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初中
>
物理
>
北师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复习 专题3 声现象【考点清单】
北师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复习 专题3 声现象【考点清单】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9
2
/19
剩余17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专题3声现象清单03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的产生原因:声音由产生。2.声源:的物体叫作声源。3.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不能传声。4.声速的影响因素:和。5.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传播速度关系为v固体v液体v气体。6.声音的传播形式为。7.回声是指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后,会被障碍物的表面。8.分辨原声和回声的条件:听到原声和听到回声的时间间隔在s以上。二、声音的特性1.音调表示声音的。2.音调的影响因素是物体振动的。频率越,音调越;频率越,音调越。3.人耳听觉频率范围:。4.超声波:频率高于的声波。5.次声波:频率低于的声波。6.响度表示声音的程度。7.响度的影响因素是物体的(振幅越,响度越;振幅越,响度越);距离声源的,距离越,响度越;声音的程度,分散程度越,响度越。8.音色反应物体发出的声音特有的。9.音色与发声体的、、等因素有关。三、制作隔音箱1.乐音:听起来的声音称为乐音。2.噪声:听起来的声音称为噪声。从物理角度看,噪声一般是指物体做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凡是、和的声音都是噪声。3.噪声的来源:、、安静的图书馆里的说话声都是噪声。4.声音的强弱用表示,常用单位是()。5.我们把人们的声音定为0dB。6.噪声的防治方法:从处减弱、在中减弱、在处减弱。19 二、声的利用1.声传递信息:、B超、雷达、超声波探伤、预测自然灾害等。2.声传递能量:、超声波洗眼镜、超声波击碎结石等。1.(2024·山东省济南市·月考试卷)如图是一种便携式“声波盒”,工作时可以产生48000Hz的“高频波”使液体振动,从而将放入盒中的物体清洗干净。关于该“高频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B.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人耳能够听见它D.它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2024·上海市·期中考试)下面是对声速与回声问题的总结,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A.声音在水中的速度为340m/sB.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C.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快,其次为液体,在空气中传播得最慢D.声音遇到障碍物会发生反射,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做回声。如果回声与原声进入人耳时间间隔小于0.1s,则人不能将两者区分开,此时回声加强了原声3.(2024·陕西省·同步练习)如图所示,用薄塑料片在甲、乙两把塑料梳子的齿上以相同的力度与速度分别划一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梳子的齿数少,振动慢,音调高19 B.乙梳子的齿数多,振动快,音调高C.甲梳子发出的声音低沉,属于次声波D.乙梳子发出的声音尖锐,属于超声波4.(2024·广东省广州市·模拟题)如图所示,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在靠近居民区的路段设置声音屏障,目的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乙图:利用超声可以探测海底深度,说明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其他声波C.丙图:城市中的噪声监测仪,数字55.8后的单位应该是HzD.丁图:从上、下两个音叉振动的波形图中,可看出上面的音叉发声音调高5.(2024·甘肃省武威市·模拟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能听见次声波,动物则不能B.B超可以检查胎儿是否发育正常,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C.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D.超声波可以击碎肾结石,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6.(2024·福建省·月考试卷)如图所示的这些现象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7.(2024·陕西省西安市·模拟题)我国已经建成多条“音乐公路”,路面上刻有一条条凹槽,每条凹槽就像一个音符,可以把整条路面看成是一张留声机的碟片,而汽车的轮胎就像是唱针,每当汽车驶过这段路面时,一段完整的音乐就奏响了,音乐声是由轮胎的______产生的,音乐声是通过______传入人耳的,凹槽之间留不同的间距,目的是使轮胎发出声音的______(填“响度”“音调”或“音色”)不同。8.(2024·云南省·期中考试)云南北迁亚洲象(如图所示),牵动全国人民的心。亚洲象迁移时象群之间通过频率小于20Hz的 波相互交流,这是利用声音能够传递 (选填“信息”或“能量”)。19 19 1.(2024·陕西省·同步练习)甲同学将耳朵贴在一根长为10m的空铁管一端,乙同学在另一端用力敲一下铁管,甲同学能听到(空气中声速为340m/s,铁中声速为5200m/s)( )A.1次敲击声B.2次敲击声C.3次敲击声D.4次敲击声2.(2024·江苏省宿迁市·月考试卷)以下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C.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D.利用超声波可以测出地球离月球的距离3.(2024·广东省·单元测试)中央电视台《朗读者》栏目深受观众喜爱,它用朗读的方式来传达一种精神力量。关于其中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朗读者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声音的频率很高B.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C.观众主要依据音调区分主持人和朗读者的声音D.朗读时,朗读者的声带振动产生声音4.(2024·天津市·单元测试)近几年,全国各地掀起跳广场舞的热潮。广场舞有益身心健康,但也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为避免噪声给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干扰,采取的下列措施及解释均合理的是( )A.调节音箱的音量,使声音的音调不要太高B.让附近的居民关闭门窗,在人耳处减弱噪声C.在广场上安装噪声监测装置,可以减弱噪声D.晚八点以后禁止跳广场舞,防止噪声的产生5.(2024·甘肃省武威市·模拟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能听见次声波,动物则不能B.B超可以检查胎儿是否发育正常,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C.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D.超声波可以击碎肾结石,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6.(2024·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其他类型)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速的大小只跟介质的种类有关B.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耳都能听到C.人听到声音是否响亮只跟发声体发声时的响度有关D.声不仅可以传递信息,还可以传递能量19 7.(2024·甘肃省·期中考试)通过观察声音波形图,A和C的 相同,A和D的 相同(选填“音调”、“响度”)。8.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可以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让牙齿刷得更干净,这是因为超声波具有______(选填“信息”或“能量”);超声波的频率______(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20000Hz;B超”能够检查内脏器官或胎儿的生长情况,这主要依靠声波传递______(选填“信息”或“能量”)。9.(2024·广东省江门市·月考试卷)学习科学要学会利用书籍的信息进行反思,并从中获取新的信息。根据图文信息回答问题。人和一些动物的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频率/Hz:(1)关于声音的速度,课本上是这样描述的:“15℃时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从描述中我们可以得到:声音的传播速度与______和______有关,一般在______中传播最慢(选填“固体”“液体”或“气体”)。(2)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0~30kHz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有较好的指向性,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的往返时间就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声呐发出的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近;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正在远离声呐。①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20Hz到______kHz;狗______(选填“能”或“不能”)19 听到次声波。②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继续监视潜艇B,突然接收到经潜艇B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高的,说明潜艇B正在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潜艇A。③运用声呐系统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可以探测海洋深度,超声波声呐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于太空测距(比如地球与月球的距离)。19 专题3声现象清单03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的产生原因: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2.声源:正在发声的物体叫作声源。3.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4.声速的影响因素:介质种类和介质温度5.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传播速度关系为v固体>v液体>v气体。6.声音的传播形式为声波。7.回声是指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后,会被障碍物的表面反射。8.分辨原声和回声的条件:听到原声和听到回声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二、声音的特性1.音调表示声音的高低。2.音调的影响因素是物体振动的频率。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3.人耳听觉频率范围:20Hz-20000Hz。4.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5.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6.响度表示声音的响亮程度。7.响度的影响因素是物体的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距离声源的距离,距离越远,响度越小;声音的分散程度,分散程度越大,响度越小。8.音色反应物体发出的声音特有的品质。9.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振动方式等因素有关。三、制作隔音箱1.乐音:听起来优美动听的声音称为乐音。2.噪声:听起来杂乱刺耳的声音称为噪声。从物理角度看,噪声一般是指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是噪声。3.噪声的来源:街道上的汽车、建筑工地的机器声、安静的图书馆里的说话声都是噪声。4.声音的强弱用声级表示,常用单位是分贝(dB)。5.我们把人们刚刚能听到的声音定为0dB。19 1.噪声的防治方法:从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二、声的利用1.声传递信息:声呐、B超、雷达、超声波探伤、预测自然灾害等。2.声传递能量:超声波加湿器、超声波洗眼镜、超声波击碎结石等。1.(2024·山东省济南市·月考试卷)如图是一种便携式“声波盒”,工作时可以产生48000Hz的“高频波”使液体振动,从而将放入盒中的物体清洗干净。关于该“高频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B.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人耳能够听见它D.它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答案】A 【解析】解:A、这里的“高频波”其实是超声波,超声波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故A正确;B、超声波与可听声一样,都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C、48000Hz的“高频波”是超声波,超出了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人耳不能听到它,故C错误;D、超声波与可听声一样,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D错误。故选:A。2.(2024·上海市·期中考试)下面是对声速与回声问题的总结,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A.声音在水中的速度为340m/sB.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C.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快,其次为液体,在空气中传播得最慢D.声音遇到障碍物会发生反射,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做回声。如果回声与原声进入人耳时间间隔小于0.1s19 ,则人不能将两者区分开,此时回声加强了原声【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传播,知道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属于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相对比较简单。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传播介质有关,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传播最慢;回声是指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有一部分声能被反射回来,这种反射回来的声叫“回声”;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早0.1秒,那么反射的声音就会加强原声。【解答】A.声音在15℃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故A说法错误,符合题意;B.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故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快,其次为液体,在空气中传播得最慢,故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声音遇到障碍物会发生反射,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做回声。如果回声与原声进入人耳时间间隔小于0.1s,则人不能将两者区分开,此时回声加强了原声,故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3.(2024·陕西省·同步练习)如图所示,用薄塑料片在甲、乙两把塑料梳子的齿上以相同的力度与速度分别划一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梳子的齿数少,振动慢,音调高B.乙梳子的齿数多,振动快,音调高C.甲梳子发出的声音低沉,属于次声波D.乙梳子发出的声音尖锐,属于超声波【答案】B 【解析】解:AB、如图所示,用薄塑料片在甲、乙两把塑料梳子的齿上用同样的速度划两次,因为乙梳子的齿密,所以乙梳子齿振动的快,声音尖利,频率高,发出声音的音调高,故B正确,A错误;CD、甲梳子发出的声音低沉,乙梳子发出的声音尖锐,都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不是次声波也不是超声波,故C、D错误。故选:B。(1)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音调就会越低。(2)19 振动频率低于20Hz的是次声波;振动频率高于20000Hz的是超声波;人耳可以听见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音调和频率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区分判断声音的特征是中考的重点,也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4.(2024·广东省广州市·模拟题)如图所示,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在靠近居民区的路段设置声音屏障,目的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乙图:利用超声可以探测海底深度,说明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其他声波C.丙图:城市中的噪声监测仪,数字55.8后的单位应该是HzD.丁图:从上、下两个音叉振动的波形图中,可看出上面的音叉发声音调高【答案】D 【解析】【分析】此题涉及到防止噪声的途径、频率与音调的关系、声波的传播速度、响度的单位等多个知识点,考查比较全面,难度不大。(1)减弱噪声有三条途径,即在三个不同的位置——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减弱噪声。(2)在相同温度下,在相同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相同。(3)声音的强弱,即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用分贝来表示,声音越小,分贝数越小。(4)比较相同时间内物体振动的次数可以比较频率大小。频率越大,音调越高。【解答】A、在靠近居民区的路段设置的声音屏障,目的是使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错误;B、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与其他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相同,故B错误;C、监测噪声的设备是用来测定噪声的等级的,而声音的强弱用分贝来表示,所以监测噪声设备上数字95.8后的单位应该是dB(分贝),故C错误;D、两个音叉振动的波形图中,相同时间内,上面物体振动的频率大于下面的频率,上面的音调比下面的音调高,故D正确。故选D。5.(2024·甘肃省武威市·模拟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能听见次声波,动物则不能B.B超可以检查胎儿是否发育正常,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19 C.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D.超声波可以击碎肾结石,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答案】A 【解析】解:A.人不能听见超声波和次声波,但有些动物能听见,故A错误;B.B超可以检查胎儿是否发育正常,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故B正确;C.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C正确;D.超声波可以击碎肾结石,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故D正确。故选:A。(1)人的耳朵可以听到频率20Hz—20000Hz的声音,最敏感是1000Hz—3000Hz之间的声音。人们把超过人耳听力范围的声音叫做超声波,即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人们把低于听力范围的声音叫做次声波,即频率小于20Hz的声波。(2)声音能够传递信息,也能够传递能量。(3)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如果停止振动声音就会马上停止。本题考查声音的产生、超声波以及声音的利用,是一道综合题;正确理解记忆人的听力范围,是解答该题的关键。1.(2024·福建省·月考试卷)如图所示的这些现象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答案】振动 【解析】【分析】此题是关于声音的产生的题目,关键是掌握声音产生的条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振动停止,发声就停止。【解答】(1)由图可知,敲鼓的时候,会发现鼓面上的纸屑上下跳动,这个现象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2)由图可知,通过小纸片的跳动表明播音时扬声器在振动,所以发声的物体在振动;(3)由图可知,发声的音叉在振动,接触水面时会溅起水花,可以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所以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2.19 (2024·陕西省西安市·模拟题)我国已经建成多条“音乐公路”,路面上刻有一条条凹槽,每条凹槽就像一个音符,可以把整条路面看成是一张留声机的碟片,而汽车的轮胎就像是唱针,每当汽车驶过这段路面时,一段完整的音乐就奏响了,音乐声是由轮胎的______产生的,音乐声是通过______传入人耳的,凹槽之间留不同的间距,目的是使轮胎发出声音的______(填“响度”“音调”或“音色”)不同。【答案】振动;空气;音调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传播和声音的特征,三个特征是从三个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且影响三个特征的因素各不相同。物体振动产生声音;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解答】音乐声是由轮胎的振动产生的;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音乐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凹槽之间留不同的间距,振动的频率就不同,目的是使轮胎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故答案为:振动;空气;音调。1.(2024·云南省·期中考试)云南北迁亚洲象(如图所示),牵动全国人民的心。亚洲象迁移时象群之间通过频率小于20Hz的 波相互交流,这是利用声音能够传递 (选填“信息”或“能量”)。【答案】次声信息 【解析】[1]频率小于20Hz的是次声波,频率在20Hz∼20000Hz的是可听声波,大于20000Hz的是超声波。亚洲象迁移时象群之间通过频率小于20Hz,所以是次声波。19 [2]大象通过次声波进行交流,说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19 1.(2024·陕西省·同步练习)甲同学将耳朵贴在一根长为10m的空铁管一端,乙同学在另一端用力敲一下铁管,甲同学能听到(空气中声速为340m/s,铁中声速为5200m/s)( )A.1次敲击声B.2次敲击声C.3次敲击声D.4次敲击声【答案】A 【解析】解:声音沿着铁管和空气传播的时间间隔为:Δt=sv1−sv2=10m340m/s−10m5200m/s≈0.027s<0.1s,所以只能听到一次敲击声,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声音在两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要大于0.1s才能区分开。2.(2024·江苏省宿迁市·月考试卷)以下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C.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D.利用超声波可以测出地球离月球的距离【答案】C 【解析】解:A.物体只要振动就能产生声音,如果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或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人就不会听到,故A错误;B.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故B错误;C.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故C正确;D.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利用超声波不可以测出地球离月球的距离,故D错误。故选:C。3.(2024·广东省·单元测试)中央电视台《朗读者》栏目深受观众喜爱,它用朗读的方式来传达一种精神力量。关于其中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朗读者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声音的频率很高B.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C.观众主要依据音调区分主持人和朗读者的声音D.朗读时,朗读者的声带振动产生声音【答案】D 19 【解析】A.朗读者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声音的振幅大,响度大,故A错误;B.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40m/s,故B错误;C.主要依据音色区分主持人和朗读者的声音,故C错误;D.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朗读时,朗读者的声带振动产生声音,故D正确。故选D。4.(2024·天津市·单元测试)近几年,全国各地掀起跳广场舞的热潮。广场舞有益身心健康,但也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为避免噪声给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干扰,采取的下列措施及解释均合理的是( )A.调节音箱的音量,使声音的音调不要太高B.让附近的居民关闭门窗,在人耳处减弱噪声C.在广场上安装噪声监测装置,可以减弱噪声D.晚八点以后禁止跳广场舞,防止噪声的产生【答案】D 【解析】A.调节音响的音量,能够改变声音的响度大小,音量大则响度大,音量小则响度小;调节音量旋钮不能改变声音的音调、音色和频率,故A不符合题意;B.居民关闭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C.在广场上安装噪声监测装置,不能阻断噪声的传播,故C不符合题意;D.晚八点半以后停止跳广场舞,防止噪声的产生,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符合题意。故选D。5.(2024·甘肃省武威市·模拟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能听见次声波,动物则不能B.B超可以检查胎儿是否发育正常,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C.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D.超声波可以击碎肾结石,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答案】A 【解析】解:A.人不能听见超声波和次声波,但有些动物能听见,故A错误;B.B超可以检查胎儿是否发育正常,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故B正确;C.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C正确;D.超声波可以击碎肾结石,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故D正确。故选:A。6.(2024·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其他类型)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速的大小只跟介质的种类有关19 B.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耳都能听到C.人听到声音是否响亮只跟发声体发声时的响度有关D.声不仅可以传递信息,还可以传递能量【答案】D 【解析】【分析】声速跟介质、温度有关。介质不同,声速不同;同种介质,温度不同,声速不同;次声是指低于20Hz的声音,超声是指高于20000Hz的声音,人耳的听觉范围是有限的,只能听到20Hz到20000Hz的声音,故人耳听不到超声波和次声波;响度指声音的大小,跟物体的振幅、距声源的距离、分散程度有关;声具有能量,声能传递信息。【解答】A、声速跟介质、温度有关,介质不同,声速不同;同种介质,温度不同,声速不同,故A错误;B、由超声波与次声波的定义可知,它们都不是在人耳听觉范围内的声波,故B错误;C、声音的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振动的幅度)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故C错误;D、声不仅可以传递信息,还可以传递能量,D正确。故选:D。7.(2024·甘肃省·期中考试)通过观察声音波形图,A和C的 相同,A和D的 相同(选填“音调”、“响度”)。【答案】响度音调 【解析】[1]由图示可知:A与C的振幅相同,故它们响度相同。[2]A和D中,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相同,振动的频率相同,故它们的音调相同。8.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可以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让牙齿刷得更干净,这是因为超声波具有______(选填“信息”或“能量”);超声波的频率______(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20000Hz;B超”能够检查内脏器官或胎儿的生长情况,这主要依靠声波传递______(选填“信息”或“能量”)。【答案】能量 高于 信息 【解析】解:(1)19 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可以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让牙齿刷得更干净,利用了超声波能传递能量;(2)超声波的频率高于20000Hz;(3)B超”能够检查内脏器官或胎儿的生长情况,这主要依靠声波传递信息。故答案为:能量;高于;信息。(1)声音可传递能量,声音可以传递信息;(2)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超声波。9.(2024·广东省江门市·月考试卷)学习科学要学会利用书籍的信息进行反思,并从中获取新的信息。根据图文信息回答问题。人和一些动物的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频率/Hz:(1)关于声音的速度,课本上是这样描述的:“15℃时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从描述中我们可以得到:声音的传播速度与______和______有关,一般在______中传播最慢(选填“固体”“液体”或“气体”)。(2)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0~30kHz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有较好的指向性,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的往返时间就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声呐发出的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近;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正在远离声呐。①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20Hz到______kHz;狗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次声波。②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继续监视潜艇B,突然接收到经潜艇B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高的,说明潜艇B19 正在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潜艇A。③运用声呐系统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可以探测海洋深度,超声波声呐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于太空测距(比如地球与月球的距离)。【答案】温度 介质 气体 20 能 靠近 不能 【解析】解:(1)“15℃时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从描述中我们可以得到:声音的传播速度与温度和介质有关;一般在气体中传播最慢;(2)①人耳只能听到20Hz到20000Hz之间的声音,即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20Hz到20kHz;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次声波。由图可知,狗的听觉的频率范围为15Hz到50000Hz,故狗能听到次声波;②根据题意,潜艇A接到潜艇B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高的,所以潜艇B正在靠近潜艇A;③月球周围是真空,因为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声呐不能用于太空测距。故答案为:(1)温度;介质;气体;(2)①20;能;②靠近;③不能。(1)声音传播速度的影响因素是介质的种类和温度;(2)超声是指高于20000Hz的声音,次声是指低于20Hz的声音。人耳无法听到超声和次声;潜艇A接到潜艇B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高的,所以潜艇B正在靠近潜艇A;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在月球上无法使用声呐。19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中考物理复习专题2 声现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专题02 第2章 声现象【考点清单】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专题02 声的世界【考点清单】
北师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专题03 声现象【考点清单】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复习 专题01 机械运动、声现象和物态变化(考点串讲)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复习 专题01 机械运动、声现象和物态变化【考点清单】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复习 专题02 光现象和透镜及其应用【考点清单】
北师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复习 专题1物态变化【考点清单】
北师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复习 专题2 机械运动【考点清单】
北师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复习 专题3 声现象(考点串讲)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初中 - 物理
发布时间:2025-01-13 22:20:01
页数:19
价格:¥3
大小:940.56 KB
文章作者:浮城3205426800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