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初中
>
物理
>
北师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复习 专题1 物态及其变化(考点串讲)
北师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复习 专题1 物态及其变化(考点串讲)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32
2
/32
3
/32
4
/32
剩余28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专题1物态及其变化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复习大串讲知识串讲方法模型归纳巩固提升北师大版 知识串讲01第1章物态变化一、物态变化定义及温度1.常见物质的三种状态分别为。2.物质称为物态变化。3.温度表示。4.测量温度的仪器叫做。5.温度计上的℃是的单位。固态、液态、气态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物体或环境的冷热程度温度计摄氏温度 知识串讲016.在大气压为1.01×105Pa时,把的温度规定为0度,而把的温度规定为100度,把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分称为,用符号表示,记为。7.摄氏温度用符号表示。8.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冰水混合物沸水0度到100度1℃℃1℃t液体的热胀冷缩 知识串讲019.温度计的使用(1)会选:看清温度计的、和零。被测物体的温度,选择合适的温度计。(2)会放:温度计的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能碰到。(3)会读: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面。(4)会记:记录温度时要带。10.体温计量程为,分度值为。使用时离开人体读数。量程分度值刻度线估测玻璃泡全部容器底或容器壁继续留在相平单位35-42℃0.1℃可以 知识串讲01二、物态变化1.熔化是物质由态变为态的过程。2.凝固是物质由态变为态的过程。3.汽化是物质由态变为态的过程。4.液化是物质由态变为态的过程。5.升华是物质由态直接变为态的过程。6.凝华是物质由态直接变为态的过程。固液气液固液气液固气气固 知识串讲017.晶体:的固体。例如等。8.非晶体:的固体。例如等。9.汽化的两种方式:。10.蒸发:温度下,在液体发生的的汽化现象。11.沸腾:温度下,在液体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12.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的。13.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气压越大,沸点。具有确定熔化温度海波、金属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蜂蜡、松香、沥青、玻璃蒸发、沸腾任何一定表面和内部表面缓慢相同越高 知识串讲0114.晶体熔化条件:。15.晶体凝固条件:。16.沸腾条件:。17.晶体熔化特点:。18.非晶体熔化特点:。达到熔点,持续吸热达到凝固点,持续放热达到沸点,持续吸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吸热,温度上升 知识串讲0119.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20.液体沸腾特点:。21.物态变化吸热过程:。22.物态变化放热过程:。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表面空气流速吸热,温度保持不变熔化、汽化、升华凝固、液化、凝华 方法模型归纳02液化:露、雾、云、雨。凝华:霜。凝固:冰雹。一、自然界的物态变化 方法模型归纳021.寒冬的早晨,西藏高海拔地区教室玻璃窗内侧常能见到美丽的冰花,如图所示。冰花形成过程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A.熔化B.凝固C.升华D.凝华【答案】D【分析】物质直接从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解答】解:寒冷的冬天,室内温度高于室外的温度,所以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很冷的玻璃会发生凝华现象形成冰花。故选:D。D 方法模型归纳022.水的物态变化使自然界有了雨、露、雾、霜、雪等千姿百态的奇观。关于图中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小草上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B.图乙中,树叶上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C.图丙中,河面上冰的形成是熔化现象D.图丁中,群山间雾的形成是升华现象【答案】B【分析】液化指物质由气态转变成液态;凝华指物质由气态直接转变成固态;凝固指物质由液态转变成固态;升华指物质由固态直接转变成气态。【解答】解:AD、露和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故AD错误;B、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故B正确;C、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故C错误。故选:B。B 方法模型归纳02【答案】C【分析】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解答】解:A、图甲,湖面上厚厚的冰层是凝固形成的,故A错误;B、图乙,荷叶上晶莹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B错误;C、图丙,山林间的缕缕薄雾是液化形成的,故C正确;D、图丁,枝头上的奇景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故D错误。故选:C。3.如图所示,美景中蕴含了丰富的物态变化知识。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图甲,湖面上的冰层是升华形成的B.图乙,荷叶上的露珠是凝固形成的C.图丙,山林间的薄雾是液化形成的D.图丁,枝头上的雾凇是熔化形成的C 方法模型归纳021.在一个室温为0℃的房间内,将-12℃的一块较大的冰块从冰箱的冷冻室取出,放在一杯0℃的盛水容器中,则容器中的( )A.冰和水的温度都保持不变B.水的温度降低,冰的温度升高C.水和冰的量都不变D.水的量变少,冰的量变多【答案】D【分析】热传递的条件是两个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液体温度降到凝固点后,如果继续放热,将发生凝固。【解答】解:当-12℃的冰和0℃的水接触后,由于二者之间存在温度差,将发生热传递,热量将从高温的水传给低温的冰;0℃水放出热量后将发生凝固变成冰,而-12℃的冰吸热后温度升高。所以容器中的水逐渐变成冰,水逐渐减少,冰逐渐增多。故选:D。D 方法模型归纳02【答案】B【分析】熔化指物质由固态转变成液态,熔化要吸热;凝固指物质由液态转变成固态,凝固要放热。【解答】解:将-8℃的一小块冰从冰箱的冷冻室取出放在一个盛有足量0℃水的大容器中,冰和水之间有温差,故水会放热凝固,冰吸热熔化,故冰会增多,水将减小。故选:B。2.在一个室温为0℃的房间内,将-8℃的一小块冰从冰箱的冷冻室取出,放在一个盛有足量0℃水的大容器中,过一段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容器中的水将变多,冰将减少B.容器中的水将减少,冰将增多C.容器中的冰和水都不变D.容器中的水的末温仍是0℃,冰的末温仍保持在0℃以下B 方法模型归纳02【答案】C【分析】晶体熔化过程温度不变,但需要继续吸收热量,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要有温度差。【解答】解:把一盆漂有碎冰块的水放到0℃的密闭房间里(房间与外界隔热),因为没有温度差就不发生热传递,冰因不能吸收热量而不能熔化;水因不能放出热量而不能凝固。故选:C。3.把一盆漂有碎冰块的水放到0℃的密闭房间里(房间与外界隔热),过一段时间后,关于盆内冰、水的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会结冰,温度降低B.冰会熔化,温度升高C.冰水不会发生变化,温度不变D.无法确定C 方法模型归纳02二、熔点和凝固点1.晶体熔化条件:达到熔点,持续吸热。2.晶体凝固条件:达到凝固点,持续放热。同时满足两个条件,能够继续吸热和放热的条件一定是有温度差。 方法模型归纳02三、沸点沸腾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同时满足两个条件,能够继续吸热的条件一定是有温度差。 方法模型归纳02【答案】A【分析】液体沸腾有两个必要条件:(1)达到沸点,(2)继续吸热,当两个条件同时具备时即可沸腾。【解答】解:当大烧杯中的水沸腾后,尽管不断吸热,但烧杯中的水温度不再升高,保持水的沸点温度不变;小试管中的水从大烧杯中吸热,温度达到水的沸点后,就和烧杯中的水的温度一样,就不能从大烧杯中继续吸热,这时虽然温度达到了沸点,但不能吸收热量,所以试管中的水不会沸腾。所以BCD错误,A正确。故选:A。1.如图所示,把装有水的试管浸在沸水中,并继续对沸水加热,那么试管中的水( )A.不会沸腾B.会沸腾C.是否沸腾要看试管中装水的多少D.是否沸腾要看加热的火力大小A 方法模型归纳02【答案】D【分析】(1)液体沸腾时,持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2)沸腾的条件:持续吸热,达到沸点。【解答】解:A、由于酒精和热水存在温度差,所以热水会为试管内的酒精提供热量,是常见的热水浴加热法,并不是没有加热。且试管内的酒精达到沸点后若继续吸热可能沸腾,故A错误;B、酒精的沸点是78℃,即使试管内的酒精沸腾,温度也会保持78℃不变,不会升高到85℃,故B错误;C、由于室温和试管内酒精的温度都低于热水的沸点,故热水无法持续吸热,不会沸腾,此时烧杯中的热水对试管内的酒精放热,温度降低,故C错误;D、烧杯中的热水对试管内的酒精加热,若热水的质量较大,可以让酒精达到沸点,且酒精达到沸点后,若热水温度仍高于78℃,酒精就可以持续吸热,达到这些条件,试管内的酒精就可以沸腾,故D正确。故选:D。2.如图,在标准大气压下,把装有酒精的试管放在烧杯中,再倒入刚烧开的烫水,未对烧杯加热。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沸点是78℃,水的沸点是100℃。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试管内的酒精一定不会沸腾,因为没有加热B.试管内酒精的温度可以升高到85℃C.烧杯中的水温将一直保持100℃不变D.试管内的酒精可能会沸腾D 方法模型归纳02【答案】C【分析】液体沸腾有两个必要条件:①达到沸点,②继续吸热,当两个条件同时具备时即可沸腾;液面上的压强越高,液体的沸点越高,反之,气压越低,液体的沸点越低。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甲容器是密封的,给甲容器加热,经过一段时间后,甲中水开始汽化形成大量水蒸气,导致甲容器水面上的气压增大,沸点升高,会高于100℃;乙容器的水从甲容器的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当达到水的沸点(100℃)时,因为温度低于甲容器中水的温度,所以会持续吸热,就会沸腾,而此时甲容器的水还不能沸腾。故选:C。3.如图所示,甲容器内装有水,乙试管内也装有水,并通过甲容器密封盖上的孔插入甲容器的水中,且乙试管与密封盖紧密接触。现给甲容器缓缓加热,则经过一段时间后( )A.甲容器内的水沸腾,乙试管内的水不会沸腾B.甲容器内的水先沸腾C.乙试管内的水先沸腾D.甲容器、乙试管内的水同时沸腾C 方法模型归纳02四、白气和白雾白气和白雾是液态的小水珠或小水滴,气态的水蒸气是透明的,眼睛看不到。白气和白雾的往往气态的水蒸气是液化而形成的。 方法模型归纳02【答案】C【分析】液化指物质由气态转变成液态,液化要放热。【解答】解:A.干冰升华吸收热量,使周围的空气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即我们看到的“白气”,故A不符合题意;B.热水瓶口处的“白气”是瓶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冒出后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B不符合题意;C.冬天室外讲话时嘴里会冒出的“白气”是口中呼出气流中温度较高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液滴,故C符合题意;D.夏天打开冰箱门时常会出现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下列关于“白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春节联欢晚会舞台上经常释放“白气”,是干冰在常温下升华形成的B.打开盖子的热水瓶口处冒出的“白气”,是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C.冬天在室外讲话时嘴里会冒出“白气”,是呼出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在夏天打开冰箱门时常会出现“白气”,是冰箱内水蒸气液化形成的C 方法模型归纳02【答案】C【分析】液化指物质由气态转变成液态,液化要放热。【解答】解:烧开水时,我们会在水面上方看到“白气”,是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夏天,我们也会在冰激凌周围看到“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都是液化现象,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2.烧开水时,我们会在水面上方看到“白气”;夏天,我们也会在冰激凌周围看到“白气”。关于这两种“白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烧开水时,我们会在水面上方看到“白气”,这是汽化现象B.烧开水时,我们在水面上方看到的“白气”,是壶中的水直接形成的C.夏天,我们也会在冰激凌周围看到“白气”,这是液化现象D.夏天,我们在冰激凌周围看到的“白气”,是空气直接液化形成的小液滴C 方法模型归纳02【答案】B【分析】(1)汽化指物质由液态转变成气态,汽化要吸热;(2)液化指物质由气态转变成液态,液化要放热;(3)物体沸腾的特点:达到沸点,继续吸热。【解答】解:A、冰镇汽水瓶“出汗”是因为冰水汽水瓶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汽水瓶放热液化形成小水滴,因此温差越大越容易发生液化,热奶茶杯温度较高,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其外壁不会发生液化,故A错误;B、“白气”是火锅中冒出的水蒸气在空气中遇冷液化成的小液滴,离锅较远的地方温度较低,火锅中冒出的水蒸气更容易液化,因此“白气”较浓,故B正确;C、眼镜片上出现的“雾气”是火锅中冒出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眼镜片液化成的小水珠,故C错误;D.把火锅中的汤汁加热至沸腾后,汤汁温度保持沸点温度不变,故D错误。故选:B。3.小明在吃火锅时,发现了一些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热奶茶杯外面比冰镇汽水瓶更容易“出汗”B.离锅较远的地方“白气”较浓,是因为较远处温度较低C.在吃火锅时,小明的眼镜片上出现的“雾气”是汽化形成的D.将火锅汤汁加热至沸腾后,改用大火加热,汤汁继续升温C 巩固提升031.下列自然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A.春季冰雪消融B.夏季雾起山峦C.秋季气凝成霜D.冬季滴水成冰【答案】A【解析】解:冰雪消融,冰化成水,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故A正确;B.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液化放热,故B不正确;C.霜是空气中水蒸气变成小冰晶的过程,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故C不正确;D.滴水结冰,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故D不正确。故选:A。A 巩固提升032.水的物态变化使自然界有了雨、露、雾、霜、雪等千姿百态的奇观。关于图中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河面上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B.图乙中,群山间雾的消散是汽化现象C.图丙中,小草上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D.图丁中,树叶上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答案】B【解析】解:、图甲中,河面上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故A错误;B、图乙中,群山间雾的消散是小水珠汽化的结果,属于汽化现象,故B正确;C、图丙中,小草上露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故C错误;D、图丁中,树叶上霜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D错误。故选:B。B 巩固提升033.下列图中的自然现象,需要吸热的是()A.冰凌消融B.霜满枝头C.露珠晶莹D.大雪纷飞【答案】A【解析】解:A、冰凌消融是熔化现象,此过程吸收热量,故A正确;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小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此过程放出热量,故B错误;C、露珠晶莹,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此过程放出热量,故C错误;D、雪是水蒸气升入高空时遇冷凝华成的小冰晶,此过程放出热量,故D错误。故选:A。A 巩固提升034.如图所示,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热水的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计的感温泡可以碰到容器壁B.将感温泡浸入热水马上读出温度C.读数时温度计的感温泡可以离开被测热水D.在图中位置读数,测得温度值偏大【答案】D【解析】解:A、温度计的感温泡不可以碰到容器壁,如果碰到容器壁会导致测温不准确,故A错误;B、将温度计浸入热水中,不应马上读出温度,否则,测量结果可能偏小,应该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故B错误;C、读数时温度计的感温泡不可以离开被测热水,避免因温度计离开热水导致温度下降。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再读数,故C错误;D、温度计的正确读数方法是视线应该和温度计内液柱上表面相平。俯视,读出的数据会偏大;仰视,读数会偏小,故D正确。故选D。D 巩固提升035.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A.杯中热水冒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B.美丽的“雾凇”是凝固现象C.湿衣服在太阳下被晒干是液化现象D.樟脑丸放一段时间后变小是升华现象【答案】D【解析】解:A.“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故A错误;B.“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B错误;C.湿衣服在太阳下被晒干是水汽化成为了水蒸气,是汽化现象,故C错误;D.樟脑丸放一段时间后变小是从固态直接变为了气态,是升华现象,故D正确。故选:D。D 巩固提升036.如图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计时的前分钟内,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B.在段,该物质不吸热C.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D.该物质凝固点是【答案】D【解析】A.如图段温度不变,所以该物质是晶体,在段物质的温度在升高,说明该物质还没有熔化,故A错误;B.在段,该物质需要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故B错误;C.该物质从第开始凝固,第凝固结束,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故C错误;D.由图可知,该物质的凝固时温度保持不变,故该物质的凝固点是,故D正确。故选D。D 巩固提升037.小明把盛有水的纸盒放在火焰上烧,做“纸锅烧水”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纸锅里的水沸腾前不发生汽化现象B.纸锅上方的“白气”是水蒸气先汽化再液化的结果C.水烧开时纸盒并未燃烧,这是因为水的沸点高于火焰的温度D.将纸锅中的水换成沙子,加热时纸锅会被点燃【答案】D【解析】解:纸锅里的水沸腾前,虽然不能沸腾,但会蒸发,所以水会发生汽化现象,故A错误;B.纸锅里的水上方冒出“白气”,实际是小水珠,是水先汽化后液化形成的,故B错误;C.纸锅中盛着水,水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最高温度是,纸锅受水的影响,不会超过,水的沸点低于火焰的温度,没有达到纸的着火点,所以纸锅不会燃烧,故C错误;D.沙子加热后温度会持续升高,温度会高于纸的着火点,纸锅会被点燃,故D正确;故选:D。D 课堂小结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第一节物态变化温度课件(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第一节物态变化温度教案(北师大版八上物理)
中考物理复习专题9 物态变化
北师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专题01 物态及其变化【考点清单】
北师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专题01 物态及其变化【考题猜想】(75题16大类型)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复习 专题01 机械运动、声现象和物态变化(考点串讲)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复习 专题01 机械运动、声现象和物态变化【考点清单】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复习 专题02 光现象和透镜及其应用(考点串讲)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复习 专题03 质量与密度(考点串讲)
北师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复习 专题1 物态变化【考题猜想】(51题17大类型)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初中 - 物理
发布时间:2025-01-13 20:20:02
页数:32
价格:¥3
大小:892.45 KB
文章作者:浮城3205426800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