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11年内蒙古赤峰市中考语文试卷【初中语文,含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9

2/9

3/9

4/9

5/9

6/9

7/9

8/9

9/9

2011年内蒙古赤峰市中考语文试卷一、语文积累(20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A.积(zǎn)________B.妄自(fěi)________薄C.断壁残(yuán)________D.驰(chěng)________边疆。2.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A.轩榭重峦叠障瘦骨嶙峋樯倾揖摧B.阡陌妙手偶得偃旗息鼓天经地意C.陡峭面面相觑柔波粼粼眼花燎乱D.摩挲沸沸扬扬淳朴谦逊害人听闻3.能使下列语意顺畅、连贯的一组短语是()实施素质教育有赖于、或者说根本受制于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有人说,孩子们的心就像一块奇妙的大地,播下①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下②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下③的种子,就会获得性格的收获,播下④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育工作者确实是主宰每一个学生命运的人。A.①思想②性格③行为④习惯B.①思想②行为③习惯④性格C.①行为②习惯③性格④思想D.①性格②行为③习惯④思想4.《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给梁山泊108位好汉都取了一个幽默、风趣的绰号,请你写出你最喜欢的一位好汉的名字及其绰号,并用简洁的语言做点评价。5.补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意选做6题)(1)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________,关山度若飞。北朝民歌《木兰诗》(3)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崔颢《黄鹤楼》(4)知汝远来应有意,_______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5)坐观垂钓者,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6)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________,________。郦道元《三峡》(7)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8)惶恐滩头说惶恐,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6.按下面的提示默写诗文句子。(1)古今中外,凡成就一番事业的人,他们在成功与挫折面前始终保持着“________,________”的心态。(用《岳阳楼记》中的一句名言填空)(2)写出两句与春雨有关的古诗句:________,________。试卷第1页,总9页 二、阅读(55分))7.选择阳光那一天,我去城里拜访一位朋友。在下午回返时,乘上一辆驶往乡下的大巴。汽车只行出几站,便上来一位盲人,看上去他有60多岁。因为我距离车门较近,便帮助他将背包放好。他嘴里一边说着谢谢,一边在我身边的座位上坐下。然后,他微笑着问我家住哪里。当我告诉他住在海西时,他竟兴奋地说:“你们那里,我可去过很多次。在你们村子东南不远就是大海,村前有一条小路,路旁有一座龙王庙……”尽管这已是很多年前的情景,但老人说得很准确。我瞅了瞅他失明的双目,感到有些诧异,在犹豫了一会儿之后,仍忍不住问:“老伯,你这眼……怎么会知道我们村子以前的情景呢?”老人毫不在意地微笑着说:“你怀疑我说瞎话?年轻的时候,我这两只眼并没有瞎。我还当过兵哩,在青海开过车。复员后,我被分配到一家化工厂里工作。后来,因为工伤,我这两只眼睛才不行了。”在说这些话的时候,老人脸上的神情非常轻松。我继续问:“城里的道路这么复杂,你出来不担心会迷路吗?”听了,老人笑了起来,说:“如果没有胆量迈出一步,那我只能一直呆在家里了。现在,我每个星期都要从乡下到城里往返两趟,一点都不担心会迷路。”说到这儿时,老人的话题一转,说:“刚开始,我也很绝望,感觉自己就像一下子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似的。但后来,我就想已经这样了,再怎么后悔也无济于事了。于是,我就对自己说,走出去吧,只要抓准目标,走一步就近一步,这有什么好担心和害怕的呢?”此时,我被老人的话语深深地打动了。我又问他:“老伯,你到城里来做什么呢?”他颇有些自豪地说:“是一家大医院,聘我给病人做推拿---”我惊讶地问:“你还会做推拿?”老人平静地说:“是呀,既然活着,就应该学习一门手艺,我研究推拿已经几十年了。”到站后,在我起身下车的时候,聊兴正浓的老人看上去有些不舍,竟然关切地对我说:“走好啊---”很长时间以来,那位双目失明老人的乐观和坦然的神情,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之中。一个人,陡然间从光明的生活跌入一个黑暗的世界,这是一种多么巨大的打击和痛苦啊!但是,那一位失明的老者却用坚强的信念和勇气,坦然地面对所有痛苦,并将这一份痛苦融化成一种更大的信念,使自己活得更有尊严。(《青年博览》)(1)阅读文章,说说题目“选择阳光”的含义。(2)根据文章概括老人的生活经历。(3)给文章补个个结尾,要求:上下连贯,点题,不超过30字。(4)相关链接一: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报任安书》司马迁)相关链接一:黄春平的老家在福建闽侯县,小时候家里很穷,13岁才上小学。那时候他已经人高马大了,不好意思从一年级读起,就央求老师让他直接读四年级。老师同试卷第2页,总9页 意了。两年后,黄春平就考入了闽侯第二中学。他父亲病故后,他妈妈就到外地去当保姆,挣钱支撑家庭,他才得以继续学习。上大学之前他根本就没有鞋穿,多数时候都是光着脚。几十年后黄春平成为实现中国人登上太空梦想的运载火箭系统总指挥。(《京华时报》05.03.04)①阅读上面两则材料,结合上文,写出你对生活的理解。②请你再为这篇文章各链接一个事实材料和道理材料。(不得与本试题内容雷同)8.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一个人的奔跑那是一个再也经典不过的夜晚,喧嚣的墨西哥城终于渐渐安静了下来,奥运会田径比赛的主体育场也慢慢地被笼罩在夜色之中,享誉国际的记录片制作人格林斯潘,将当天马拉松比赛优胜者们领取奖杯、庆祝胜利的镜头都制作完毕了,才发现体育场内已空无一人。“我该回宾馆休息了。”早已疲倦的他自言自语地说。就在格林斯潘刚要离开体育场时,他突然看见一个右腿沾满血污、绑着绷带的人跑进体育场,这个人气喘吁吁、一瘸一拐地跑着,但却没有停下来。他顺着跑道跑了一周,抵达终点后,才突然一下子瘫倒在地……格林斯潘意识到,这是一名马拉松运动员。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格林斯潘走了过去,询问这名运动员为什么要这么吃力地跑到终点。这位来自坦桑尼亚、名叫艾克瓦里的年轻人轻声回答道:“我的国家从两万公里外把我送来这里,不是叫我在这场比赛中起跑,而是派我来完成这场比赛的。我要跑到终点,尽管我已经在奔跑队伍的最后面,但我有着和他们一样神圣的目标:我要跑到终点,即使已经不再有人为我加油,我也必须这样做,因为我的背后有着祖国的凝望……”听了艾克瓦里的话,格林斯潘早已热泪盈眶。很快,他就用镜头将奥运史上这最动人的一幕传递到了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摘自《格言》杂志2005年5月号)(1)请准确概括文末作者所说的“奥运史上这最动人的一幕”指什么。(50字内)(2)对艾克瓦里的行为,格林斯潘对先是“________”,最后是“________”,说说这种情感变化的原因。(3)《格言》杂志在刊载这篇文章时配发了图片,图片下方还有一行揭示文章主旨的文字。根据你对本文的理解,你觉得最可能是下列哪一句话()A.坚持到底就是胜利。B.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C.责任重于荣誉。D.奥运会重在参与。(4)你是如何理解文中画线的“祖国的凝望”的?为了这一“凝望”,无数志士仁人被感动激发着。请你也说出一个类似的故事。9.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试卷第3页,总9页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①思而不学则殆②学而不厌③不愤不启(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________A.人不知而不愠择其善者而从之B.可以为师矣可以一战C.必有我师焉不可亵玩焉D.有朋自远方来自三峡七百里中(3)下面句子省略成分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________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B.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C.林尽水源,便得一山D.悬泉瀑布,飞漱其间(4)把“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一句翻译成白话文。(5)用原文填空。①为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教师应抓住恰当时机进行开导,正如文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②从文中任选一则表明学习态度的句子写在下面:。(6)相关内容链接。①给下面一则断句,并加上标点。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从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②中国古代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今天我们阅读它也会获益匪浅,请另外写出《论语》中你熟悉的一则(不得与试卷上的相同),并简要说说对它的理解。10.三年的初中生活即将结束,你留心过你所用的语文课本是何种版本吗?如果没有留心,没关系,以后留意点。这一问记在心里,不需回答。下列问题可要认真作答哟--(1)在毕业之际,请向陪伴你三年的初中语文课本说几句“真情道白”。(2)六本语文书,数百篇诗文。坦白的说,未必都是你最喜欢的。你觉得哪一篇课文不适合做课文?说说你的依据。(3)请向课本的编者推荐一篇文章作为课文。写出文章的篇名以及你推荐的理由。试卷第4页,总9页 11.下面是某同学作文中的一个片断,仔细阅读后,请选择4处,加以修改。人生是无法回头再来的,然而做每件事都要细心瑾慎、小心翼翼。有时,也许就是因为一个不留神的错误,造成无法挽回的一个遗憾。朋友:珍重地走好每一步,不要对小事就吊以轻心,希望你稳健地走完自己的旅程。四、作文(55分))12.鲁迅先生告别“百草园”时,是那样动情:“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在你的生活中,也一定感受过这样的时刻;那段日子,一定盛满了……请以“告别”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提示和要求:(1)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2)不要忘了拟一个题目。(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否则会扣分。(4)不得抄袭。(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最好不要少于500字。试卷第5页,总9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2011年内蒙古赤峰市中考语文试卷一、语文积累(20分)1.攒,菲,垣,骋2.A3.B4.《水浒传》是我国人民最喜爱的古典长篇白话小说之一.全书以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为主要题材,艺术地再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反抗压迫、英勇斗争的悲壮画卷.作品充分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和残暴,揭露了当时尖锐对立的社会矛盾和“官逼民反”的残酷现实,成功地塑造了鲁智深、李逵、武松、林冲、阮小七等一批英雄人物.小说故事情节曲折,语言生动,人物性格鲜明,具有高度的艺术成就.但作品歌颂、美化宋江,鼓吹“忠义”和“替天行道”,表现出严重的思想局限.答案:鲁智深绰号“花和尚”.之所以绰号叫花和尚,不单单是因为喝酒吃肉,因为他上身有纹身,因此得名.简评:鲁智深算是水浒中最符合江湖侠义,最率直的一个人.他爱憎分明,刚爽豪迈,见义勇为,粗中有细,扶危济困,疾恶如仇:他非常同情关心被当地恶霸镇关西欺侮的金家父女,在倾听完金氏父女的控诉后,主动向金氏父女赠送银两,亲自保护他们逃离虎口;等到金家父女逃离虎口后,他才来到镇关西肉铺前激怒郑屠,让其对自己动手,最终为民除害,这些表现了他扶危济困、嫉恶如仇的优秀品质,可以说是真正的爽直大侠.5.浅草才能没马蹄万里赴戎机烟波江上使人愁好收吾骨瘴江边徒有羡鱼情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在乎山水之间也零丁洋里叹零丁6.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二、阅读(55分)7.(1)本题考查的是对题目的含义的理解,需要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个方面回答,表层含义是说这位失明的老人生活得充实阳光,深层含义需要结合主题,根据结尾“用坚强的信念和勇气,坦然地面对所有痛苦,并将这一份痛苦融化成一种更大的信念,使自己活得更有尊严”进行概括解答即可.(2)本题主要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找到体现老人经历的语句,然后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流畅表述即可.根据第四段“我还当过兵哩,在青海开过车.复员后,我被分配到一家化工厂里工作.后来,因为工伤,我这两只眼睛才不行了”,第十段“是一家大医院,聘我给病人做推拿”,据此归纳整理即可解答.(3)这道题其实考查的是文章结尾段的作用,记叙文的结尾段往往是:照应题目、首尾呼应、总结全文、深化主题、引人深思等,所以可以补充结尾如:人生就是这样,试卷第6页,总9页 心中有阳光,生活就会充满阳光.(4)本题第一问考查对材料的理解,需要结合文章内容,了解材料的含义,材料一突出的是困苦磨难能够激励人取得成就,材料二说的是黄春平经历了苦难后积极奋进,终于取得成功,据此可以写出对生活的理解:生活中遇到了痛苦磨难,要用坚强的信念和勇气,坦然地面对,用坚定的信念,去争取成功.本题第二问要求补写材料,事实材料如:海伦•凯勒以自强不息的顽强毅力,在安妮.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国语言,并致力于为残疾人服务,取得了伟大的成就.道理材料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答案:(1)“选择阳光”的含义是乐观、坦然地面对困难、挫折、痛苦,以积极的态度生活.(意思对即可.乐观地面对困苦给2分,乐观地生活或自信地生活给2分,表达顺畅可得5分.)(2)老人的生活经历当过兵,在青海开过车,复员后在一家化工厂工作,因工伤双目失明.现受聘一家大医院给病人做推拿.(“当过兵,开过车”1分,“在一家化工厂工作,因工伤双目失明”1分,“现受聘一家大医院给病人做推拿”1分,回答完整语言简洁得满分.)(3)示例:是啊,心中有阳光,生活就会充满阳光.(上下连贯1分,点到“选择阳光”或“阳光”1分,不超过30字1分.)(4)①示例:困苦、磨难是生活的一部分,积极面对,会有一个充满阳光的成功的人生.(没有统一答案,但要答到困难与生活的关系和怎样面对困难.答到困难与生活的关系得2分和答到怎样面对困难得2分.只要回答,不给0分.)②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8.(1)坦桑尼亚运动员艾克瓦里在奥运会马拉松比赛中,虽因受伤而远远的落在后面,却仍然坚持跑完了全程。(2)好奇,感动,被这名运动员的责任心所感动C(4)正是由于自己国家的”凝望”,才有了今天在篮球场上努力拼搏的姚明、易建联等人的辉煌事迹,他们也是为了自己的祖国而奋斗着的。9.(1)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实、虚词)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本题要词语在句子里的意思,词义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①句意为: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②句意为:学习不知道能满足,厌:满足.③句意为: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悱:心里想弄明白却不能够.B.A.(4)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做该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义为辅.句中重点词语有:“敏”:聪明;“是以”,因此.句意为:他聪明好学,不以向不如他的人请教而感到耻辱.所以他的谥号是“文”试卷第7页,总9页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6)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①本题考查划分句子结构.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弄清句子的成分,不要把句子割裂开.文言文朗读节奏的划分是有规律可循的:①句首关联词或语气词之后要要停顿;有些古今异义词朗读是要分开;③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停顿;④需要着重强调的地方,一般要停顿;⑤省略句中省略的地方一般要停顿;⑥并列短语间要略作停顿;⑦古代的国名、年号、官职、人名、地名等应做停顿.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从,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孔子所言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倘若自己所不欲的,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人生在世除了关注自身的存在以外,还得关注他人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切勿将己所不欲施于人.答案:(1)①精神疲倦而无所得②满足③心里想弄明白却不能够.(2)B.(3)A.(4)聪明并且勤奋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所以人们称他为“文”啊.(5)用原文填空.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②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6)①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从,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孔子所言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倘若自己所不欲的,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人生在世除了关注自身的存在以外,还得关注他人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切勿将己所不欲施于人.10.(1)此题考察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首先注意内容要合乎要求:围绕“语文”课本或语文学习,须有“真情”.同时注意可使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2)此题考察了学生分析综合能力.首先要亮明自己的观点.其次要阐述清楚自己的理由、依据.“依据”允许有个人色彩,但言语尽量不要过于偏激.(3)此题考察了学生综合表达能力.首先说明推荐书目.其次要结合文章的特点阐明理由.可分条回答,言之成理即可.答案:试卷第8页,总9页 (1)语文课本,谢谢你三年对我的陪伴,我在你的身上学到了很多,不光是知识,更是人生道理和正确的价值观,让我真诚的说一句:谢谢!(2)鲁迅的《风筝》我觉得不太适合,因为它太晦涩难懂,离我们的世态太远,尽管觉得它是篇好文章,它不适合加入初中教材.(3)《人人都能上清华》,也许不能每个人都能上清华,但每个人都必须有上清华的斗志和坚持.有的孩子已经很累了,可是我还要含着眼泪鼓励说,嗨,不放弃,要坚持!再努力,会成功,有我呢!真的希望这样的文章能对孩子有所触动,也希望所有真诚的朋友向我推荐好的文章!11.答案:①“然而每件事都要细心瑾慎,小心翼翼”句中,“然而”改为“所以(因此)”;“瑾”应改为“谨”;“细心瑾慎”与“小心翼翼”重复,删去其一.②“有时也许就是因为一个不留神的错误,造成了无法挽回的一个遗憾”,欠通顺,改通即可;“有时”后可加“,”;“一个”调到“无法”前.③“朋友:珍重地走好每一步,不要对小事就吊以轻心”句中,“:”改为“,”;“珍重”改为“慎重”;“吊”改为“掉”.四、作文(55分)12.告别也是一首美丽的歌谣我们每天都在告别,告别春天的烂漫,夏天的激情,秋日的淡雅,冬天的严寒…岁月就是一首告别进行曲.--题记纵观历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告别是悲壮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告别是凄婉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告别是豪迈的;“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的告别是难舍的.放眼今朝,毕业的告别就像两条互相交错的线,激烈碰撞出火花后又分道扬镳了;童年的告别是惆怅的,就像风筝的线,“啪”的一声断了…难道告别就应证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吗?我摇摇头,不相信告别就是一种痛.看!楚霸王虞姬,留下了《霸王别姬》的千古绝唱,我们看到了血气方刚的霸主的柔情与蜜意;徐志摩离开英国,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再别痛桥》;邓亚萍告别乒坛,读了研究生,走上了新的人生道路.告别带来了什么?告别是因为什么?带来了新的开始,带来了新的道路.我要告别那无忧无虑的时代,去迎接生活有挑战;我要告别那懒惰的习性,去成为生活的主人;我要告别那懦羞的心理,去创造新的生活;我要告别自卑、胆小,要告别骄傲、浮躁,我要告别的有太多太多.告别,是因为美丽的花朵已经凋谢;告别,是因为翠绿的枝叶已经枯黄;告别,是因为剩下的果实已无多.明天,我将是枝上的骨朵,闪耀着独特的色泽…在茫茫的人生大道上,我随着时间潮流掀开一个又一个的日历,告别也随之增多.也许,我们在告别的同时,也应想想接下来的事情.告别,一首美丽的歌谣,就像鲜花的芳香在你的鼻边醉人在萦绕,就如华丽的彩蝶在你的身旁曼妙地起舞…试卷第9页,总9页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3-10-11 11:35:01 页数:9
价格:¥17 大小:770.92 KB
文章作者: 真水无香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