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初中
>
物理
>
北师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复习 专题5 透镜【考点清单】
北师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复习 专题5 透镜【考点清单】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31
2
/31
剩余29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专题5透镜清单05透镜一、透镜1.透镜:两个面都是的一部分,或一个面是球面的一部分、另一个面是平面的透明体,通常成为透镜。2.分类:和。3.凸透镜:中间边缘的透镜称为凸透镜。4.凹透镜:中间边缘的透镜称为凹透镜。5.主光轴:最简单的透镜两个表面都是的一部分,通过两个的直线叫作透镜的主光轴,简称主轴。6.薄透镜:如果球面半径小很多,这种透镜称为薄透镜。7.光心:薄透镜的O点叫作透镜的光心。8.凸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对光有作用。因此凸透镜又称透镜。10.凹透镜对光的作用:凹透镜对光有作用。因此凹透镜又称透镜。11.焦点: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上一点F。F点叫作凸透镜的焦点。12.焦距:焦点到的距离叫作焦距,用表示。13.虚焦点:与凹透镜平行的光,经过凹透镜后形成发散光。如果迎着发散光望去,会觉得这些光好像是从凹透镜另一侧的某一点F沿直线发出来的。F点叫作凹透镜的虚焦点。14.凹透镜的焦距:虚焦点到的距离叫作凹透镜的焦距。15.透镜的焦距越,对光的会聚(或发散)作用越明显。16.过光心的光,传播方向。17.来自于焦点的光,通过凸透镜的折射后于主光轴射出;射向对侧焦点的光,通过凹透镜折射后射出。18.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过凸透镜折射后过,通过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过焦点。二、凸透镜成像规律1.u>2f,f<v<2f,成像2.u=2f,v=2f成像3.f<u<2f,v>2f,成像4.u=f,像5.u<f,v>u成像31 1.一倍焦距点分,二倍焦距点分。2.物体成实像时,物距变小时,相距变,像变;物距变大时,相距变,像变。三、生活中的透镜1.放大镜:成像。2.幻灯机和投影仪:成像。3.照相机:成像。4.显微镜:物镜成像,相当于;目镜成像,相当于。5.望远镜:成像,相当于;目镜成像,相当于。四、爱眼宣传公益行1.相当于照相机中的光圈。光很强时,它会自动;光较弱时,它会自动。2.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等的共同作用相当于,通过它所观察物体的像成在上。3.相当于照相机的底片,在它的上面有许多感光细胞,它的中央部分叫作,对光的感觉最灵敏。4.通过几十万跟神经束把它感受到的信号传递给,于是人就看到了景物。5.从成像角度讲,人的眼球可以简化为一个和一个。眼球的焦距很,从物体射入人眼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在视网膜上成像。6.近点和远点:人眼通过调节所能看清的和的两个极限点分别叫远点和近点。正常眼的远点在,近点一般在距眼睛处。7.明视距离:一般正常眼观看远的物体时,感到既清楚又不易疲劳,因此把的距离叫正常眼的明视距离。8.近视眼的成因:晶状体太,折光能力太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9.近视眼的矫正:佩戴透镜。10.远视眼的成因:晶状体太,折光能力太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11.远视眼的矫正:佩戴透镜。1.(2024·山东省济南市·月考试卷)如图所示,关于小杰使用光学仪器观察物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31 A.如图甲所示,用凸透镜观察自己的指纹,看到的是倒立、放大的像B.如图乙所示,用凸透镜观察远处的物体,看到的是倒立、缩小的像C.如图丙所示,用平面镜观察身后的物体,看到的是正立、缩小的像D.如图丁所示,用潜望镜观察远处的物体,看到的是倒立、等大的像2.(2024·陕西省西安市·模拟题)小华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缩小的像。然后他把燃烧着的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这时在光屏上应( )A.成倒立缩小的像B.成倒立放大的像C.成正立放大的像D.不能成像3.(2024·江苏省连云港市·其他类型)如图,Q到凸透镜的距离为焦距,P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倍焦距,在凸透镜的右侧调节光屏的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烛焰像.这个像是( )A.B.C.D.4.(2024·陕西省·同步练习)小明做作业时,动手操作了如下的实验探究:找了一个圆柱形的玻璃杯,里面装满水,把一支普通铅笔放在玻璃杯的一侧,透过玻璃杯,可以看到那支笔,如图所示,把笔由靠近玻璃杯的位置向远处慢慢移动,不会观察到的现象是( )A.先成虚像,后成实像B.铅笔先变粗,后变细C.到某一位置,笔尖突然改变方向D.铅笔先变长,后变短5.(2024·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其他类型)下列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实像B.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虚像31 C.幻灯机成正立放大的实像D.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6.使用光学仪器时常常需要调节,下列哪些措施是正确的( )A.用放大镜看地图时,为了使看到的像大些,应将放大镜与地图之间的距离调大些B.使用投影仪,要使屏幕上清晰的像变大,只需将投影仪远离屏幕即可C.摄影记者采访一会议,先给大会主席台拍了一个镜头特写,为了拍摄主席台全景,他后退了好几步,然后将照相机暗箱长度调长了一些D.如果幻灯机银幕上呈现的清晰画面太小,那么应将幻灯机往后移动一定距离,同时将幻灯片与镜头之间的距离调长一些7.(2024·河南省郑州市·期末考试)“墨子巡天”指的是我国于2023年9月17日正式启用的“大视场巡天望远镜”。它是截止目前全球唯一的大口径兼大视场光学时域巡天望远镜。关于天文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的物镜和显微镜的物镜作用相同B.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虚像C.它的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用来把像放大D.它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用来把物体放大8.(2024·山东省德州市·期末考试)全国中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表明:中学生近视发生率急剧上升,且低龄化,甲、乙两眼睛的成像示意图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B.甲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C.乙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D.乙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9.(2024·湖南省怀化市·期末考试)潜望镜、远视镜、近视镜、汽车的观后镜,依次用的是A.凹透镜、凹透镜、凸透镜、凸面镜B.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凸面镜C.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凸透镜D.平面镜、凹透镜、凸透镜、凸透镜10.(2024·陕西省西安市·期末考试)如图所示的透镜中属于凹透镜的有______(选填字母);极少数游客在山上游玩时随意丢弃玻璃瓶,这样做可能引起山林火灾。这是因为盛有水的瓶子相当于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对光线有______作用,阳光经折射后,可能引燃枯叶。31 11.(2024·江苏省·月考试卷)如图所示,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其下方20cm处的白纸上呈现出一个较小的光斑,这个现象提示我们:凸透镜对光有______作用;若将该透镜向纸面再靠近一小段距离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小,由此可以判断该透镜的焦距一定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0cm。12.(2024·江苏省无锡市·其他类型)如图所示,表示小新同学用激光分别射向甲、乙两透镜后光的传播路径,由图可知甲透镜是___________,乙透镜是_____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13.(2024·河北省石家庄市·模拟题)小芳和妈妈到位于抚州城东抚河之畔的著名古楼--拟岘台游玩时,用单反相机拍了两张照片,如图所示,如果拍摄这两张照片时的照相机镜头的焦距相同,则在拍完甲照片后改拍乙照片时,应将照相机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拍摄对象,同时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照相机暗箱的长度。14.(2024·陕西省·同步练习)如图所示,放大镜到图片之间的距离为物距,从甲图到乙图的过程中,所成的______(填“虚”或“实”)像变大,这是______(填“增大”或“减小”)物距的结果。15.31 (2024·山东省济南市·其他类型)如图所示的四幅图,有的能够说明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原理,有的给出了近视眼或远视眼的矫正方法,能够说明近视眼的成像原理的是 图;表示矫正远视眼的是 图。1.(2024·河南省洛阳市·月考试卷)下列关于透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焦距越长,透镜对光的折射作用越弱B.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C.凹透镜两个焦点之间的距离叫做焦距D.平行光经过凸透镜折射后一定会聚于焦点2.(2024·山东省日照市·期末考试)在下列虚框中放入适当的凸透镜或凹透镜,光路图成立。其中放入凹透镜的是( )A.甲和丁B.乙和丁C.丙和丁D.乙和丙3.(2024·陕西省·同步练习)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焦距为10cm,当蜡烛从如图所示的A位置逐渐移到B位置的过程中,像距及其像的变化情况是( )A.像距增大,像变大B.像距减小,像变大C.像距减小,像变小D.像距增大,像变小4.(2024·陕西省·同步练习)如图所示是爱动手的小雅利用手机和透镜自制的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影到墙壁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制作简易投影仪的镜头是凹透镜31 B.投影仪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C.透镜到墙壁的距离应大于透镜的二倍焦距D.手机应放置在透镜的一倍焦距内5.(2024·江苏省宿迁市·期末考试)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光屏处于图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个成像规律可以制成( )A.照相机B.潜望镜C.放大镜D.幻灯机6.(2024·山东省淄博市·其他类型)下面所列的成像实例:①照相机内所成的像;②通过潜望镜看到的景物的像;③通过放大镜看到的物体的像;④幻灯机屏幕上的像;⑤汽车后视镜中的像( )A.属于实像的只有①④B.属于虚像的只有②③④C.属于折射成像的只有①③D.属于反射成像的只有①②⑤7.(2024·江苏省·其他类型)对下列四幅图阐述正确的是( )A.如图甲,远视眼看近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凹透镜矫正B.如图乙,近视眼看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凸透镜矫正C.如图丙,显微镜的目镜的作用是使物体成倒立、放大的像D.如图丁,天文望远镜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像8.(2024·江苏省南京市·期末考试)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甲图反映了近视眼的形成原因,需配戴丙图中的眼镜对视力进行矫正B.甲图反映了远视眼的形成原因,需配戴丁图中的眼镜对视力进行矫正C.乙图反映了近视眼的形成原因,需配戴丁图中的眼镜对视力进行矫正31 D.乙图反映了远视眼的形成原因,需配戴丙图中的眼镜对视力进行矫正9.(2024·天津市·单元测试)如图是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B.当u=16cm时,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C.把物体从距凸透镜5cm处向8cm处移动的过程中,成虚像且像逐渐变大D.成实像时,若只将透镜换为焦距更小的凸透镜,移动光屏再次成像时,像变大10.(2024·陕西省·同步练习)小灵通过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看到了课本上“凸透”两字放大的像,如图所示,“凸透”两字是放大的______(填“实”或“虚”)像,此时凸透镜到课本的距离应______(填“大于20cm”“在10cm和20cm之间”或“小于10cm”);为了使看到的字更大一点,他要把凸透镜______(填“靠近”或“远离”)课本。11.(2024·山东省日照市·期末考试)许多重要光学器件都是凸透镜成像原理的应用,部分元器件相当于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或者相当于它们的组合。如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___ _____,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 ,它们的目镜都相当于 。12.(2024·福建省·单元测试)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李华同学用一个焦距未知的凸透镜、蜡烛和光屏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他先用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cm.(2)接着,李华按图乙装配仪器(图中F点是焦点,H点是二倍焦距处)31 ,点燃蜡烛,此时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他应把蜡烛向________(选填“上”或“下”)调.(3)调整后,此时光屏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像,若将蜡烛向左移动,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4)实验过程中,如果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 )A.只出现烛焰像的上半部分B.只出现烛焰像的下半部分C.出现烛焰完整的像,但像更小了D.像仍然是完整的,且大小不变,只是变暗了13.(2024·天津市·阶段练习)洋洋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的活动中,选用了焦距未知的凸透镜。(1)将凸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用平行光作光源,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并调整蜡烛火焰、凸透镜及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其大致在______上,为实验探究做好准备。(3)如图乙所示,将点燃的蜡烛移到标尺10cm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______、______的______像为止。生活中_____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来工作的。(4)在图乙所示情况下,保持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为了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在凸透镜左侧附近安装一个焦距适当的______。A.凸透镜 B.凹透镜(5)如图乙所示,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对调蜡烛光屏,则光屏上的像________(“清晰”、“不清晰”)(6)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动到标尺35cm刻度线处,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的实像。生活中_____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来工作的。(7)如果用不透明纸板将凸透镜上半部分遮住,结果______。A.没有影响 B.不能成像 C.成一半的像 D.仍能成完整的像,但亮度变暗。14.(2024·全国·其他类型)小馨学习了眼睛和眼镜的知识之后,她想利用水透镜来模拟眼睛看见物体的过程。如图是小馨自制的水透镜及实验所需器材,对比眼睛的结构图:31 (1)眼球中的视网膜相当于实验中的___________,实验中的水透镜相当于眼球中的___________;(2)实验时,小馨将光源、水透镜、光屏依次放置在光具座上,为了使像呈现在光屏中央,请你帮她写一条检验三者中心是否在同一高度的方法:___________;(3)小馨现将蜡烛放在最左端,对光屏做出适当调节,使像能清晰地出现在光屏上,模拟人看清远处的物体;(4)固定住水透镜和光屏,模拟人眼睛的晶状体和视网膜的位置不发生改变;(5)把光源向水透镜方向移动,发现光屏上的像模糊了,这时需要向水透镜___________(选填“注水”或“抽水”),使光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模拟睫状体的变化,从而达到眼睛的自动调节;(6)初步调查,我国青少年近视患病率高达50%左右,近视率仍处于高位。飞秒激光近视手术是当今眼科学界的前沿技术,你认为飞秒激光近视手术使眼睛发生了什么变化从而达到矫正近视的效果?___________。31 专题5透镜清单05透镜一、透镜1.透镜:两个面都是球面的一部分,或一个面是球面的一部分、另一个面是平面的透明体,通常成为透镜。2.分类:凸透镜和凹透镜。3.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称为凸透镜。4.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称为凹透镜。5.主光轴:最简单的透镜两个表面都是球面的一部分,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叫作透镜的主光轴,简称主轴。6.薄透镜:如果透镜的厚度比球面半径小很多,这种透镜称为薄透镜。7.光心:薄透镜的中心O点叫作透镜的光心。8.凸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因此凸透镜又称会聚透镜。9.凹透镜对光的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因此凹透镜又称发散透镜。10.焦点:与凸透镜主光轴平行的光,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F。F点叫作凸透镜的焦点。11.焦距: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作焦距,用f表示。12.虚焦点:与凹透镜主光轴平行的光,经过凹透镜后形成发散光。如果迎着发散光望去,会觉得这些光好像是从凹透镜另一侧的某一点F沿直线发出来的。F点叫作凹透镜的虚焦点。13.凹透镜的焦距:虚焦点到凹透镜光心的距离叫作凹透镜的焦距。14.透镜的焦距越小,对光的会聚(或发散)作用越明显。15.过光心的光,传播方向不变。16.来自于焦点的光,通过凸透镜的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射向对侧焦点的光,通过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17.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过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通过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二、凸透镜成像规律1.u>2f,f<v<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u=2f,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3.f<u<2f,v>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4.u=f,不成像5.u<f,v>u成正立、放大的虚像31 1.一倍焦距点分虚实,二倍焦距点分大小。2.物体成实像时,物距变小时,相距变大,像变大;物距变大时,相距变小,像变小。三、生活中的透镜1.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2.幻灯机和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3.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虚像。4.显微镜: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相当于投影仪;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相当于放大镜。5.望远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相当于照相机;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相当于放大镜。四、爱眼宣传公益行1.瞳孔相当于照相机中的光圈。光很强时,它会自动缩小;光较弱时,它会自动扩大。2.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等的共同作用相当于照相机的变焦镜头,通过它所观察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上。3.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底片,在它的上面有许多感光细胞,它的中央部分叫作黄斑,对光的感觉最灵敏。4.视网膜通过几十万跟神经束把它感受到的信号传递给大脑,于是人就看到了景物。5.从成像角度讲,人的眼球可以简化为一个凸透镜和一个光屏。眼球的焦距很小,从物体射入人眼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6.近点和远点:人眼通过调节所能看清的最远和最近的两个极限点分别叫远点和近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无穷远,近点一般在距眼睛10cm处。7.明视距离:一般正常眼观看25cm远的物体时,感到既清楚又不易疲劳,因此把25cm的距离叫正常眼的明视距离。8.近视眼的成因: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过长。9.近视眼的矫正:佩戴凹透镜。10.远视眼的成因: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过短。11.远视眼的矫正:佩戴凸透镜。1.(2024·山东省济南市·月考试卷)如图所示,关于小杰使用光学仪器观察物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31 A.如图甲所示,用凸透镜观察自己的指纹,看到的是倒立、放大的像B.如图乙所示,用凸透镜观察远处的物体,看到的是倒立、缩小的像C.如图丙所示,用平面镜观察身后的物体,看到的是正立、缩小的像D.如图丁所示,用潜望镜观察远处的物体,看到的是倒立、等大的像【答案】B 【解析】【试题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和平面镜的应用。(1)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u<f,成倒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2)平面镜所成的像是一个正立、等大的虚像。掌握住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解决该题的关键。【解答】A.如图甲所示,用凸透镜观察自己的指纹,即需要将人的手指放在凸透镜的1倍焦距以内,故可以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错误;B.如图乙所示,用凸透镜观察远处的物体,即物体处于2倍焦距以外,所以能看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正确;C.如图丙所示,用平面镜观察身后的物体,看到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故C错误;D.如图丁所示,用潜望镜观察远处的物体,由于潜望镜内部是平面镜,所以通过平面镜可以看到正立等大的虚像,故D错误。故选B。2.(2024·陕西省西安市·模拟题)小华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缩小的像。然后他把燃烧着的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这时在光屏上应( )A.成倒立缩小的像B.成倒立放大的像C.成正立放大的像D.不能成像31 【答案】B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理解,要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与物距像距的关系,做到灵活应用。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f<v<2f;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解答】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f<v<2f;若将蜡烛和光屏位置互换,则f<u<2f,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光屏距凸透镜即像距:v>2f;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3.(2024·江苏省连云港市·其他类型)如图,Q到凸透镜的距离为焦距,P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倍焦距,在凸透镜的右侧调节光屏的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烛焰像.这个像是( )A.B.C.D.【答案】D 【解析】解:如图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的地方,调节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故选:D。凸透镜成像时,U>2f时,在另一侧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是解决该题的关键。4.(2024·陕西省·同步练习)小明做作业时,动手操作了如下的实验探究:找了一个圆柱形的玻璃杯,里面装满水,把一支普通铅笔放在玻璃杯的一侧,透过玻璃杯,可以看到那支笔,如图所示,把笔由靠近玻璃杯的位置向远处慢慢移动,不会观察到的现象是( )31 A.先成虚像,后成实像B.铅笔先变粗,后变细C.到某一位置,笔尖突然改变方向D.铅笔先变长,后变短【答案】B 【解析】解:装满水的玻璃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当笔尖离玻璃瓶较近时,玻璃瓶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当笔尖离玻璃瓶较远时(物距大于焦距),成倒立的实像,所以先成虚像,后成实像;当铅笔由靠近瓶子的位置逐渐远离时,先成虚像后成实像,且虚像是正立的、实像是倒立的,所以到达某一位置时,笔尖会突然改变方向;凸透镜成虚像时,物远像远像变大(即越靠近焦点,虚像越大);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所以,把笔由靠近玻璃瓶的位置向远处慢慢移动时,笔尖先变长变大,后变短变小;由此可知,不会观察到的现象是铅笔先变粗,后变细,故B符合题意。故选:B。(1)由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当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内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体在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凸透镜成虚像时,物远像远像变大(即越靠近焦点,虚像越大);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此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属于光学综合题;此实验最好亲自做一下比较好。5.(2024·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其他类型)下列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实像B.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虚像C.幻灯机成正立放大的实像D.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答案】D 【解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摄像机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当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当u=f时,无像.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是平行的,没有会聚点.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同时要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道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A、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所以A错误.B、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B错误.C、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C说法错误.D、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D说法正确.故选:D.31 6.使用光学仪器时常常需要调节,下列哪些措施是正确的( )A.用放大镜看地图时,为了使看到的像大些,应将放大镜与地图之间的距离调大些B.使用投影仪,要使屏幕上清晰的像变大,只需将投影仪远离屏幕即可C.摄影记者采访一会议,先给大会主席台拍了一个镜头特写,为了拍摄主席台全景,他后退了好几步,然后将照相机暗箱长度调长了一些D.如果幻灯机银幕上呈现的清晰画面太小,那么应将幻灯机往后移动一定距离,同时将幻灯片与镜头之间的距离调长一些【答案】A 【解析】解:A、用放大镜看地图时,是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凸透镜成虚像时,物距越大,像越大,为了使看到的像大些,应将放大镜与地图之间的距离调大些,故A正确;B、使用投影仪,要使屏幕上清晰的像变大,需要将投影仪远离屏幕、投影片靠近凸透镜,故B错误;C、照相机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工作的,从特写到全景,像变小,像距变小,物距变大,所以照相机离主席台要远一些,同时缩短暗箱,故C错误;D、幻灯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工作的,从小画面到大画面,像要增大,像距变大,物距变小,所以幻灯片要靠近镜头,同时幻灯机要远离屏幕后退一些,故D错误。故选:A。(1)凸透镜成虚像时,物距小于焦距,物距越大,虚像越大。(2)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大于焦距,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像变大。凸透镜成实像和成虚像时,物距的变化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恰好相反。7.(2024·河南省郑州市·期末考试)“墨子巡天”指的是我国于2023年9月17日正式启用的“大视场巡天望远镜”。它是截止目前全球唯一的大口径兼大视场光学时域巡天望远镜。关于天文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的物镜和显微镜的物镜作用相同B.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虚像C.它的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用来把像放大D.它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用来把物体放大【答案】C 【解析】解:AC.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用来把像放大;显微镜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相当于投影仪,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C正确,符合题意;B.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其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而不是虚像,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D.望远镜的物镜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31 故选:C。8.(2024·山东省德州市·期末考试)全国中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表明:中学生近视发生率急剧上升,且低龄化,甲、乙两眼睛的成像示意图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B.甲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C.乙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D.乙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以及矫正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本题要抓住近视眼成因: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近视眼,近视矫正方法,需佩戴凹透镜;远视眼成因,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造成的,远视矫正方法,需佩戴凸透镜。【解答】远视眼成因: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造成的,则甲是远视眼的成因;远视矫正方法,需佩戴凸透镜;近视眼成因: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大,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近视眼,由图可知,乙是近视眼的成因;近视矫正方法,需佩戴凹透镜,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9.(2024·湖南省怀化市·期末考试)潜望镜、远视镜、近视镜、汽车的观后镜,依次用的是A.凹透镜、凹透镜、凸透镜、凸面镜B.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凸面镜C.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凸透镜D.平面镜、凹透镜、凸透镜、凸透镜【答案】B 【解析】【分析】31 掌握根据面镜和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和应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凸面镜和凸透镜,凹面镜和凹透镜的对光线的作用截然不同,注意区分。根据各种透镜和面镜的作用和用途进行选择。平面镜能改变光路制作潜望镜,能成像制成穿衣镜;凸面镜能使光线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成像,制成汽车观后镜;凹面镜能使光线会聚,制成太阳灶和医生检查耳道的额镜;根据光路可逆的,把凹面镜制成汽车头灯、手电筒等;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制成远视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制成近视镜。【解答】潜望镜利用平面镜改变光路;远视镜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使像呈在视网膜上;近视镜利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使像呈在视网膜上;汽车观后镜利用凸面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成像;所以潜望镜、远视镜、近视镜、汽车的观后镜,依次用的是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凸面镜。故选B。10.(2024·陕西省西安市·期末考试)如图所示的透镜中属于凹透镜的有______(选填字母);极少数游客在山上游玩时随意丢弃玻璃瓶,这样做可能引起山林火灾。这是因为盛有水的瓶子相当于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对光线有______作用,阳光经折射后,可能引燃枯叶。【答案】b、c 凸 会聚 【解析】解: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在如图所示的透镜中,b、c中间薄边缘厚属于凹透镜。纯净水瓶内有水,容易形成中间厚边缘薄的水凸透镜,即盛有水的瓶子相当于凸透镜。凸透镜又叫会聚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阳光经凸透镜折射后会形成温度比较高的光点,容易点燃枯叶,发生火灾。故答案为:b、c;凸;会聚。11.(2024·江苏省·月考试卷)如图所示,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其下方20cm31 处的白纸上呈现出一个较小的光斑,这个现象提示我们:凸透镜对光有______作用;若将该透镜向纸面再靠近一小段距离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小,由此可以判断该透镜的焦距一定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0cm。【答案】会聚 小于 【解析】解: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其下方的白纸上呈现出一个较小的光斑,说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如图所示,F点为焦点,白纸最初距凸透镜20cm;若将该透镜向纸面再靠近一小段距离,相当于白纸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已知光斑一直变小,结合下图可知,该透镜的焦距一定小于20cm。故答案为:会聚;小于。1.(2024·江苏省无锡市·其他类型)如图所示,表示小新同学用激光分别射向甲、乙两透镜后光的传播路径,由图可知甲透镜是___________,乙透镜是_____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答案】凸透镜;凹透镜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与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要知道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凸透镜与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知道凸透镜有会聚光线的作用,凹透镜有发散光线的作用。【解答】31 从图知,通过甲透镜的光线比入射光线向主光轴靠拢,所以甲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因此甲透镜是凸透镜;通过乙透镜的光线比起入射光线更加远离主光轴,所以乙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因此乙透镜是凹透镜。故答案为:凸透镜;凹透镜。13.(2024·河北省石家庄市·模拟题)小芳和妈妈到位于抚州城东抚河之畔的著名古楼--拟岘台游玩时,用单反相机拍了两张照片,如图所示,如果拍摄这两张照片时的照相机镜头的焦距相同,则在拍完甲照片后改拍乙照片时,应将照相机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拍摄对象,同时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照相机暗箱的长度。【答案】靠近 增大 【解析】【分析】凸透镜在成实像时,物距变化,像距也变化,像的大小也跟着变化,具体规律为:“物近像远像变大”本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时的物距与像距、像的大小关系。并熟悉凸透镜成像时的一些规律,如成实像时满足“物近像远像变大”;成虚像时,满足“物近像近像变小”。【解答】解:由题干中的照片可知:甲照片图象小,乙照片图象大,而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减小;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增大;所以应将照相机靠近拍摄对象来减小物距,同时增大照相机暗箱的长度来增大像距。故答案为:靠近;增大。14.(2024·陕西省·同步练习)如图所示,放大镜到图片之间的距离为物距,从甲图到乙图的过程中,所成的______(填“虚”或“实”)像变大,这是______(填“增大”或“减小”)物距的结果。【答案】虚 增大 【解析】解:根据图示可知,甲、乙中的像都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此时的物距小于焦距;凸透镜成虚像时,物距变大,像变大,所以从甲到乙是增大物距的结果。31 故答案为:虚;增大。凸透镜成虚像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大,像变大。本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属于基础题。15.(2024·山东省济南市·其他类型)如图所示的四幅图,有的能够说明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原理,有的给出了近视眼或远视眼的矫正方法,能够说明近视眼的成像原理的是 图;表示矫正远视眼的是 图。【答案】乙 丙 【解析】[1]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会聚能力太强或眼球的前后径距离过长,导致像成在视网膜前方,故图乙是近视眼的成像原理图。[2]远视眼是因为晶状体会聚能力太弱或眼球的前后径距离过短,导致像成在视网膜后方,需要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来矫正,故图丙是远视眼的矫正原理。1.(2024·河南省洛阳市·月考试卷)下列关于透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焦距越长,透镜对光的折射作用越弱B.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C.凹透镜两个焦点之间的距离叫做焦距D.平行光经过凸透镜折射后一定会聚于焦点【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焦距的概念,属于基础题目。(1)焦距越短,透镜对光的折射作用越强,焦距越长,透镜对光的折射作用越弱; (2)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焦点;31 (3)凸透镜的焦点到光心的距离为焦距。【解答】解:A、焦距越长,透镜对光的折射作用越弱,故A正确; B、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不单指对平行光,故B错误;C、凸透镜的焦点到光心的距离为焦距,而不是两个焦点之间的距离叫做焦距,故C错误;D、只有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才会聚于焦点,故D错误。故选:A。2.(2024·山东省日照市·期末考试)在下列虚框中放入适当的凸透镜或凹透镜,光路图成立。其中放入凹透镜的是( )A.甲和丁B.乙和丁C.丙和丁D.乙和丙【答案】D 【解析】甲、丁两图中,光线经过透镜后光线变会聚了,为凸透镜;乙、丙两图中,光线经过透镜后变发散了,为凹透镜。故选:D。3.(2024·陕西省·同步练习)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焦距为10cm,当蜡烛从如图所示的A位置逐渐移到B位置的过程中,像距及其像的变化情况是( )A.像距增大,像变大B.像距减小,像变大C.像距减小,像变小D.像距增大,像变小【答案】A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了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首先要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搞清物距和像距。然后才能准确判断像的性质。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31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离凸透镜越远,像也越大。【解答】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将点燃的蜡烛从A位置逐渐移到B位置的过程中,物距始终大于焦距,所以成像为实像,由于物距减小,则像距变大,像变大。故选:A。4.(2024·陕西省·同步练习)如图所示是爱动手的小雅利用手机和透镜自制的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影到墙壁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制作简易投影仪的镜头是凹透镜B.投影仪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C.透镜到墙壁的距离应大于透镜的二倍焦距D.手机应放置在透镜的一倍焦距内【答案】C 【解析】解:A、要有墙上成实像,所以,制作简易投影仪的镜头是凸透镜,故A错误;B、由投影仪的成像特点可知,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的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错误;CD、根据投影仪的成像原理可知,物距应大于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像距应大于透镜的二倍焦距,故C正确,D错误。故选:C。5.(2024·江苏省宿迁市·期末考试)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光屏处于图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个成像规律可以制成( )A.照相机B.潜望镜C.放大镜D.幻灯机【答案】A 31 【解析】【解答】当u>2f时,f<v<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摄像机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当f<u<2f时,v>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潜望镜是利用了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所以,由图可知,物距大于像距,且u>2f、f<v<2f,是照相机的成像原理,A正确,BCD错误。故选:A。6.(2024·山东省淄博市·其他类型)下面所列的成像实例:①照相机内所成的像;②通过潜望镜看到的景物的像;③通过放大镜看到的物体的像;④幻灯机屏幕上的像;⑤汽车后视镜中的像( )A.属于实像的只有①④B.属于虚像的只有②③④C.属于折射成像的只有①③D.属于反射成像的只有①②⑤【答案】A 【解析】①照相机是成倒立缩小的实像②通过潜望镜看到的像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反射成像,成的是虚像.③通过放大镜看到的是折射成的虚像.④幻灯机屏幕上成的是实像,是折射成像.⑤汽车后视镜成的是缩小的虚像,是反射成像.7.(2024·江苏省·其他类型)对下列四幅图阐述正确的是( )A.如图甲,远视眼看近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凹透镜矫正B.如图乙,近视眼看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凸透镜矫正C.如图丙,显微镜的目镜的作用是使物体成倒立、放大的像D.如图丁,天文望远镜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像【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的成像特点,属于基础题;31 (1)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2)远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减弱,使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需要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3)显微镜的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4)望远镜是由两组透镜组成,物镜成缩小的实像,目镜成放大的虚像;【解答】A.由图可知,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故该眼睛是近视眼,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即用凹透镜矫正,故A错误;B.图中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该眼睛是远视眼,远视眼应该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故B错误;C.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C错误;D.望远镜中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相当于照相机,故D正确。8.(2024·江苏省南京市·期末考试)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甲图反映了近视眼的形成原因,需配戴丙图中的眼镜对视力进行矫正B.甲图反映了远视眼的形成原因,需配戴丁图中的眼镜对视力进行矫正C.乙图反映了近视眼的形成原因,需配戴丁图中的眼镜对视力进行矫正D.乙图反映了远视眼的形成原因,需配戴丙图中的眼镜对视力进行矫正【答案】A 【解析】解:甲图的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是晶状体折光能力太强,所以甲图表示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的会聚点后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以前发散一下,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因此带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丙来矫正;乙图的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后方,是晶状体折光能力太弱,所以乙图表示了远视眼的成像情况;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的会聚点前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以前会聚一下,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因此带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丁来矫正。综上所述,选项A是正确,BCD错误。故选:A。9.(2024·天津市·单元测试)如图是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31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B.当u=16cm时,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C.把物体从距凸透镜5cm处向8cm处移动的过程中,成虚像且像逐渐变大D.成实像时,若只将透镜换为焦距更小的凸透镜,移动光屏再次成像时,像变大答案】A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的四种情况和应用,以及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像距、像之间的关系,是凸透镜成像习题的重要依据,一定要熟练掌握。根据凸透镜成像的四种情况和应用进行判断: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 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v=2f,一般用来求凸透镜的焦距;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和老花镜; 当物距大于焦距时,凸透镜成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 【解答】A.由图知,当物距为20cm时,像距也为20cm,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像距与物距相等,所以2f=20cm则f=10cm故A正确;B.当u=16cm时,物距位于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为投影仪,故B错误;C.把物体从距凸透镜5cm处向8cm处移动的过程中,物距一直小于焦距,成虚像,成虚像时,规律是物远像远像变大,故C正确;D.将透镜换为焦距更小的凸透镜,相当于增大物距,成实像时,当物距逐渐增大,所成的像逐渐变小,故D错误。故选AC。10.(2024·陕西省·同步练习)小灵通过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看到了课本上“凸透”两字放大的像,如图所示,“凸透”两字是放大的______(填“实”或“虚”)像,此时凸透镜到课本的距离应______(填“大于20cm”“在10cm和20cm之间”或“小于10cm”)31 ;为了使看到的字更大一点,他要把凸透镜______(填“靠近”或“远离”)课本。【答案】虚;小于10cm;远离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放大镜。放大镜是一个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凸透镜成虚像时,物距增大,像变大;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增大这个规律习题中出现的频率比较多。凸透镜成虚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减小,像变小。这条规律实验中无法测量,但是可以通过作图进行分析。【解答】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与物体在放大镜的同侧,此时物距小于1倍焦距,则此时凸透镜到课本的距离应小于10cm;要想使看到的字更大一些,根据凸透镜成虚像的规律可知,应使放大镜适当远离课本(仍然在一倍焦距以内)。10.(2024·山东省日照市·期末考试)许多重要光学器件都是凸透镜成像原理的应用,部分元器件相当于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或者相当于它们的组合。如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___ _____,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 ,它们的目镜都相当于 。答案】照相机 投影仪放大镜 【解析】[1]望远镜的物镜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相当于照相机。[2]显微镜的物镜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相当投影仪。[3]它们的目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都相当于放大镜。12.(2024·福建省·单元测试)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李华同学用一个焦距未知的凸透镜、蜡烛和光屏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31 (1)他先用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cm.(2)接着,李华按图乙装配仪器(图中F点是焦点,H点是二倍焦距处),点燃蜡烛,此时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他应把蜡烛向________(选填“上”或“下”)调.(3)调整后,此时光屏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像,若将蜡烛向左移动,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4)实验过程中,如果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 )A.只出现烛焰像的上半部分B.只出现烛焰像的下半部分C.出现烛焰完整的像,但像更小了D.像仍然是完整的,且大小不变,只是变暗了答案】(1)10.0;(2)上;(3)倒立;放大;实;左;(4)D 【解析】【分析】本题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掌握成像特点与物距像距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叫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2)光线过凸透镜的光心不改变方向,根据这个规律判断蜡烛移动的位置;(3)物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成实像时,当物距增大时,像距减小;(4)物体有无数点组成,物体上任一点射向凸透镜有无数条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有无数条折射光线会聚成该点的像;当遮住凸透镜的一部分,还有另外的部分光线,经凸透镜折射会聚成像。【解答】(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该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所以焦距是40.0cm−30.0cm=10.0cm;(2)由乙图知道,烛焰的像偏上,主要是因为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她应把蜡烛向上调节;(3)由乙图,物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像距大于2倍焦距,因此光屏上应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若将蜡烛向左移动,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因此光屏向左移动;(4)挡住透镜上半部分,下半部分仍能折射光线成像,所以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完整的,只是会聚光线比原来变少,像变暗了,故D正确。31 故答案为:(1)10.0;(2)上;(3)倒立;放大;实;左;(4)D。10.(2024·天津市·阶段练习)洋洋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的活动中,选用了焦距未知的凸透镜。(1)将凸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用平行光作光源,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并调整蜡烛火焰、凸透镜及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其大致在______上,为实验探究做好准备。(3)如图乙所示,将点燃的蜡烛移到标尺10cm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______、______的______像为止。生活中_____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来工作的。(4)在图乙所示情况下,保持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为了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在凸透镜左侧附近安装一个焦距适当的______。A.凸透镜 B.凹透镜(5)如图乙所示,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对调蜡烛光屏,则光屏上的像________(“清晰”、“不清晰”)(6)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动到标尺35cm刻度线处,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的实像。生活中_____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来工作的。(7)如果用不透明纸板将凸透镜上半部分遮住,结果______。A.没有影响 B.不能成像 C.成一半的像 D.仍能成完整的像,但亮度变暗。【答案】 (1)10.0;(2)同一高度;(3)倒立、缩小、实、照相机;(4)B;(5)清晰(6)放大;投影仪;(6)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以及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属于基础题;(1)焦距为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即透镜到光屏的距离。(2)组装器材时,为了像出现在光屏中心,要求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3)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为: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像距小于物距,像比物小,物像异侧。应用:照相机、摄像机。当物距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时,则像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物像异侧。应用:投影仪、幻灯机、电影放映机。当物距等于1倍焦距时,则不成像,成平行光射出。当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则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物像同侧。应用:放大镜。31 【解答】(1)由图中,平行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到一点,说明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光屏上得到的最小、最亮的光斑便是凸透镜的焦点,所以焦距为60.0cm−50.0cm=10.0cm;(2)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心;(3)将点燃的蜡烛移到标尺10cm处,此时的物距为u=50cm−10cm=40cm>2f,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4)在图乙所示情况下,保持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物距变大,像距变小,成像于光屏前,不移动光屏,为了使光屏上可成像,由于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应在凸透镜左侧附近安装一个焦距适当的凹透镜,才能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故选B;(5)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对调蜡烛光屏,则原来的物距变成像距,原来的像距变成物距,根据折射光路的可逆性可知,此时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6)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动到标尺35cm处,此时物距为u=50cm−35cm=15cm,处于蜡烛位于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所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投影仪;(7)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物体上任一点射向凸透镜的下半部,经凸透镜折射后,照样能会聚成像,像的大小不发生变化,折射光线减少,会聚成的像变暗,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故答案为: (1)10.0;(2)同一高度;(3)倒立、缩小、实、照相机;(4)B;(5)清晰(6)放大;投影仪;(6)D14.(2024·全国·其他类型)小馨学习了眼睛和眼镜的知识之后,她想利用水透镜来模拟眼睛看见物体的过程。如图是小馨自制的水透镜及实验所需器材,对比眼睛的结构图: (1)眼球中的视网膜相当于实验中的___________,实验中的水透镜相当于眼球中的___________;(2)实验时,小馨将光源、水透镜、光屏依次放置在光具座上,为了使像呈现在光屏中央,请你帮她写一条检验三者中心是否在同一高度的方法:___________;(3)小馨现将蜡烛放在最左端,对光屏做出适当调节,使像能清晰地出现在光屏上,模拟人看清远处的物体;(4)固定住水透镜和光屏,模拟人眼睛的晶状体和视网膜的位置不发生改变;(5)把光源向水透镜方向移动,发现光屏上的像模糊了,这时需要向水透镜___________(选填“注水”或“抽水”),使光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模拟睫状体的变化,从而达到眼睛的自动调节;(6)初步调查,我国青少年近视患病率高达50%左右,近视率仍处于高位。飞秒激光近视手术是当今眼科学界的前沿技术,你认为飞秒激光近视手术使眼睛发生了什么变化从而达到矫正近视的效果?___________。【答案】(1)光屏;晶状体;(2)31 将蜡烛、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移到一起,然后观察比较三者中心是否在同一高度上;(5)抽水;(6)对人的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进行手术,使其变薄,使其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弱,使成的像后移,直到移到视网膜上。 【解析】(1)对比眼睛的结构,我们可以发现视网膜可以成像,相当于实验中的光屏;眼睛中的晶状体中间厚、边缘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2)为了使像呈现在光屏中央,需将光源、水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调到同一高度,具体的做法可以是将蜡烛、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移到一起,然后观察比较三者中心是否在同一高度上。(5)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把光源向水透镜方向移动,物距减小,像距变大,所以光屏上的像模糊了,要使像变清晰,需使水凸透镜的焦距变大,即这时需要从水透镜抽水使水凸透镜变薄,这样就可以模拟眼睛的自动调节。(6)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厚,导致像成在视网膜前方。激光矫正近视,是对人的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进行手术,使其变薄,使其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弱,使成的像后移,直到移到视网膜上,这样就可以矫正近视眼了。31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专题04 神奇的透镜【考点清单】
北师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专题03 声现象【考点清单】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复习 专题02 光现象和透镜及其应用【考点清单】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复习 专题03 质量与密度【考点清单】
沪科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复习 专题03 第5-6章 【考点清单】
北师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复习 专题1物态变化【考点清单】
北师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复习 专题2 机械运动【考点清单】
北师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复习 专题3 声现象【考点清单】
北师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复习 专题4 光现象【考点清单】
北师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复习 专题5 透镜(考点串讲)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初中 - 物理
发布时间:2025-01-14 00:20:01
页数:31
价格:¥3
大小:901.47 KB
文章作者:浮城3205426800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