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初中
>
物理
>
北师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复习 专题1物态变化【考点清单】
北师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复习 专题1物态变化【考点清单】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20
2
/20
剩余18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专题1物态变化清单01物态变化一、物态变化定义、温度1.常见物质的三种状态分别为。2.物质称为物态变化。3.温度表示。4.测量温度的仪器叫做。5.温度计上的℃是的单位。6.在大气压为1.01×105Pa时,把的温度规定为0度,而把的温度规定为100度,把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分称为,用符号表示,记为。7.摄氏温度用符号表示。8.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9.温度计的使用(1)会选:看清温度计的、和零。被测物体的温度,选择合适的温度计。(2)会放:温度计的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能碰到。(3)会读: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面。(4)会记:记录温度时要带。10.体温计量程为,分度值为。使用时离开人体读数。二、物态变化1.熔化是物质由态变为态的过程。2.凝固是物质由态变为态的过程。3.汽化是物质由态变为态的过程。4.液化是物质由态变为态的过程。5.升华是物质由态直接变为态的过程。6.凝华是物质由态直接变为态的过程。7.晶体:的固体。例如等。8.非晶体:的固体。例如等。9.汽化的两种方式:。10.蒸发:温度下,在液体发生的的汽化现象。11.沸腾:温度下,在液体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12.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的。13.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气压越大,沸点。14.晶体熔化条件:。15.晶体凝固条件:。16.沸腾条件:。17.晶体熔化特点:。18.非晶体熔化特点:。19.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20.液体沸腾特点:。21.物态变化吸热过程:。22.物态变化放热过程:。20 1.(2024·海南省·期中考试)如图所示的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A.冰雪融化B.滴水成冰C.浓雾消散D.气凝结霜2.(2024·北京市·期末考试)下列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升华的是( )A.山谷中生成的白雾B.冰棍周围冒“白气”C.窗玻璃上形成冰花D.衣柜中的樟脑球变小3.(2024·湖北省·单元测试)《中国诗词大会》是通过对古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重温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的节目,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下列对古诗词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华放热B.“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冰的形成是凝固吸热C.“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露的形成是液化吸热D.“暖冰融雪浸疏梅,养住春风细细开”——雪的消融是熔化放热二、多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分。4.(2024·全国·其他类型)下列关于温度计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20 A.图甲测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该部分浸入待测液体中B.图乙温度计读数时,视线沿A的方向俯视,会导致读数偏大C.使用图丙体温计测体温前,先要用手拿着体温计上端用力向下甩D.使用图丙体温计测体温前,要用沸水对其进行消毒5.(2024·北京市市辖区·模拟题)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 °C。6.(2024·天津市市辖区·期末考试)人工降雨时,飞机向云层中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升华 热量,云层中水蒸气 成小冰晶,冰晶下落过程中遇到暖气流熔化成水。7.(2024·河南省信阳市·模拟题)喜欢动手实验的小明,把干冰放入小瓶中,在瓶口套上气球(如图甲),过了一会儿发现气球鼓起来了,同时在瓶子底部的外壁上出现了白霜(如图乙)。这是由于瓶中干冰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气态,瓶外水蒸气凝华 (选填“吸”或“放”)热形成霜。8.(2024·广东省·单元测试)如图甲是小西设计的能进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和“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的装置20 (1)甲图中,按照实验规范要求,调整铁圈确定其高度时,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酒精灯;(2)图甲装置中有两处明显的错误,请指出其中的一处:________。采用“水浴法”加热,可以减慢升温速度,还能使冰________;(3)改正错误后开始实验,观察并记录温度计A的示数,作出如图乙所示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冰是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t1∼t2时刻试管中的物质处于________(选题“固”“液”“固液共存”)状态;(4)观察并记录温度计B的示数,第10min时示数如图甲所示,读数为________℃,根据记录的温度绘制出图丙的图像,由图像知道,当地的大气压________(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5)烧杯中的水已经沸腾,且A、B两温度计示数相同时,试管中的水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沸腾;(6)结合乙丙实验图象可知,冰熔化过程和水沸腾过程具有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和_______。20 1.(2024·陕西省·月考试卷)用3D打印技术可以打印钛合金眼镜架。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粉末吸收热量变成液态,再定型成为镜架。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熔化和凝固B.升华和凝华C.汽化和液化D.液化和凝固2.(2024·陕西省·同步练习)吃雪糕解暑,雪糕在口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熔化B.汽化C.液化D.凝固3.(2024·陕西省·同步练习)冷链储运中常用一种装有制冷装置的冷藏车,用于运输冷冻食品和疫苗药品等。制冷装置通过液态制冷剂汽化将车的“热”搬运到外面,实现制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冷藏车厢体应选用导热性好的材料做成B.液态制冷剂在车厢内汽化吸热C.车厢内物品表面会有一层白霜,是凝固现象D.放入车厢内的水在凝固过程中温度降低4.(2024·陕西省·同步练习)如图所示,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热水的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计的感温泡可以碰到容器壁B.将感温泡浸入热水马上读出温度C.读数时温度计的感温泡可以离开被测热水D.在图中位置读数,测得温度值偏大5.(2024·吉林省吉林市·模拟题)在干旱缺水的地区,可用塑料布收集露水,如图所示。露形成时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该物态变化过程要______热量,所以露的形成多在夜间。6.(2024·陕西省·同步练习)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上,水蒸气变成水珠______(填“会吸热”“会放热”或“不会吸热或放热”),水珠会出现在车窗的______(20 填“内侧”“外侧”或“内、外侧”)。7.(2024·吉林省长春市·期中考试)游泳者出水后,由于水分蒸发______的缘故导致身体会感到冷,此时他会不由自主地将身体蜷缩起来,这其实是为了______(填“加快”或“减慢”)水分蒸发。8.(2024·山东省德州市·期末考试)如图是市面上出售的一种网红食品——“炒酸奶”。将−196∘C的液态氮和酸奶倒入容器中,液态氮迅速汽化______(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热量,使酸奶瞬间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块。9.(2023·广东省湛江市·期中考试)冬天给道路撒盐,可以有效地防止事故发生,为了解其原因,小明用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探究盐冰(浓盐水冻成的冰块)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1)观察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其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2所示,由图可知盐冰属于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熔点为_____℃;整个熔化过程持续了_____min;d第6min时,盐冰处于_____态(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2)实验时烧杯外壁出现水珠,这是空气中的_____遇冷液化形成的;(3)由实验可知,盐冰融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_____(选填“升高”“降低”“保持不变”);(4)若将装有0的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到正在熔化过程中的盐冰水混合物中,试管中冰的质量将会_____(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10.(2024·广东省·期中考试)如图甲是“探究固体熔化时的特点”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回答以下问题。20 (1)安装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______(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除图甲所示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2)实验前应在试管内装入适量__________(选填“颗粒较大”或“颗粒较小”)的海波和石蜡,采用“水浴法”加热除了可以减缓升温速度,还能使物质__________;(3)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做出的海波和石蜡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其中__________(选填“a”或“b”)是石蜡的熔化图像。第5min时海波处于____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4)有同学发现,在海波熔化过程中撤去酒精灯,海波仍能继续熔化一段时间,原因是海波可以继续__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5)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__________(选填“A”或“B”)。A.寻找普遍规律B.减小实验误差20 专题1物态变化清单01物态变化一、物态变化定义、温度1.常见物质的三种状态分别为固态、液态、气态。2.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称为物态变化。3.温度表示物体或环境的冷热程度。4.测量温度的仪器叫做温度计。5.温度计上的℃是摄氏温度的单位。6.在大气压为1.01×105Pa时,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而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把0度到100度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分称为1℃,用符号℃表示,记为1℃。7.摄氏温度用符号t表示。8.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9.温度计的使用(1)会选: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估测被测物体的温度,选择合适的温度计。(2)会放: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会读: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面相平。(4)会记:记录温度时要带单位。10.体温计量程为35-42℃,分度值为0.1℃。使用时可以离开人体读数。二、物态变化1.熔化是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2.凝固是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3.汽化是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4.液化是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5.升华是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6.凝华是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7.晶体:具有确定熔化温度的固体。例如海波、金属等。8.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例如蜂蜡、松香、沥青、玻璃等。9.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沸腾。10.蒸发:任何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11.沸腾: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12.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的相同。13.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气压越大,沸点越高。14.晶体熔化条件:达到熔点,持续吸热。15.晶体凝固条件:达到凝固点,持续放热。16.沸腾条件:达到沸点,持续吸热。17.晶体熔化特点:吸热,温度保持不变。18.非晶体熔化特点:吸热,温度上升。19.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表面空气流速。20.液体沸腾特点:吸热,温度保持不变。21.物态变化吸热过程:熔化、汽化、升华。22.物态变化放热过程:凝固、液化、凝华。20 1.(2024·海南省·期中考试)如图所示的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A.冰雪融化B.滴水成冰C.浓雾消散D.气凝结霜【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物态变化现象均是基础知识,要注重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质由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物质由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物质由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质由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解答】A、冰雪融化是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滴水成冰是水由液态变成固态,是凝固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C、浓雾消散小水滴汽化后,形成水蒸气散在空气中,是汽化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气凝结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固态小晶体,是凝华现象,故D符合题意。20 2.(2024·北京市·期末考试)下列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升华的是( )A.山谷中生成的白雾B.冰棍周围冒“白气”C.窗玻璃上形成冰花D.衣柜中的樟脑球变小【答案】D 【解析】【详解】A.白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放热形成的小水滴,故A不符合题意;B.冰棍周围冒“白气”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窗玻璃上的冰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放热形成的冰晶,故C不符合题意;D.衣柜中的樟脑球变小,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属于升华现象,故D符合题意。故选D。3.(2024·湖北省·单元测试)《中国诗词大会》是通过对古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重温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的节目,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下列对古诗词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华放热B.“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冰的形成是凝固吸热C.“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露的形成是液化吸热D.“暖冰融雪浸疏梅,养住春风细细开”——雪的消融是熔化放热【答案】A 【解析】解:A、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是放热过程,故A正确;B、冰的形成是水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现象,是放热过程,故B错误;C、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是放热过程,故C错误;D、雪的消融形成水,是熔化现象,是吸热过程,故D错误。故选:A。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凝华、液化、凝固放热;升华、汽化、熔化吸热。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4.(2024·全国·其他类型)下列关于温度计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20 A.图甲测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该部分浸入待测液体中B.图乙温度计读数时,视线沿A的方向俯视,会导致读数偏大C.使用图丙体温计测体温前,先要用手拿着体温计上端用力向下甩D.使用图丙体温计测体温前,要用沸水对其进行消毒【答案】B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两种测量温度工具使用方法的掌握情况。测量前需要先观察量程和分度值,在具体测量观察中的操作也是不同的,要多动手,熟悉其测量过程。(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2)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3)体温计有一个非常特殊的结构就是在它靠近液泡的上方有一个小的缩口,它的作用是使上方的水银无法自行回到液泡中,从而使体温计的示数不经过甩动不会下降,因此体温计在使用之前如果不甩,它的示数只能上升,不会下降;(4)体温计是用来测量人体的温度,人的体温变化范围大约是35℃~42℃,所以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沸水的温度是100℃,超出了体温计的量程。【解答】解:(1)甲图测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故A说法不正确;(2)乙图温度计读数时,视线沿B的方向,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视线沿A的方向俯视,会导致读数偏大,故B说法正确;(3)体温计的缩口使上方的水银无法自行回到液泡中,为了实验测量正确,故丙图体温计测体温时,先用手拿着体温计上端用力向下甩,故C说法正确;(4)人的体温变化范围大约是35~42℃,所以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沸水的温度是100℃,超出了体温计的量程,液体的热胀冷缩会把体温计“胀”破,导致体温计开裂而报废,故不能用沸水对其进行消毒,正确的做法可以在体温计擦拭酒精进行消毒,故D说法不正确。5.(2024·北京市市辖区·模拟题)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 °C。20 【答案】48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温度计的读数,看清分度值是前提,但还要注意是零上还是零下。温度计读数时,首先看清温度计的分度值,再找该温度计的0刻度,确定液柱上表面是在零上还是零下再进行读数。【解答】图中的温度计10℃之间分了10份,故其分度值是1℃,液柱在零刻度的上方,上表面对应40℃以上8格处,所以读数是48℃ 。5.(2024·天津市市辖区·期末考试)人工降雨时,飞机向云层中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升华 热量,云层中水蒸气 成小冰晶,冰晶下落过程中遇到暖气流熔化成水。【答案】吸收 凝华【解析】解:人工降雨时,飞机向云层中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升华吸收热量,云层中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冰晶下落过程中遇到暖气流熔化成水。故答案为:吸收;凝华。(1)升华:物质从固态不经过液态而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升华过程中需要吸热;(2)凝华:物质从气态不经过液态而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凝华过程中需要放热。解答物态变化的有关题目首先要知道各种物态变化的概念,然后看物体是由什么状态变为了什么状态,根据概念进行判断。此题的难点是学生要知道干冰就是固态的二氧化碳。7.(2024·河南省信阳市·模拟题)喜欢动手实验的小明,把干冰放入小瓶中,在瓶口套上气球(如图甲),过了一会儿发现气球鼓起来了,同时在瓶子底部的外壁上出现了白霜(如图乙)。这是由于瓶中干冰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气态,瓶外水蒸气凝华 (选填“吸”或“放”)热形成霜。【答案】升华20 放 【解析】解:干冰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现象;凝华放出热量。故答案为:升华;放。(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2)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8.(2024·广东省·单元测试)如图甲是小西设计的能进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和“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的装置(1)甲图中,按照实验规范要求,调整铁圈确定其高度时,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酒精灯;(2)图甲装置中有两处明显的错误,请指出其中的一处:________。采用“水浴法”加热,可以减慢升温速度,还能使冰________;(3)改正错误后开始实验,观察并记录温度计A的示数,作出如图乙所示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冰是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t1∼t2时刻试管中的物质处于________(选题“固”“液”“固液共存”)状态;(4)观察并记录温度计B的示数,第10min时示数如图甲所示,读数为________℃,根据记录的温度绘制出图丙的图像,由图像知道,当地的大气压________(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5)烧杯中的水已经沸腾,且A、B两温度计示数相同时,试管中的水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沸腾;(6)结合乙丙实验图象可知,冰熔化过程和水沸腾过程具有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和_______。【答案】 需要 A试管中的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没入碎冰中 受热均匀 晶体 固液共存 98 低于 不会 吸收热量 温度不变 20 【解析】(1)[1]为了利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组装实验装置时,需要点燃酒精灯,观察火焰的外焰与铁圈的位置来调整铁圈的高度。(2)[2]由图甲知道,存在的错误有两处,分别是:A试管中的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没入碎冰中,不能测量温度;烧杯中的温度计接触了烧杯的底部,测量温度不准。[3]水浴法能使物质均匀受热,减缓升温的速度,还能使试管受热均匀。(3)[4]由图乙知道,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持续吸热,因此冰是晶体;[5]图乙中,t1~t2阶段试管中的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此过程中温度不变,但持续加热,因此内能增加。(4)[6]由图甲知道,温度计每个小格对应的温度为1℃,所以第10min时,温度计的示数为98℃。[7]水沸腾后温度不变,由图丙知道,水的沸点为99℃;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气压越高,水的沸点越高,因此当地气压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5)[8]水沸腾时要满足两个条件:达到沸点和持续吸热;由于水沸腾时温度不变,且A、B两温度计示数相同,则试管中的水虽然可以到达沸点,但无法从烧杯中的水吸收热量,因此试管中的水不会沸腾。(6)[9][10]由冰的熔化图像和水的沸腾图像发现,冰熔化过程持续吸热温度不变,水达到沸点后温度不变,持续吸热,故冰的熔化过程和水的沸腾过程有着相同的特点:都需要吸收热量,温度都不变。20 1.(2024·陕西省·月考试卷)用3D打印技术可以打印钛合金眼镜架。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粉末吸收热量变成液态,再定型成为镜架。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熔化和凝固B.升华和凝华C.汽化和液化D.液化和凝固【答案】A 【解析】解:钛合金粉末在高温下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然后按构件形状重新结晶成型,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即先熔化后凝固。故选A。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熔化吸热;物质由液体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凝固放热。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生活中熔化现象的理解,把握住物质前后的状态变化是解题的关键。2.(2024·陕西省·同步练习)吃雪糕解暑,雪糕在口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熔化B.汽化C.液化D.凝固【答案】A 【解析】解:吃雪糕解暑,雪糕在口中由固态变成液态,发生了熔化。故选:A。根据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前后的状态分析。能根据物态变化前后物质的状态熟练判断物体变化的名称。3.(2024·陕西省·同步练习)冷链储运中常用一种装有制冷装置的冷藏车,用于运输冷冻食品和疫苗药品等。制冷装置通过液态制冷剂汽化将车的“热”搬运到外面,实现制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冷藏车厢体应选用导热性好的材料做成B.液态制冷剂在车厢内汽化吸热C.车厢内物品表面会有一层白霜,是凝固现象D.放入车厢内的水在凝固过程中温度降低【答案】B 【解析】解:A、为保持低温环境,要求运输过程中尽可能不从外界吸收热量,所以冷藏车内的填充材料应选用导热性差的材料,故A错误;B、液态制冷剂在车厢内由液体变成气态,是汽化现象,汽化吸热,故B正确;C、车厢内物品表面会有一层白霜,这些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C20 错误;D、冰是晶体,放入车厢内的水在凝固过程中放出热量,温度不变,故D错误。故选:B。(1)为保持低温环境,要求运输过程中尽可能不从外界吸收热量,所以冷藏车内的填充材料应选用导热性差的材料;(2)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液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汽化;(3)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华;(4)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晶体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不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热学知识的掌握,掌握各种物态变化定义是解题的关键。4.(2024·陕西省·同步练习)如图所示,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热水的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计的感温泡可以碰到容器壁B.将感温泡浸入热水马上读出温度C.读数时温度计的感温泡可以离开被测热水D.在图中位置读数,测得温度值偏大【答案】D 【解析】解:A、温度计的感温泡不可以碰到容器壁,如果碰到容器壁会导致测温不准确,故A错误;B、将温度计浸入热水中,不应马上读出温度,否则,测量结果可能偏小,应该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故B错误;C、读数时温度计的感温泡不可以离开被测热水,避免因温度计离开热水导致温度下降。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再读数,故C错误;D、温度计的正确读数方法是视线应该和温度计内液柱上表面相平。俯视,读出的数据会偏大;仰视,读数会偏小,故D正确。故选D。温度计的正确使用:①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②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液体后不要马上读数,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③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本题考查温度计的使用及读数,属于基础知识的应用。20 5.(2024·吉林省吉林市·模拟题)在干旱缺水的地区,可用塑料布收集露水,如图所示。露形成时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该物态变化过程要______热量,所以露的形成多在夜间。【答案】液化 放出 【解析】解: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液化放热。故答案为:液化;放出。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液化放热。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6.(2024·陕西省·同步练习)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上,水蒸气变成水珠______(填“会吸热”“会放热”或“不会吸热或放热”),水珠会出现在车窗的______(填“内侧”“外侧”或“内、外侧”)。【答案】会放热;内侧 【解析】解:冬天,车内水蒸气温度较高,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会对其放热液化形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故答案为:会放热;内侧.水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要判断水雾出现在玻璃的内侧还是外侧,要看车内外的温度高低情况;(1)如果车内温度比车外温度高,车内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车窗玻璃液化形成水雾附着在车内侧;(2)如果车内温度比车外温度低.车外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车窗玻璃液化形成水雾附着在车外侧.本题考查了液化发生的条件,要判断水珠出现在哪一侧,就要看哪一侧的水蒸气遇冷,哪一侧的水蒸气遇冷,水珠就出现在哪一侧.7.(2024·吉林省长春市·期中考试)游泳者出水后,由于水分蒸发______的缘故导致身体会感到冷,此时他会不由自主地将身体蜷缩起来,这其实是为了______(填“加快”或“减慢”)水分蒸发。【答案】吸热,减慢。 【解析】【分析】(1)蒸发是一种汽化现象,汽化要吸热;(2)减小蒸发快慢的办法有:降低液体的温度,减小液体的表面积,减小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20 此题考查了生活中的蒸发现象及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是一道联系实际的应用题,难度不大。【解答】游泳者出水后身体会觉得冷,这是因为人从水中上岸后,身上有水,水蒸发吸热,所以感觉冷;将身体蜷缩起来减小了液体的表面积,一定程度可减少水分的蒸发,使人感觉不那么冷。5.(2024·山东省德州市·期末考试)如图是市面上出售的一种网红食品——“炒酸奶”。将−196∘C的液态氮和酸奶倒入容器中,液态氮迅速汽化______(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热量,使酸奶瞬间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块。【答案】吸收;凝固 【解析】[1][2]将−196∘C的液态氮和酸奶倒入容器中,液态氮迅速汽化,同时吸收大量的热量,使环境温度急剧降低,酸奶瞬间由液体凝固成块。9.(2023·广东省湛江市·期中考试)冬天给道路撒盐,可以有效地防止事故发生,为了解其原因,小明用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探究盐冰(浓盐水冻成的冰块)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1)观察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其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2所示,由图可知盐冰属于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熔点为_____℃;整个熔化过程持续了_____min;d第6min时,盐冰处于_____态(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2)实验时烧杯外壁出现水珠,这是空气中的_____遇冷液化形成的;(3)由实验可知,盐冰融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_____(选填“升高”“降低”“保持不变”);20 (4)若将装有0的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到正在熔化过程中的盐冰水混合物中,试管中冰的质量将会_____(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答案】晶体 −2 4 固液共存 水蒸气 保持不变 增加 【解析】(1)[1][2]从图2中可知,盐冰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2℃不变,所以熔点是−2℃,盐冰属于晶体。[3][4]如图可知,4∼8min内,盐冰在4min到8min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此时间段即为盐冰的熔化过程,该过程持续时间为8min−4min=4min在第6min时,其正处于熔化过程中,此时的盐冰此时状态为固液共存。(2)[5]烧杯外壁温度较低,空气中热的水蒸气在烧杯外壁遇冷放热液化成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3)[6]如图2所示,在4∼8min内盐冰正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4)[7]因为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而正在熔化过程中的盐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比0℃低,所以冰水混合物会向盐冰水混合物放热,则冰水混合物中的水会达到凝固结冰的条件,因此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变多。10.(2024·广东省·期中考试)如图甲是“探究固体熔化时的特点”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回答以下问题。(1)安装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______(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除图甲所示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2)实验前应在试管内装入适量__________(选填“颗粒较大”或“颗粒较小”)的海波和石蜡,采用“水浴法”加热除了可以减缓升温速度,还能使物质__________;(3)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做出的海波和石蜡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其中__________(选填“a”或“b”)是石蜡的熔化图像。第5min时海波处于____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4)有同学发现,在海波熔化过程中撤去酒精灯,海波仍能继续熔化一段时间,原因是海波可以继续__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5)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__________(选填“A”或“B”)。A.寻找普遍规律B.减小实验误差【答案】自下而上 秒表 颗粒较小 受热均匀 a 固液共存态 吸收 A 20 【解析】(1)[1]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先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因此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2]实验时还需要记录不同时刻的温度值,因此,需要测量时间的秒表。(2)[3][4]由于较小的颗粒更容易受热均匀,温度趋于一致,所以在进行该实验时,应选用较小颗粒的海波和石蜡做实验。同时采用水浴法加热的目的可以使被加热物体均匀受热,还可以使其的温度上升速度较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3)[5]由图可知,图a中的物质在熔化时温度不变,为晶体,即为海波;图b中的物质吸热,温度一直升高,没有固定的熔点,为非晶体,即是石蜡;[6]由图可知,实验中海波熔化过程是第4min至第8min,故在第5min时海波处于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态。(4)[7]当撤去酒精灯后,海波还会继续熔化,原因是刚撤去酒精灯后,烧杯内水的温度高于试管内海波的温度,两者存在温度差,晶体可以继续吸收热量,故会继续熔化,当水温和海波温度相同时,停止熔化。(5)[6]探究型实验中,单次实验数据存在偶然性,故收集多组数据,的目的是为了寻找普遍规律。故选A20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专题训练
中考物理复习专题9 物态变化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专题03 第3章 物态变化【考点清单】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专题01 温度与物态变化【考点清单】
北师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专题01 物态及其变化【考点清单】
北师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专题03 声现象【考点清单】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复习 专题01 机械运动、声现象和物态变化(考点串讲)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复习 专题01 机械运动、声现象和物态变化【考点清单】
北师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复习 专题1 物态变化【考题猜想】(51题17大类型)
北师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复习 专题1 物态及其变化(考点串讲)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初中 - 物理
发布时间:2025-01-13 20:40:02
页数:20
价格:¥3
大小:1.06 MB
文章作者:浮城3205426800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