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4春高中历史第九单元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第23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课后提能训练(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7

2/7

剩余5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九单元 第23课【基础巩固】1.1985年,邓小平在会见日本访华团时谈及世界局势,提到了“东西南北”四个字。其中“东西问题”主要是(  )A.和平问题B.发展问题C.能源问题D.交通问题【答案】A 【解析】根据“1985年”这一时间可知“东西问题”主要是指美苏冷战,即和平问题,故选A项。2.以下内容是某同学在学习中收集的材料。这些材料最能说明(  )(1)1967年中东战争使埃及减少了37亿美元的收入;两伊战争爆发直接冲击了世界石油市场,引起了石油价格的剧烈波动。(2)1985年,邓小平在会见日本自民党副总裁二阶堂进时指出:“世界和平能否维护,归根到底是第三世界发展的程度如何。”A.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B.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C.能源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问题D.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答案】B 【解析】第一则材料说明战争破坏经济发展,第二则材料论述了第三世界的发展对世界和平的重要性,可见两者说明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故选B项。3.20世纪后,世界难民问题日益突出。二战后的难民主要产生于中东、非洲和东南亚等地区。尽管国际社会在难民问题上做了大量工作,但难民的数量依然呈现增加态势,其主要原因是(  )A.救助速度满足不了难民的需要B.面对现状联合国无能为力C.地区性的非和平因素难以终止D.国际社会缺乏必要的联合机制【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由于阿以冲突加剧等原因,中东难民问题严重;由于饥饿、贫困等因素,苏丹、索马里等地战乱不休,流离失所的 人数与日俱增;由于局部“热战”等因素影响,越南等地的难民问题愈发严重。因此难民数量呈现增加态势主要是因为地区性的非和平因素难以终止,故C项正确。4.2022年6月举行的北约马德里峰会上,美国首次邀请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的首脑与会。会后北约发表的战略文件称俄罗斯为“最大且直接的威胁”,而中国被列为“系统性挑战”。这表明(  )A.世界政治新秩序尚未确立B.全球化进程面临挑战C.冷战思维仍影响当今世界D.多极化趋势得到加强【答案】C 【解析】材料“美国首次邀请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的首脑与会”反映出北约正在突破传统地域,把斗争矛头指向中俄则体现出美国仍存在对手思维,试图通过挑起争端从中渔利,这表明冷战虽结束了,但冷战思维仍影响当今世界,故选C项。5.1992年,联合国大会就世界荒漠化问题设立政府间谈判委员会,并于同年通过了《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该公约于1996年12月生效,成为国际上唯一被认可的,享有全球191个国家缔约方会员资格的,在应对土地退化问题上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书。该公约的签订及实施表明(  )A.国际经济新秩序确立B.国家主权意识逐渐增强C.国际法推动全球治理D.集体安全体制日益完善【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在应对土地退化问题上具有法律约束力”可知,该公约具有国际法的效力,而它的实施有利于改善世界生态环境,有利于全球荒漠化治理,表明国际法推动全球治理,故选C项。6.当下地区层面有一个国际治理组织,经济合作与安全合作被称为驱动其发展的“两个轮子”。该组织的成员国为经济合作奠定了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基础,建立起了相应合作机制,并在维护欧亚地区安全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国际治理组织”是(  )A.欧洲联盟B.上海合作组织C.亚太经合组织D.东南亚国家联盟【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地区层面,2001年成立的上海合作组织正在有效维护欧亚地区的安全,故选B项。 7.在当今世界,粮食安全、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网络攻击、人口爆炸、环境污染、疾病流行、跨国犯罪等全球非传统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对国际秩序和人类生存都构成了严峻挑战。可见(  )A.恐怖主义成为人类的最大威胁B.强权政治是世界局势动荡的根源C.经济全球化下各国应同舟共济D.全球化思想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当今世界各国联系日益紧密的背景下,人类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各国应同舟共济,故C项正确。8.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并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列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这表明中国(  )A.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B.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C.实行多边外交,反对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D.构建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列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表明中国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故选A项。【能力提升】9.有学者认为,我们或许正生活在“自我们这个物种存在以来最和平的时期”,但过去的30年里,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感受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突发新闻:“9·11”事件、叙利亚内战等。这使我们总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恐怖时代”。这最能说明(  )A.世界形势呈现缓和与动荡的并存B.世界形势处于新旧格局交替时期C.广泛又快速的信息传播令人恐惧D.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时代的主流【答案】A 【解析】材料“我们或许正生活在‘自我们这个物种存在以来最和平的时期’”“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感受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突发新闻:‘9·11’事件、叙利亚内战等”反映了冷战结束后,世界形势呈现缓和与动荡并存的局面,故选A项。10.一些发达国家认为,发展中国家爆炸式的人口增长、对自然资源的盲目开采和短视 的经济政策是造成当今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提出环境问题“共同责任论”,要求发展中国家承担与发达国家相同的环境责任。该主张意在(  )A.公平公正地解决全球的环境问题B.合理利用资源和建立世界新秩序C.推卸发达国家应承担的历史责任D.承认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国际地位【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近代发达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如今发达国家普遍实现经济转型,发展中国家正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如果这一时期要求发展中国家承担与发达国家相同的环境责任,就是企图扼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也是在推卸发达国家发展过程中造成环境问题应承担的历史责任,故C项正确。11.据联合国统计,全球近1/4的温室气体排放来自交通运输,交通运输成为全球空气和碳污染排放的最大来源之一。为改变这一状况,倡导使用可再生能源驱动的电动汽车、可持续航空旅行、零排放的船舶,提倡步行或自行车出行等方案在一些国家相继出台。这表明(  )A.全球化进程中加强合作的必要性B.全球化影响世界经济的发展C.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具有的合理性D.交通方式革命有利于全球化【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全球交通运输的发展带来环境污染问题,为此,一些国家出台了具有创新性的可持续发展的交通方案,故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全球化进程中加强合作的必要性,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主要是全球交通运输的发展带来环境污染问题,与世界经济发展无关,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出交通方式革命是否有利于全球化,排除D项。12.在当前的全球化进程中,存在着全球市场的震荡、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能源危机、粮食问题;在人类生产中也出现了生态问题、气候问题、环境问题和过度开发带来的各种问题等许多全球性问题。这表明(  )A.人类需要全球治理B.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C.世界形势动荡不安D.经济全球化进程缓慢【答案】A 【解析】 材料核心信息是经济全球化的弊端和人类生产的全球性问题凸显,这说明人类需要全球治理,故A项正确。13.20世纪末,全世界仍有12亿人每天收入不足1美元,一些地区的贫困人口数量还在上升。为此,世界银行改变了援助方向,主要关注识字率、健康、妇女儿童等问题,以改善受援地区人民的生活。这表明(  )A.全球化加剧了贫富分化B.世界银行的性质发生了改变C.国际援助更加注重实效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流【答案】C 【解析】针对贫困人口收入减少、数量上升的情况,“世界银行改变了援助方向”,通过改善人口素质,促进人的发展以改善受援地区人民的生活,这表明国际援助更加注重实效,故C项正确。14.有学者将当下的地球比作一艘大船,世界各国就是这艘大船的一个个船舱。世界各国只有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实现共同安全,坚持不同文明兼容并蓄、交流互鉴,这艘“地球号”大船才能乘风破浪,平稳前行。这一比喻昭示了(  )A.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B.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迫切性C.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D.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的可行性【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人类命运共同体旨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材料强调的“世界各国只有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实现共同安全……这艘‘地球号’大船才能乘风破浪,平稳前行”相符,故C项正确。15.二战后,改善全球治理成为时代的主题之一,但近年来英国脱欧、美国“退群”等“逆全球化”现象,已引发国际社会高度警觉。与此相反,中国则鲜明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了大国担当。材料反映了(  )A.欧美国家积极反对经济全球化B.国际新秩序建立的必要性C.发展中国家成为世界主导力量D.贸易保护主义已得到控制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中期以来,改善全球治理成为时代主题,英、美等西方大国的“逆全球化”行为以及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治理方案等,反映了国际新秩序建立的必要性,故B项正确;欧美国家积极反对经济全球化只是材料的部分信息,排除A项;材料不能说明发展中国家成为世界主导力量,排除C项;贸易保护主义已得到控制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16.2022年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上,印度尼西亚向全世界展示了雅万高铁的建设成果。作为中国和印度尼西亚务实合作的标志性项目,雅万高铁全长142.3千米,最高设计速度为350千米/时,连接雅加达和万隆,是中国高铁首次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在海外建设项目。这反映了中国(  )A.以巩固发展周边关系为外交首要任务B.着重发展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C.借科技进步不断扩大国际影响力D.致力于推动合作共赢国际关系【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印度尼西亚的雅万高铁“是中国高铁首次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在海外建设项目”,雅万高铁的建成是中国和印度尼西亚互利合作的典范,反映出中国致力于推动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故选D项。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20世纪被奉为天条的西方“先进理念”,在21世纪都变成了问题。一是福利制度难以为继,“贪婪的1%”统治“受害的99%”的制度缺陷无法自我修复。二是民主政治制度发生异化,权力制衡、“选举驱动”、政治“媒体化”等使“内斗”加剧。三是国际公信力正在下降,一些西方国家热衷于采用军事手段推行其政治目标,利用货币政策和贸易保护主义极力向外转嫁危机。——摘编自杨洁勉《西方困境与中国和平发展》材料二 21世纪,世界秩序需要新的价值理念和制度设计,因此中国首倡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也需要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履行大国责任、顺应世界格局演变的趋势、维护世界和平的必然举措,具有强大的道义力量和坚实的现实基础。——摘编自任洁《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1)根据材料一,概括21世纪西方秩序陷入危机的表现。(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首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背景。 【答案】(1)表现:福利政策加剧财政赤字;贫富差距日益扩大;政治制度的异化;国际公信力下降,强权政治和贸易保护主义盛行。(2)背景:世界格局的演变;全球化的发展;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角色变化;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资源;维护世界和平是人类的共同诉求。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4-03-07 00:40:02 页数:7
价格:¥2 大小:31.43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