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学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卷(2024年秋)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0

2/10

剩余8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科学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卷(2024年秋)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题序12345678910答案1.阆中保宁醋是中国四大名醋之一,以下生产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清洗原料B.搅拌混匀C.入坛发酵D.成品装瓶2.物质分类是学习化学的基础,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A.液态氧B.空气C.干冰D.海水3.在探究“铜绿”性质的实验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4.运用燃烧和灭火的知识是同学们应该具备的基本科学素养。下列灭火的措施或行为错误的是(  )A.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B.用电器短路造成起火时,用水浇灭C.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用水浇灭D.户外野营点燃的篝火,用沙土盖灭5.2023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下列做法与这一主题不相符的是(  )A.使用新能源公交车B.回收各种废弃塑料C.积极参与植树造林D.直接排放生活污水6.2023年“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强化依法治水10 携手共护母亲河”。以下关于黄河流域水资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A.加入明矾能促进黄河水中悬浮杂质沉降B.可用活性炭吸附水中色素和异味C.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D.黄河水经过沉降、过滤和灭菌操作可得到纯净的水7.N(NO2)3是科学家发现的一种新型火箭燃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NO2)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约是36.8%B.N(NO2)3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2∶3C.N(NO2)3在氧气中燃烧产物有水生成D.N(NO2)3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52g8.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错误的是(  )A.元素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B.守恒观:18g氢气和18g氧气反应,一定生成36g水C.微观粒子观: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观粒子是水分子D.转化观:氧化镁在一定条件下可直接转化为金属镁9.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单位:g)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第9题)A.x的数值为8B.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改变C.该反应一定属于分解反应D.反应前后甲、戊的质量变化比为3∶110.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10 (第10题)A.①既可探究分子运动现象,又可说明氨水呈碱性B.②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可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低C.③既可探究CO2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又可说明CO2不可燃,且不支持燃烧D.④既可探究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又可说明正负极产生气体的质量比约为1∶2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38分)11.(6分)根据下列图示,按要求回答问题:(第11题)(1)图1发令枪弹药中含有红磷,击发时产生大量白烟,该白烟是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2)图2蛋黄派要充入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防腐,该气体是________(填化学符号)。(3)图3中,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气体A是______________,释放的气体B是__________。10 (4)已知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水蒸气变蓝色。图4实验中,A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中无水硫酸铜变为蓝色;由此可知蜡烛完全燃烧的产物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12.(6分)“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碳捕集与封存等方式,抵消生产、生活中产生的CO2,从而达到CO2相对“零排放”。回答下列问题:(1)化石燃料的过度使用会加剧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2)将CO2和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转化成甲醇(CH3OH)和水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日常生活中,你如何践行“碳中和”理念?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13.(6分)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通过回答下面的问题,你就会有所感悟!(1)形成“见著知微”的思想。化学式“CO2”的意义是(各写一点):①宏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微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养成“环保节约”的习惯。①农业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或________,可以节约水资源;②使用____________装置,将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3)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①图书和贵重设备不慎着火时,应选用的灭火器种类是__________灭火器;②出门前一定要检查家用燃气阀门是否关好,这是因为家用燃气如果泄漏,可燃性气体聚集在通风不良的厨房等有限空间,遇到明火就会______________,很有可能发生爆炸事故。14.(8分)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1)请根据下列信息回答有关问题:(第14题图1)①图甲为粒子之间的转化关系图,其中a表示的是________;②图乙中B、C属于同种元素,因为__________相同;③图乙中A、B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④图乙中D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当x=16时,则表示该粒子的符号为________。10 (2)我国科研人员研究出制取醋酸(CH3COOH)的新方法。新方法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第14题图2)①保持醋酸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______;②新方法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③这一新方法的重要意义除了制取醋酸外,还有助于减缓____________。15.(12分)21世纪是钛的世纪,下面是利用钛白粉(TiO2)生产海绵钛(Ti)的一种工艺流程。(第15题图1)(1)反应Ⅰ在800~900℃的条件下进行,还生成一种可燃性无色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TiO2+2CTiCl4+2X,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2)镁除了能与氧气反应,还可以与氮气、二氧化碳等反应。①已知氮化镁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氮化镁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②图2为镁的价类图,请分析该图后填空。(第15题图2)A处的化学式为________,B处的物质类别是________。③反应Ⅱ可获得海绵钛,化学方程式为TiCl4+2MgTi+2MgCl2。该反应在________(填字母)进行。A.稀有气体中B.空气中C.氮气中D.CO2气体中(3)该工艺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有____________。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3分)16.(9分)根据如图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0 (第16题)(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__。(2)写出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要得到比较纯净的氧气通常选用________(填字母)装置收集,若用此收集方法收集到的O2不纯净,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点即可)。(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B、C装置均可作为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与B装置相比,C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用E装置收集满一瓶O2后,再向瓶中注水排出瓶中气体,水应从________(填“①”或“②”)端进入。17.(14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以“化学实验再设计”为主题展开项目式学习,请你也参与进来,按照要求回答问题:【任务一】简易制氧机如图甲是小组最终制成的简易制氧机成品,小组使用实验室常见制氧试剂,将一种白色粉末和黑色粉末的混合物填装在制氧机中。(1)写出该制氧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撞击火帽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已知过氧化氢在常温下分解缓慢,加入二氧化锰或红砖粉末后反应明显加快,若要证明二氧化锰或红砖粉末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需要增加实验来验证它们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和____________是否改变。   (第17题图1)【任务二】探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10 同学们利用如图乙所示装置,以收集50mL的气体为标准,比较反应的快慢,实验方案如下表所示:(4)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对比实验1和2,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务三】探究催化剂的催化效果分别取两份10mL质量分数为5%的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分别加入1g二氧化锰和1g氧化铜,按图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时倾斜锥形瓶使过氧化氢溶液与催化剂接触,瓶内压强的变化如图丁所示。(第17题图2)(6)对比分析图丁中的________(填字母)点,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催化剂的种类有关。(7)请从催化剂的角度解释:在实验过程中,上述两个反应虽反应速率不同,但完全反应后装置内压强相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9分)10 18.(9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一瓶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并测定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称量68g过氧化氢溶液和0.1g二氧化锰进行实验,反应前后液体和二氧化锰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计算:(1)制得氧气的质量是________g。(2)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是多少?(第18题)10 答案一、1.C 2.C 3.B 4.B 5.D 6.D 7.A 8.B9.C 思路点睛: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该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可得出x=8;根据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可得出该反应表达式为甲+乙―→丙+戊;反应前后丁的质量不变,则丁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加反应的物质。10.D 点拨: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分别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④既可探究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又可说明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D错误。二、11.(1)五氧化二磷 (2)N2(3)CO2(或二氧化碳);O2(或氧气)(4)二氧化碳(或CO2);水(或H2O)12.(1)温室效应 (2)CO2+3H2CH3OH+H2O(3)多种植绿色植物(合理即可)13.(1)①二氧化碳这种物质(或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合理即可) ②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或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合理即可)(2)①滴灌 ②催化转化 (3)①二氧化碳 ②急剧燃烧14.(1)①原子 ②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③MgCl2 ④S2-(2)①醋酸分子 ②CO2+CH4CH3COOH③温室效应15.(1)CO (2)①Mg3N2 ②MgO;单质 ③A(3)Mg、Cl2(或镁、氯气)三、16.(1)长颈漏斗(2)2KClO32KCl+3O2↑;D;没有等到气泡连续且均匀冒出时就开始收集(或收集前集气瓶内没有装满水,合理即可)10 (3)CaCO3+2HCl===CaCl2+H2O+CO2↑;可以控制反应速率(4)①17.(1)2KClO32KCl+3O2↑(2)加热使温度达到氯酸钾的分解温度(合理即可)(3)化学性质(4)向外拉注射器活塞,松手,观察活塞能否回到初始位置(5)其他条件相同时,过氧化氢溶液浓度越大,过氧化氢分解速率越快(6)a、b(或c、d)(7)等量的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的量相同,催化剂不能改变生成氧气的量四、18.(1)0.8(2)解:设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是x。2H2O22H2O+O2↑68        32x       0.8g=  x=1.7g答: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是1.7g。10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化学
发布时间:2024-09-02 01:20:01 页数:10
价格:¥3 大小:481.00 KB
文章作者:浮城3205426800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