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5.填入下列语段划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云门山的主角是松树,与松树相伴的还有柏树和翠竹。 , 。松柏连理,松竹相依,好一幅水墨风景画。①翠竹则在屋檐下,在小径旁 ②柏树或矗立山脚,或伸出岩缝③森森然,与松呼应 ④幽幽的,做些铺垫。A.①③②④B.①④②③C.②③①④D.②④①③6.下列关于名著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昆虫记》中的蝉要在地下潜伏四年,才能钻出地面,在阳光下歌唱五个星期;蜜蜂因为惦念着小宝贝和丰富的蜂蜜,可以凭借一种不可解释的本能飞回巢中,而这种本能正是我们人类所缺少的。B.《童年》的主人公阿廖沙三岁时因丧父而寄居到外祖父家,过着悲凉凄苦的生活。每次阿廖沙挨打时,小伙子茨冈总把胳膊伸出去帮他挡着。阿廖沙非常爱他,但遗憾的是,茨冈不幸被十字架压死了。C.《家》中的觉新是高公馆的长孙,为尽长房长孙的责任,被剥夺了学业与爱情。觉慧是高家年轻一代中最激进、最富有斗争精神的人。他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公开支持觉民抗婚,大胆地和丫头鸣凤恋爱,最后走上彻底叛逆的道路。D.《鲁滨孙漂流记》记叙了鲁滨孙为实现遨游世界的梦想,出海航行,历尽艰险的故事。他在“风暴中偏航”又于“麦田里获救”,“流落荒岛”后自己“制造粮食和面粉”,是个喜欢冒险、渴望自由、刚毅勇敢的航海家。二、(10分))7.请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内容。(①-⑤小题必做,第⑥小题可以选填一空,都填以第一空为准)①生亦我所欲,所欲有胜于生者,________。(《孟子。告子上》)②________,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③________,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④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⑤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⑥在我国古代,很多文人都通过诗歌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屈原虽远离故国,仍为国家命运忧虑,发出了“长太息以掩涕兮,________”(屈原《离骚》)的悲叹;李贺面对战乱不已的局面,焦急万分,表达了“________,收取关山五十州”(《<南园十三首>其二》)的愤懑情怀。8.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①那辆车也真是可爱,拉过了半年来的,仿佛处处都有了知觉与感情,祥子的一扭腰,一蹲腿,或一直脊背,它都就马上应合着,给祥子以最顺心的帮助,他与它之间没有一点隔膜别扭的地方。赶到遇上地平人少的地方,祥子可以用一只手拢着把,微微轻试卷第9页,总10页 响的皮轮像阵利飕的小风似的催着他跑,飞快而平稳。拉到了地点,祥子的衣裤都拧得出汗来,哗哗的,像刚从水盆里捞出来的。他感到疲乏,可是很痛快的,值得骄傲的一种疲乏,如同骑着名马跑了几十里那样。②快到立秋,他又拉上了包月。这回,比以前所混过的宅门里的事都轻闲;要不是这样,他就不会应下这个事来。他现在懂得选择事情了,有合适的包月才干;不然,拉散座也无所不可,不像原先那样火着心往宅门里去了。他晓得了自己的身体是应该保重的,一个车夫而想拼命——像他原先那样——只有丧了命而得不到任何好处。经验使人知道怎样应当油滑一些,因为命只有一条啊!(1)两段文字出自中国现代小说《________》。(2)根据两段文字的描述,可以看出主人公的生活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造成小说主人公悲惨结局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三、(8分))9.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某校为培养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举办了以“美丽中国,绿色生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1)同学们在活动中搜集到如下资料,请根据材料概括空气严重污染的原因。 ①1月10日,连续的微风天气,使北京遭遇自今年元月1日开始按新空气质量标准实施监测后首个严重污染日。1月12日,北京PM2.5指数濒临“爆表”,空气质量持续达到六级严重污染。直到15日,一场小雪带着西北风,才吹走了笼罩京城六天之久的浓霾。1月23日,令人厌恶的雾霾又一次降临。 ②近二十年来,我国每亿元GDP产生的排放一直呈下降趋势,但燃煤、用油的数量以及排放大户钢铁、水泥业的增长却大大超出预期,导致污染排放总量持续上升。以煤炭为例,发达国家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普遍已降到30%以下,而我国迄今仍在70%的高位徘徊,几乎占全球煤炭消费量的一半。(2)同学们采访了环保部门的相关人员,就改善环境空气质量获得了如下信息:①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根本在于探索新型的工业化道路和新型的城镇化道路是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是关键。②要严格限制高消耗、高污染企业的规模。③增加清洁能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比重。④尽早推进与清洁能源相配套的排放标准。上面文字有两处语病,请找出来并修改。第 ①句,修改意见:第________句,修改意见:(3)某同学在微博上写下了心目中“美丽中国”的样子。他写了上句,请你根据语意,续写下句。(要求:语意相关、句式相同、字数相等)在蓝天白云下自由呼吸,________。四、阅读(40分))10.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即事 王安石试卷第9页,总10页 径暖草如积,山晴花更繁。 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 静憩鸡鸣午,荒寻犬吠昏。 归来向人说,疑是武陵源。 (1)“鸣”“吠”两词在全诗写景方面起到了什么作用?(2)最后一句运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使贪 刘基 客有短吴起于魏武侯者,曰:“吴起贪不可用也。”武侯疏吴起。公子成入见曰:“君奚为疏吴起也?”武侯曰:“人言起贪,寡人是以不乐焉。”公子成曰:“君过矣,夫起之能,天下之士莫先焉:惟其贪也,是以来事君,不然君岂能臣之哉?且君自以为与殷汤、周武王孰贤?务光、伯夷天下之不贪者也,汤不能臣务光,武王不能臣伯夷,今有不贪如二人者,其肯为君臣乎?今君之国,东距齐,南距楚,北距韩、赵,西有虎狼之秦,君独以四战之地处其中,而彼五国顿兵坐视,不敢窥魏者何哉?以魏国有吴起以为将也。周《诗》有之曰‘赳赳武夫,公侯干城’吴起是也。君若念社稷,惟起所愿好而予之,使起足其俗而无他求,坐威魏国之师,所失甚小,所得甚大。乃欲使之饭粝茹蔬被短褐步走以供使令,起必去之。起去,而天下之如起者,却行不入大粱,君之国空了。臣窃为君忧之。”武侯曰:“善。”复进吴起。 【注】:大梁:战国时期魏国都城。(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①客有短吴起于魏武侯者短:________②汤不能臣务光臣:________③西有虎狼之秦虎狼:________(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和用法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天下之士莫先焉夫子何命焉为(《墨子公输》)B.不然君岂能臣之哉?谓为信然。(《隆中对》)C.以魏国有吴起以为将也衔觞赋诗,以乐其志。(《五柳先生传》)D.臣窃为君忧之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且君自以为与殷汤、周武王孰贤?②惟起所愿好而予之,使起足其俗而无他求。试卷第9页,总10页 (4)请概括公子成劝说魏武侯启用吴起的三个理由。五、(23分))1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秋韵 宗璞 ①京华秋色,最先想到的总是香山红叶。曾记得满山如火如荼的壮观。在太阳下,那红色似乎在跳动,像火焰一样。二三友人,骑着小驴笑语与得得蹄声相和,循着弯曲小道,在山里穿行。秋的丰富和幽静调和得匀匀的,向每年毛孔渗进来。后来驴没有了,路平坦得多了,可以痛快地一起走到半山。如果走的是双清这一边,一段山路后,上几年陡台阶,眼前会出现一大片金黄,那是几棵大树,现在想来,也是银杏罢。满树茂密的叶子都黄透了,从树梢披散到地,黄得那样滋润,好像把秋天的丰收集聚在那里了。让人觉得,这才是秋天的其调。 ②今年秋到香山,人也到香山。满路车辆与行人,如同电影散场,或要举行大规模代表会。只好改道万安山,去寻秋意。山麓有一片黄栌,不甚茂密。法海寺废墟前石阶两旁,有两片暗红,也很寥落。废墟上有顺治年间的残碑,镌有不得砍伐,不得放牧的字样。乱草丛中,断石横卧,枯树枝头,露出友蓝的天和不甚明亮的太阳。这似乎很有秋天的萧索气象了。然而,这不是我要寻找的秋的韵致。 ③有人说,该到圆明园去,西洋楼西北的一片树林,这时大概正染着红、黄两种富丽的颜色。可对我来说,不断地寻秋是太奢侈了,不能支出这时间,且待来年罢。家人说,来年人更多,你骑车的本领更差,也还是无由寻到的。那就待来生罢,我说,大家一笑。 ④其实,我是注意今世的。清晨照例的散步,便是为了寻健康,没有什么浪漫色彩。 ⑤这一天,秋已深了,披着斜风细雨,照例走到临湖轩下小湖旁,忽然觉得这景色这般奇妙,似乎我从未到过这里。 ⑥小湖南面有一座小山,山与湖之间是一排高大的银杏树。几天不见,竟变成一座金黄屏障,遮住了山,映进了水。扇形叶子落了一地,铺满了绕湖的小径。似乎这金黄屏障向四周渗透,无限地扩大了,循路走去,湖东侧一片鲜红跳进眼帘。这样耀眼的红叶!不是黄栌,黄栌的红较暗;不是枫树,枫叶的红较深。这红叶着了雨,远看鲜亮极了,近看时,是对称的长形叶子,地下也有不少,成了薄薄的一层红毡。在小片鲜红和高大的金屏障之间,还有深浅不同的绿,深浅不同的褐、棕等丰富的颜色环抱着着澄明的秋水。冷冷的几滴秋雨,更给整个景色添了几分朦胧,似乎除了眼前这一切,还有别的蕴藏。这是我要寻的秋的韵致了吗? ⑦秋去冬来之时,意外地收到一份讣告,是父亲的一位哲学友人故去了。讣告上除生卒年月外,只有一首遗诗,译出来是这等模样: 不要推却友爱 不要延迟欢乐 现在不悟 便永迷惑 ⑧在这里,一切都有一着落。秋天是有成绩的人生,绚烂多彩而肃穆庄严,似朦胧而实清明,充满了大彻大悟的味道。我要寻找的秋韵,原来便在现在,在这里,在心头。试卷第9页,总10页 (1)第1段中,那两个词语最能突出表现记忆中的香山秋色的特点?(2)第2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第6段的景物描写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选择一种举例分析其表达效果。(4)作者要寻找的“秋韵”具有怎样的内涵?请结合全文进行其分析。1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蜘蛛的智慧 ①在我观察过的独居的昆虫中,蜘蛛最聪明。 ②坚硬的甲胄,柔韧的皮甲,强壮的脚爪,宽大透明的眼睛和嘴巴上的钳子,都是装备在蜘蛛身上的战斗武器,而它编织的网更是它主要的武器,因此,它总是要竭尽全力,把丝网织得尽善尽美。 ③当蜘蛛开始织网时,为了固定其一端,它首先对着墙壁吐出一滴液汁,慢慢硬化的丝线就牢固地粘在墙上了。然后,蜘蛛往回爬,这根线越拉越长;当它爬到线的另一端应该固定的地方,就会用爪把线聚拢来以使线绷紧,也像刚才一样固定在墙壁的另一端上。它就这样牵扯丝拉线,固定了几根相互平行的丝,这就是准备好了意想中的网的经线。为了做成纬线,它又如法炮制出一根来,一端横粘在织成的第一根线(这是整个网圈子最牢固的一根)上,另一端则固定在墙壁上。所有这些丝线都有黏性,只要一接触到什么东西就可以胶住;在这个网上容易被毁损的部分,我们的织网艺术家懂得织出双线以加固之,有时甚至织成六倍粗的丝线来加大网的强度。 ④三天以后,这个网就完成了;我不禁想到这个昆虫在新居过活,一定欢乐无。它在周围往返地横行着,仔细检查丝网每一部分的承受力,然后,才隐藏在它的洞里,不时地出来探视动静。不料想它碰到的第一个敌手,竟是另外一个更大的蜘蛛。这个敌手没有自己的网,也可能已经耗尽了积蓄下来的汗液,因而现在不得不跑来侵犯它的邻居。 ⑤于是,一场可怕的遭遇战立刻由此展开。在这场拼搏中,那个侵略者似乎占了体大的上风,这个辛勤的蜘蛛被迫退避下去。我观察到那个胜利者利用一切战术,引诱它的对手从坚强的堡垒中爬出来。它伪装休战而去,不一会儿又转身回来,当它发现计穷智竭以后,便毫不怜惜地毁坏了这个新网。这又引起了另一次战斗,并且,同我的估计相反,这个辛勤的蜘蛛终于反败为胜成了征服者,杀死了它的对手。 ⑥有时,苍蝇落入它的陷阱时,这只蜘蛛并不急于出击,知识耐心地等待着,直到有把握捕捉对方时,它才动手。如果它立即逼近苍蝇,将会引起这只苍蝇更大的恐惧,还可能导致这个俘虏奋力逃走;所以,他学会了耐心等待,直到这个俘虏因无效挣扎而精疲力竭。 ⑦有一次,我把一只黄蜂放进一个蛛网中,但当蜘蛛照常出北京电视台捕食时,先是观察一下来的是个什么样的敌人,根据量力的原则,制伏击了的对手,它立刻主动上去解除紧紧束缚对手的丝线,以放走这样一个强大的敌手。当黄蜂得到自由后,我多么希望那个蜘蛛能抓紧修理一下网的被破坏的部分;可是,它似乎认定网已无法修补了,便毅然抛弃了那个网,又着手去织一个新网。 ⑧我很想看看一只蜘蛛单独靠自己的储备能够完成多少个丝网。因此,我破坏了它织就的一个又一个的网,那蜘蛛也织了一个又一个。当它的整个储存消耗殆尽,果然不能再织网了。它赖以维持生存的这种技艺(尽管它的生命已被耗尽!)确实令人惊异无比。我看见蜘蛛把它的腿像球一样旋动,静静地躺上几小时,一直小心翼翼地注视着外界的动静;当一只苍蝇碰巧爬得够近时,它就忽然冲出洞穴,攫住它的俘获物。试卷第9页,总10页 (1)第1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回答。(2)文中用了“织网艺术家”“俘虏”和“侵犯”“欢乐无比”等词语来写蜘蛛和它的对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蜘蛛的智慧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4)从蜘蛛的智慧中,你得到了什么样的启示?六、(50分))14.阅读下面两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人对种树的老农说:“风调雨顺的年头,树木一定能长好。”老农摇摇头说:“不对。那只会使树的根长在表层土上,大风一吹,树就会立刻倒下。干旱一些,树根才能扎得更深。” 实验人员用很多小铁圈将花园里的一个小南瓜整个箍住,以测试南瓜成长过程中所能承受的压力。在承受了来自铁圈的超过5000磅的压力后,南瓜的内部长满了一层又一层坚韧结实的纤维,南瓜的根系往不同的方向全方位地伸展,控制了整个花园的土壤和资源。请根据读后的联想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1)题目自拟,立意自定。(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3)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和套作。(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试卷第9页,总10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2013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语文试卷一、(12分,每小题2分)1.D2.B3.A4.C5.C6.D二、(10分)7.故不为苟得也,感时花溅泪,相见时难别亦难,将军白发征夫泪,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哀民生之多艰,男儿何不带吴钩8.(1)骆驼祥子(2)由原来拼命拉车,疲乏却痛快变得油滑,消极,看重生命。(3)根本原因是社会的黑暗使其希望一次次破灭。三、(8分)9.(1)题考查概括语段能力,读以上两则材料,要抓住重点语句提取主要信息,明确所表达的中心.“连续的微风天气”不利于污染空气的飘散,是原因之一;“燃煤、用油的数量以及排放大户钢铁、水泥业的增长却大大超出预期,导致污染排放总量持续上升”应是第二个原因,即排放污染物多.(2)题考查学生修改病能力.第①句去掉“根本在于”或去掉“是关键”,属语意重复;第④把“推进”改为“制定”或“实施”,“推进”一词不能与“标准”相搭配.(3)题考查了续写句子能力,解答此题,要根据所给句子,从句式表达,语意承接,修辞运用等多方面把握特点去仿写,再是要结合“语意相关、句式相同、字数相等,表达出自己的环境愿景”这一具体要求.如:在青山绿水间尽情歌唱.答案:(1)微风天气是因素之一,排放了太多的污染物是原因之二;(2)第①句去掉“根本在于”;第④句把“推进”改为“制定”.(3)在青山绿水间尽情歌唱.四、阅读(40分)10.(1)“静憩鸡鸣午,荒寻犬吠昏”的意思是:安静休息之时鸡报鸣时值正午,在广阔的地方听到狗吠也就到了黄昏.“鸣”指鸡叫,“吠”指狗叫.在一个村子里能听见鸡鸣狗吠说明了这个山村的宁静,“鸣”和“吠”正衬托了“静”,做到了以动衬静.(2)“归来向人说,疑是武陵源”的意思是:回来后说给大家听,都猜想是不是武陵源.“武陵源”是指陶渊明所写“桃花源记”中的世外桃源,这里把山村和世外桃源相比,写出了山村的风景优美、人们生活安适,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之情.试卷第9页,总10页 答案:(1)以动衬静,突出表现了山村宁静安谧的生活景象.(2)运用了世外桃源(桃花源)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对静谧闲适生活的赞美(向往).译文:幽曲径道上长满了浓密柔软的青草,朗朗晴空下的山上花儿开得更显繁密.不管到处都有那一川碧水,站在高高的山上望到下面数个村落.安静休息之时鸡报鸣时值正午,在广阔的地方听到狗吠也就到了黄昏.回来后说给大家听,都猜想是不是武陵源.11.短:揭短,担任大臣,像虎狼一样B①况且您自己认为,与殷汤、周武五相比,谁更贤明?②只要是吴起想的、喜欢的就给他,让他满足欲望没有其他的需求。①能力超凡的人如果不贪图钱财,不会甘为人臣;②有了吴起这样的将军,其他五国才不敢轻举妄动;③如果吴起离开,天下士人都将退却离开,魏国将无人可用。五、(23分)12.(1)本题考查对文本的概括与归纳能力.解答时,理解相关段落大意,找出文段的关键句子、词语加以概括即可.第①段主要是对作者记忆中的香山秋天景色的描写.记忆中秋天的香山很热闹,“满山如火如荼”的红叶、同行的友人和骑着的小毛驴都让这秋景格外丰富.大片的金黄和满树茂密的叶子都展现了秋天的丰收.“秋的丰富和幽静调和得匀匀的”直接点出了香山的两大特色:“丰富”“幽静”.综合上述分析,整理得出答案.(2)本题考查对文章关键段落的理解赏析能力.解答时,结合上下文,注意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结构上与文章的关系,二是内容上与文章的关系.第②段是对秋天的香山人满为患及法海寺萧索气象的描写.加入对香山和法海寺的描写让读者产生疑惑,作者寻的秋韵是在香山吗?还是在法海寺?第②段末句“这不是我要寻找的秋的韵致”给了读者答案,那么作者想要寻的秋韵到底在哪呢?这种“吊胃口”的写法就增加了文章的波澜,使文章曲折有致.香山太拥挤,法海寺太萧索,这都与后文小湖旁奇妙的秋色形成对比,突出了作者对小湖旁秋色的喜爱,表现了作者心中真正的“秋韵”.综合上述分析,整理得到答案.(3)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的分析能力.解答时,在理解各种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语和句子对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进行判断,结合句意分析修辞手法在该句子中的具体表达效果.对比: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作用:使形象更鲜明,感受更强烈.比喻:利用不同事物之间某些相似之处,借一种事物来说明另外一种事物.作用:对事物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用浅显易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说明.(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和主题的理解能力.解答时,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总结.文章主要讲述了作者在秋天寻找秋韵的事情.第②段中作者认为香山人满为患,法海试卷第9页,总10页 寺虽有秋天的萧索气象,但这都不是他要寻找的秋韵.第①段中作者认为丰收才是秋天的“调”.偶然看到山与湖之间的一排银杏树,“绚烂多彩而肃穆庄严,似朦胧而实清明”的景象是他心中的秋韵.收到讣告,作者对人生有所感悟,秋天是一个有成绩的季节,事物都有所着落,人生也会有终结的一天,但要有所价值.“我是注意今世的”,我们需要把握今生、当下,珍惜现下美好的生活.对人生意义的感悟也是他心中的秋韵.综合上述分析,整理得到答案.答案:(1)丰富、幽静.(2)一方面增加了文章的波澜,使文章曲折有致;另一方面以香山的嘈杂、万安山的寥落和萧索与小湖旁的秋色作对比,突出作者对后者的喜爱.(3)示例一:运用了对比.如:“这样耀眼的红叶!不是黄栌,黄栌的红较暗;不是枫树,枫叶的红较深.”将红叶与黄栌、枫叶进行对比,突出表现红叶色彩鲜亮的特点,同时通过比较,黄栌的红比较暗,枫叶的红较深,表现了作者对红叶的喜爱.示例二:运用了比喻.如:“地下也有不少,成了薄薄的一层红毡.”将地下的红叶比作“红毡”,落下的红叶可以将地面铺满,并形成一块“红毡”,生动形象地体现了红叶数量多、颜色亮的特点,贴切的比喻同样表达了作者对红叶的喜爱.(4)①不仅仅是自然界中作为丰收季节的“绚烂多彩”“肃穆庄严”“朦胧清明”等丰富的景色.②更有对人生的思考,包括对人生的价值、把握现在和当下、珍惜美好和欢乐等的感悟.13.(1)本题考查对对重点文段作用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需要我们在理解该段内容的基础上,理解开头一段在全文中的统领作用和对题目的照应;(2)本题考查对语言生动性的理解能力.“织网艺术家”等词语,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对蜘蛛和它的对手等昆虫进行具体形象地说明,增加阅读兴趣,吸引读者.(3)本题考查对内容的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认真阅读原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第②③段介绍蜘蛛织网的特点;第④⑤段介绍蜘蛛如何与敌手战斗;第⑥⑦段介绍蜘蛛如何捕食猎物,体现了量力而行的特点;第⑧段补充介绍蜘蛛织网时如果储存消耗殆尽后,会等待时机,俘获猎物,补充能量.然后筛选、提炼关键信息回答问题;(4)本题为开放性题目,答案不统一,合理即可.解答此类问题,我们要围绕文章主要内容--蜘蛛种种聪明行为,阐述自己所受到的启示感想,言之成理即可.答案:(1)①照应题目;②统领全文;(2)①赋予昆虫以人的特点,将昆虫世界的生活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②更加富有情趣;(3)①能织出经纬线交织的有黏性的网并会加固易被毁损的部分.②与强敌战斗时,假装休战,毁坏新网,反败为胜.③面对猎物,不急于出击,耐心等待.④能根据量力而行原则,放走强大的对手.⑤知道网已不可修补时,果断放弃.⑥不能织锦网后,静待时机,捕获猎物;(4)①必须学会本领,才能把事情做好.②面对困难,既要有勇,还要有谋.③对于不可能实现的目标,要学会放弃.六、(50分)14.略试卷第9页,总10页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2016年山东省青岛中考语文试卷【初中语文,含答案】
2016年山东省青岛中考语文试卷【初中语文,含答案】
2011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语文试卷【初中语文,含答案】
2012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语文试卷【初中语文,含答案】
2012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初中语文,含答案】
2012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语文试卷【初中语文,含答案】
2013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语文试卷【初中语文,含答案】
2013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语文试卷【初中语文,含答案】
2013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语文试卷【初中语文,含答案】
2013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初中语文,含答案】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中考 - 历年真题
发布时间:2023-10-09 22:25:02
页数:10
价格:¥17
大小:37.92 KB
文章作者: 真水无香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