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高考作文解读——文化交流类作文解读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8

2/18

剩余1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文化交流类作文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琴、棋、书、画历来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必须掌握的技能。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而在音乐、棋术、书法、绘画中居于首位。中国古琴音乐是一门具有深刻历史文化背景的艺术,古琴之音,既淳和淡雅,又清亮绵远,意趣高雅,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怒,温柔敦厚,形式中正平和,无过无不及,“琴之为器也,德在其中”,琴道更是有素养的文人士大夫一生的追求。在人心趋于浮躁的今天,亟需聆听古琴这种恬淡、平和的音乐,使我们的内心得以回归宁静。而修身养性本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中国汉字博大精深。“一”可以说是最简单的一个字。“一”字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自古至今,“一”字的字形始终未变,均为简单的一横。“一”同时也是中国汉字意蕴最丰富的一个字。“一”可以象征创造,“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个想法、一个举动、勇敢迈出的第一步,缤纷世界源于质朴的初始;“一”可以象征团结,“万众一心”“一呼百应”,无数个体因为同一个信念聚成一堆火,拧成一股绳:“一”还可以象征力量,“虽千万人吾往矣”,这“一往无前”的身影彰显着内心的强大与坚定……假如你是中国汉字博物馆的导游,你会怎样向游客们介绍汉字“一”?请你结合材料写一篇解说词。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2022年10月12日,正在国际空间站执行驻留任务的意大利女性航天员萨曼莎·克里斯托福雷蒂,在个人推特账号上发布了一组太空摄影作品,并以中英双语配上了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名句:“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浩瀚星辰的辽远背景、跨越时空的“梦幻联动”、多元文明的碰撞交融,让简单的图文一下子鲜活了起来,也传递着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看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呢?请写一篇文章投给校刊“中华文化,国际舞台”栏目。试卷第3页,共4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礼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传统儒家讲述了许多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到今天看来对我们自身及社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复兴中学文竹苑文学社团的成员们,准备组织一场与上述材料话题相关的讨论会。作为社团成员的你,请结合以上材料,联系当下的社会实际,写一篇发言稿,阐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一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西方殖民者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大清帝国的门户,举国震惊。许多知识分子激于时变,怨恨线装书不能抵挡洋枪洋炮,于是把国运的厄难归咎于传统文化。材料二从2004年创办第一所孔子学院,到2014年12月遍布世界五大洲126个国家的475所孔子学院、851个孔子课堂,10年间,孔子学院的跨越式发展及取得的成绩,成为了国内外热议的焦点。2014年,连续两所美国大学宣布停办孔子学院,理由是“影响学术自由”。材料三2022年国考报名人数突破200万,但是对于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来说,却少有人问津,张晓刚所长坦言,“没人往我们这来”,面对这样的现状,敦煌研究院也无可奈何。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一:试卷第3页,共4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共有的价值规范及符号象征,新时代中,文化的内涵日渐趋厚,而传统文化的现实却令人尴尬。就拿端午节来说,古人通过端午吃粽子、挂香包、喝黄酒、赛龙舟等方式缅怀爱国诗人屈原,传递爱国情怀;而如今的端午节,人们除了吃粽子以外,好像它所传递的民族情怀已然淡漠。材料二:近年来,与民生密切相关的老字号品牌,如张小泉、德州扒鸡、五芳斋等老字号企业掀起上市潮。与此同时,早时就“出圈”的老字号却大不如前,全聚德在2020年上半年亏掉了前两年的利润之和,天津狗不理已从新三板摘牌。材料三:西藏在保护发扬唐卡艺术的同时,唐卡产业也做大做强。通过“非遗+产业”的方式,解锁了乡村振兴新路径。数据显示,西藏从事唐卡绘制的人员目前已超过3000人,周边产业人员超万人,全区唐卡年产值已突破2亿元。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优美的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中华儿女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优秀的古诗词往往具有深刻的意蕴和独特的艺术匠心。比如,曹操的《短歌行》运用比兴手法和典故表述心志,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呈现日常的生活画面,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用瑰丽的怨象表现梦境。请从以上三首诗词中选择一首,就你感触最深的一点,写一则文学短评。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多年以来,语文教材选入了许多先秦诸子散文,甚至整单元、大篇幅都是这类文章。对此,有的同学认为先秦诸子散文太深奥,艰涩难懂,读了也没啥用;有的同学认为这里的文言知识在高考基本上考不到;有的同学认为这些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章,距离我们现实太遥远;还有人厚今薄古,数典忘祖,甚至崇洋媚外。请根据你的理解和阅读感受,自选角度,结合第四单元《逻辑的力量》有关知识,写一篇驳论文,谈一下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不少于800字。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试卷第3页,共4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儿何尝不思念着骨肉的团聚,儿何尝不眷恋着家庭的亲密,但上海、长沙烈士们殷红的血迹燃起了儿的满腔怒火,乱葬岗上孤儿寡母的哭声斩断了儿的万缕归思。为了让千千万万的母亲和孩子能过上好日子,为了让白发苍苍的老人皆可享乐天年,儿已决意以身许国,革命不成功,立誓不回家。(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参谋长兼第28团团长王尔琢给父母的信,写于1927年6月)然情势莫测,若儿成仁,望父母珍重,儿领国命,赴国难,纵死国,亦无憾。赵家有死国之士,荣莫大焉。……日后我父饮酒,如有酒花成簇,聚而不散,正是顽劣孩儿,来看我父;我母针织,如有线绳成结,屡理不开,便是孩儿春光,来探我母。(援鄂抗疫医生赵春光的《别父母书》,写于2020年2月13日)两封家书,时隔近百年,却同样感人肺腑。这两封家书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感悟?请你以复兴中学学生李华的身份,任选其中一人给他写一封信,表达你的崇敬及读信后的联想与感悟。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无论是山川自然美、劳动创造美、青春靓丽美,还是文化艺术美、人性心灵美、传统道德美等等,都会受到人们的欣赏和由衷的赞美。有人说,84岁的钟南山是美的,他用自己的坚守和智慧,给人们带来希望和健康;有人说,勤劳的环卫工人是美的,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给人们带来清洁和美丽……请根据以上材料,以“最美”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不限文体(诗歌除外),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试卷第3页,共4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答案:1.略【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本题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材料首先介绍了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而在音乐、棋术、书法、绘画中居于首位。然后介绍了古琴之音,既淳和淡雅,又清亮绵远,意趣高雅,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怒,温柔敦厚,形式中正平和,无过无不及,“琴之为器也,德在其中”。材料启发我们应该从琴道来感悟人生,以“琴道”来修养我们的品性。琴的音乐品格清、和、淡、雅,这种清净、平和、恬淡、高雅的特点,也是我们心性该有的特点。因此在人心容易流于浮躁的今时,我们也应以琴道修养自己的身心,让我们的内心在纷繁的世界中安静下来,寻得内心的淡泊宁静;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我们也应该养成“意趣高雅”的品格,不被世俗所困,始终保持自己的一份高洁。以琴道修身养性,守住传统文化的根。写作指导:行文中要紧扣“琴道”给修身养性的启发,不能脱离“琴道”而单纯去谈传统文化对我们的影响。如果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世事纷扰,琴音修心”,正文可运用递进式结构,先阐述在世事纷扰的今天,以琴道修心的必要性,接着阐述琴道修心的好处,最后阐述以琴道修心的做法,结尾回扣中心论点,做到结构严谨。立意:1.世事纷扰,琴音修心。  2.琴道人生,回归宁静。  3.回归传统,修身养性。2.例文:“字”从遇见你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中国汉字博物馆,与汉字相遇。汉字作为世界上流传至今的唯一一种表意体系的文字,时至今日,依然彰显出其强大的生命活力,那是因为它简单的字形中包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而“一”作为汉字中重要的一员,恰好用最简单的笔画勾勒出了中华文化的繁复与深刻,博大与精深。答案第13页,共13页 首先,我们来看,从古至今,“一”的字形都是简单的一划。而在时间的标尺上,这简单的一划却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开始。它不仅逐步演变成了抽象的计数符号,更是成为汉字构成的基石。在大家身处的的这个展厅中,我们不难发现,几乎每一个汉字的构架中都有“一”的影子。因为“一”才有了“二”与“三”以致万物,才有了“天”的至高至大,才有了“元”的万物之始。从数字到繁复的文字,从文字到广博精深的中华文明,“一”充分见证了中国人在文明道路上的探求历程。而对“一”的肯定与尊崇体现着我们认识世界的哲学观:一是万数之始,万物之祖,万事之源。“合抱之木,始于毫末”,宏大的汉字世界、文明世界,离不开最简单最质朴的初始。大家看,一个简单的“一”居然包含了如此丰富的意蕴。这是“一”的魅力,也是汉字的魅力。可能现场有朋友会问,汉字之所以能够源远流长,只是因为我们刚刚所说丰富的意蕴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作为人类最高智慧的结晶,汉字之所以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脱颖而出,更重要的是它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我们再来看这个最简单的“一”。缤纷的世界源于质朴的开始,“一”可以是创造,于是丝绸之路上第一步、深海探险的第一步、太空行走的第一步,都变成了我们探索世界开端;万众一心、一呼百应,“一”可以是团结,于是面对疫情,十几亿人口听从指挥,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变得安静、沉默;“虽千万人吾往矣”,“一”可以是力量,于是在国家发展的各个战场,那一个个一往无前的身影都记录着历史的进步。“一个方块字,一方天地人。”中国人对“一”的钟情,与其说是一种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不如说是一种生命的自觉和文化的传承。而当这种文化基因通过一个个汉字真正融入到我们骨子里的时候,就变成了家国一体一元的深层文化心灵密码。正如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曾经说过:“中华民族是一个圆,周长可大可小,圆心无处不在,而半径就是中文,汉字就是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如今,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我们的双手更喜欢敲击键盘智能输入法带来的便捷,更喜欢搞怪字体带来的视觉冲击,而忘记了汉字的形意之美。今天来到这里,再次遇见这么多美丽的汉字,我们有责任去理解去继承去发扬。希望大家能够借助“一”这个独特的汉字去重新认识这些美丽的符号,相信它们会带给我们更多深刻的思考、浪漫的遐想。【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答案第13页,共13页 本次作文题以汉字“一”为切入点,深入挖掘“一”所包含的丰富的精神意蕴和时代价值,力求引导学生在品味中国汉字之美的同时关注现实生活,思考现实问题,汲取精神力量。作文题的材料一共由七句话构成,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句为第一个层次,指出中国汉字具有“博大精深”的特点,统领整则材料。第二、三句为第二个层次,指出“一”的造型十分简单,且始终未变。第四至第七句为第三个层次,指出“一”的意蕴最为丰富,并从“创造”“团结”“力量”三个角度来阐释“一”的意蕴。通过分析材料可知,这个题目要求考生:以对“一”这个汉字意蕴的解读为切入点,在充分理解“外形简单”与“意蕴丰富”之间辩证关系的同时,深入剖析“一”所凝聚的精神价值。试题以向游客们介绍汉字“一”这一任务为写作背景,创设了一个现实生活场景:汉字博物馆,明确了写作者身份:博物馆导游,明确了读者身份:游客。考生在写作时必须考虑汉字博物馆这一场景,表达上体现一定的互动交流特点,才算完成了相关写作任务。此外,材料中关于“一”意蕴丰富相关表述的末尾用了省略号,这也意味着考生可以挖掘除材料给予的三个角度之外的其它意蕴。但是,对其它意蕴的挖掘必须建立在汉字“一”看似简单但却是意蕴丰富的这一基础之上。同时,还需注意“解说词”的文体要求(即可为现场的导游解说词,也可为供游客阅读的文字解说词)。写作时,可以首先简单介绍汉字的起源、由来等(但需注意不可占用太多笔墨,否则会导致偏题),然后由此引入汉字“一”这个概念。对此,首先可以从字形构成角度阐述“一”字形虽简单,却是其他许多汉字构型的来源。其次,这可由内涵意蕴角度展开,可针对材料中所说的“创造”“团结”“力量”三个角度进行生发,阐述中华民族精神中勇于创新、团结齐心、坚强奋斗等精神,升华“一”的内涵。立意:1.万众一心,“一”是中华民族的团结精神。2.中华民族由“一”出发,不断创造奇迹。3.键盘时代,我们更应经常回味“一”之美。3.略【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材料分两段,第一段陈述事实:在国际空间站执行任务的意大利航天员发布自己的太空摄影作品时,以中英双语配上了王羲之《兰亭集序》里的名句。第二段发表评论:她的这一举动展现了多元文明的的碰撞交融,也说明了中华文化的魅力。答案第13页,共13页 在引导语里边,题目设置了写作情境,同时布置了写作任务:投稿给校刊“中华文化,国际舞台”栏目,谈自己的感触。校刊栏目的名称为“中华文化,国际舞台”,可以理解成,这个栏目里的文章主要是谈这样一个话题:中华文化走向国际舞台并与国际文化产生碰撞、交流、互动、融合。这实际上也就是本次写作的任务。而所供材料,正是一个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被世界接受、与国际文化交融的一个实例。鉴于此,构思时,我们应该从材料所给的实例中获取启发,展开联想,想一想我们还了解有哪些中华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事件或现象,从这些事件或现象中我们领悟到了什么道理。写作时,我们可以从如下角度思考:首先,我们应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我们中国有着悠久的、优秀的文化,这是民族精神之根脉、魂魄,她滋养着华夏民族,也能为世界人民提供丰富的营养。再次,我们应该以开放的心态,促进中华文化与国际文化的交流,把中华文化推广出去,让世界人民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当然,在传播中华文化的过程中,也可以把优秀的国际文化有选择地吸纳进来,以为中华文化补充新鲜血液,让她更富魅力。其次,我们要保护好、传承好、发扬好中华文化。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凝结了先民的智慧,我们作为后来人,应该保护的同时继承,继承的同时发扬,要让中华文化更加灿烂。只有我们自己守住了我们的文化的根,我们才有底气与国际文化进行更深入的交流,更自信地走向世界。立意:1.民族的,才是世界的。2.版图有边疆,文化无国界。3.中华文化耀千古,国际舞台舒长袖。4.以高度的责任心继承下来,以高度的自信心传播出去。4.略【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料类型是引语式材料。答案第13页,共13页 材料选取儒家两句名言。第一则源自《礼记》,意思是说“从天子至庶民百姓,人人都应以修养品性为根本”,强调“修身”对于每个人的意义;第二则源自《论语》,意思是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强调修身在于自己。由此可知,本次作文的核心是“修身”。修身是人的立身之“本”,只有这个“本”巩固了,才会得到社会的认可,才能一步一步朝着理想的目标前进,最后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抱负。修身,不仅是一个人立身处世之本,也是一个人成长的必由之路。那么如何修身?我们接受教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修身”的过程:校规校纪就是为大家“量身打造”的言行准则,是修身养性的切入点;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要从一言一行开始,从一点一滴做起,养成一种习惯,形成一种本能;要经常反省自己的不足,改正自己的缺点,才能达到学有所成、学以致用的目的。那么修身的意义何在?于古时君子而言,立志而以诚意正心之身履其道而行,则不乱行;于今而言,先修德修智,培养内在修养,以保证之后所做不偏颇、不走岔路。考生只要围绕“修身”来谈其意义、做法都是符合题意。写作要求部分,“对我们自身及社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引导考生要结合材料分析“修身”之于个人以及社会的意义;“复兴中学文竹苑文学社团的成员们,准备组织一场与上述材料话题相关的讨论会”设置了写作的情境;“作为社团成员的你”明确写作者的身份,“写一篇发言稿”明确了文体。行文构思上,可以由引言开篇,通过对引言的阐释引出观点,此处可以使用“诚如斯言”之类的词语连接引言和观点;接着围绕关键词“修身”阐释其内涵,解答“是什么”的问题,之后阐释其意义,解答“为什么”的问题,最后从“怎么办”的角度提出做法;篇末联系当下,发出呼吁,同时在行文中要注意情境的设置以及与听众之间的互动。立意:1.修身是人的立身之“本”。2.以德润心,修身为本。3.礼之至仁,方得善焉。4.修身在己不在人。5.在修身正己中遇见更好的自己。5.略【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答案第13页,共13页 本道作文题是多则材料作文,立意关键词是“传统文化”,材料一侧重讲对“传统文化”的误解,国运的厄难不能全怪传统文化,也不能只怪传统文化。诚然,传统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但造成不良影响的往往只是糟粕的那部分。此外,造成国难的还有政治制度的没落、清朝统治者的昏庸腐朽、科技的落后等等复杂因素,单归咎于传统文化的做法,也不合适。材料二侧重讲“传统文化”的发展及其影响力,10年时间、126个国家、475所孔子学院、851个孔子课堂,这一连串数字让我们充分看到了以孔子学院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在海外的影响力。而最后两所美国大学宣布停办孔子学院的做法,也许也不仅仅是因为他们觉得这妨碍了学术自由,而是让某些人感受到了威胁。材料三侧重讲“传统文化”的传承现状。虽然随着传播媒介的发展和部分人的努力,传统文化开始重新被人关注。但是,真正传承好传统文化,现实中还是存在着诸多困难,也还需我辈付出更多的努力。写作时,考生既要理解每则材料的内容,又要把握材料之间的关联性,可就单则材料立意,也可根据多则材料思考,但重点都应放在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播上。首先,可以就材料一论述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和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问题,从而得出我们应该有选择性地“拿来”的观点。其次,可针对材料二和材料三,论述如何才能使传统文化长久留存、为今所用、有效传播的问题。比如,对于传统文化传承的问题,即可指出我们这些个人应该如何努力,也可针对社会、政府可如何做给出可行性建议。就比如材料三中敦煌研究院后继乏人的问题,可以指出出于专业特殊性只能招高学历人才。但政府不能仅靠这些优秀人才为爱发电,还必须给他们提供充足的后勤保障。无后顾之忧,才拥有勇气上阵拼杀。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播问题,我们可以提出我们应该选择传统文化中那些文化共通性相对较高的内容积极传播,在传播中树立大国形象等等观点。立意:1.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与宣传力。2.传统文化是民族复兴的精神支柱。3.传统文化要兼顾传承与创新。4.大力弘扬传统文化,首先要有文化自信。6.例文: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牵手”同行传统文化凝聚着人民的智慧,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作为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支撑着整个民族的脊梁。每个人,都有义务和热情来传承我们的文化。民国政界名家吴国桢,于暮年在美国完成了《中国的文化》一书,虽然那时,他早已过了年少气盛的年龄,甚至身在异土,但他心在中华,还有着拯救中华传统文化的信念,所以能够著成这本简单易懂,却又不失科学性与深刻道理的名作。由此可见,无论年龄与地位,无论家世如何或者身在何方,只有你有一颗热爱文化的心,都能将文化传承甚至发展下去。答案第13页,共13页 传承是为了更好地表达,应该让传统文化从内容和形式上与现代生活无缝连接。除了形式上的表达,我们更应该领会其文化核心要义,注重思想和灵魂上的洗礼,站在文明的角度去认识、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从中汲取前行的力量。传统文化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各种名号,更是一种无上的骄傲!这些文化,组成了我们的宏伟的历史,也造就了我们辉煌的今天。我们也应抱着坚定的自信心,去坚守我们珍贵的传统文化!传承至今的许多工艺、品牌与习俗,都是千百年炼出的精华,无论失去哪个,都会给我们带来不可弥补的巨大遗憾。现在,愈来愈多的人意识到了它们的重要性,也开始着手去保护。如为学生开设讲座和课堂,给节日设立假期,通过网络为将失传的工艺寻找继承人,为民族品牌注入新的内容形式加以盘活……我们应转化思想,尽己所能,利用现代的方式方法,去保护流传下来的文化!传统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延绵不息,关键在于去粗存精,贵在坚守中创新。传统文化只有融入现代社会,与现代文明“牵手”同行,相互融合,才能够激活传统文化的鲜活元素,让传统文化永远具有强劲的生命力,代代接力,永葆生机。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积极赋予传统文化以健康文明的内涵,用现代文明的形式对其保护或传播。被称为“敦煌女儿”的樊锦诗带领团队为每一幅壁画建立数字档案,利用现代技术建立“数字敦煌”,让千年壁画得以永续留存;水下洛神的古风舞蹈利用先进的水下摄影技术,让古朴的文明“活”起来,新鲜起来,穿越历史,更穿透荧幕的隔阂。因此,让我们坚定文化自信,薪火相传、代代守护,将传统融入现代文明,也用现代文明的方式进一步传承优秀文化,用我们的希望和努力铸就美丽的中国。【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本题中的三则材料紧扣“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材料一谈“端午节,人们除了吃粽子以外,好像它所传递的民族情怀已然淡漠”,由此看出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蕴,我们的精神文化资源,就是以传统节日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我们必须得重视传统节日的保护,唯此才能使其更好的传递民族精神,彰显民族气节。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传统节日和现实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答案第13页,共13页 材料二说明中华老字号要坚守的是核心技艺与匠心品质,要创新的是产品形式和营销理念,可以改变的是文化表现形式,不能改变的是文化底蕴。材料三谈的是西藏唐卡产业通过“非遗+产业”的方式做大做强,厚重的非遗文化绘就藏地致富的新图景,从文化“遗产”变为增收“财产”,同时也拓展了文化内涵,锦上更添新花。综合三则材料,就可以明确材料内涵: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本题的难点在于,三则材料并非都是同向性的,考生要注意材料之间的关联点,思考材料的时代性,进行由现象到本质的溯源。因此,写作时,可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首先提出观点,传承和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精神动力。然后设置分论点,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证,一是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二是让传统文化从观念和形式上与当代生活无缝连接;三是传承文化需要坚定文化自信,薪火相传、代代守护。论证时可采用典型例证和引证的方法。最后重申观点,强调延续文化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彰显中华文化的魅力。立意:1.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文明。2.传播形式服务于文化传承内核。3.传承文化遗产要与现代经济模式衔接。4.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双向赋能。7.略【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料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说优美古诗词中的文化基因、深刻意蕴以及艺术匠心,第二部分列举三首诗词,并分别展现三首诗词的技巧手法、内容情感等。由此可知,本次作文主要是围绕优秀古诗词在当下的意义展开,结合所提供的三首诗词来谈我们阅读该古诗词的感受,如给我们带来的独特审美体验,如给我们带来的各种情感、精神的滋养,如给我们带来的为人处世的生存智慧、生命哲学,如作品所用技巧达到的效果,等等。写作要求部分,“从以上三首诗词中选择一首,就你感触最深的一点,写一则文学短评”明确了文体,即“文学短评”,考生需要把握文学短评的特点,也明确了写作的方向,考生需要从三篇中选择一篇,就感触最深的一点进行评价。答案第13页,共13页 文学短评的写作角度包括:情感主题、表现手法、作品形象、构思技巧、作品语言等。要想写好文学短评,首先要读懂作品,揣摩文本。然后要确定评论点,有明确的评价,如选择曹操的《短歌行》,主要从“比兴手法”“典故”等角度来评价,在对手法的评价之中可以谈曹操该作品对名篇的借鉴,对人才的渴望;如选择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可以抓住诗歌的白描手法来展现所描摹的画面的生活气息、简朴自然,展现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辞官归隐、躬耕田园的自由与喜悦,还可以从景物的选择、近景远景的勾勒等方面找出具体的词句进行分析,讲清楚作者是怎么运用白描手法来表现乡村日常生活图景的;如选择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可以抓住李白瑰丽的语言、雄奇的景象、奇特的构思等体会其构筑梦境的技巧,体会李白雄奇飘逸的风格特点。行文构思上,可以开篇先总体评价所选择的作品,肯定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接着概述诗歌内容,总体体悟其情感;然后抓住所选定的评价点,引述相关诗句进行评价;最后总结全文,呼应开头。立意:1.《归园田居》:巧用白描,妙笔生辉。2.《短歌行》:典故之中显心志。3.《梦游天姥吟留别》:白鹿青崖,归去自来兮。8.略【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答案第13页,共13页 材料首先指出先秦诸子散文多年来一直在语文教材中占据大量篇幅的现实背景,并根据这一背景给出了部分同学对这一现象不同角度的质疑。对第一种观点,先秦散文深奥、艰涩难懂的现实情况确实存在。但对此,我们不能报以消极逃避、草草应付的态度,而是要把攻克、读通、读懂艰深古文作为自己积极挑战语文学习的重要一步。因为攻克了这一难题后,我们会发现自己的语文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由此说明学习诸子散文能给我们的语文能力带来实实在在的提升。针对第二种观点,这种观点就完全是误解了。高考文言文看似选的都是课外文言散文,但考查时涉及的实词、断句、翻译等文言知识与能力,都是基于课内诸子散文这些最典型的文本来命制的。只有学会了这些最典型的“一”,我们才有能力举一反三。对于第三种观点,我们需要知道,人类社会的诸多问题——理想的社会是什么样子?人应该以怎样的姿态生存于世?如何才能成为一个技艺高超的人?先秦诸子散文包含着先贤对社会、人生、历史的深刻思考,对上面的问题都已经作出了精辟的回答。比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提出“吾与点也”的礼乐治国理念,《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提倡“保民而王”的民本思想,《庖丁解牛》中庄子表达了“依乎天理”、顺应自然的观点。“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所以当今之世,个人和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对前人思想营养的吸取,深刻体悟前人的智慧,才能更好地把握当下与未来。对于第四种观点,我们需要知道,只有我们自己对传统文化有足够的认识才能增加民族的文化自信。才不会盲目地追随外国的月亮,不会跪拜在西洋文化的石榴裙下,才能更好地彰显中国个性与中国气度。而先秦诸子散文就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思想价值的内容之一。试题要求以驳论文的方法阐述学习先秦诸子散文的意义价值。对此,行文开头可首先举出材料中部分同学的错误观点,然后参考上述解读信息对这些观点一一批驳。对各种观点,可以各个击破,采用对比方法边驳边立,如针对前两个学习上的观点,就可采用同一套试卷文言文阅读板块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反驳,并据此给出自己的观点,如先秦诸子散文是中华语言之根基,其本身就是语言学习的最佳范本,这些古诗文的语言居于文字金字塔的顶端,相较于其他文字表达形式更精粹,更有模仿品味学习借鉴的价值。针对后两个思想上的观点,不管是批驳还是立论,都可针对先秦散文本身蕴含的思想价值作为论据来说明。如儒家讲求入世,为世界积极奉献自己的力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决然是对内心的一种肯定。道家讲究出世,在老子和庄子寥廓的宇宙中,虽然更多流露出的是一种超脱,但是剖开表象,隐藏着的是对生命莫大的挚爱。而品味墨家思想,它所崇尚的平等、博爱、大度、奋进、竟争、节俭、守纪律、注重白然科学,让我们体会到了对生命意义的尊重。如若细细寻找,在诸子百家闪光的思想中,我们一定会从中找到激励自己前行的力量。立意:1.学好先秦诸子散文,就是守护好民族文化的源头和根脉。2.学习先秦诸子散文,成君子之风。3.学习先秦诸子散文,增强文化自信力。9.例文:英雄精神薪火相传尊敬的王团长:您好!答案第13页,共13页 很荣幸能读到您的家书,从您的家书中,我能够读到硝烟和苦难,读到思念和牵挂,读到慷慨和凛然,读到担当和无畏,读到奋斗和热爱,更能读到深沉的家国情怀……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不管时代如何变化,你们这些英雄始终是标注历史的精神坐标,构成了一个民族向慕正义、追求崇高的价值底座。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我们更需要仰望英雄、尊崇英雄、传承英雄,人人争当时代英雄,让英雄精神薪火相传。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我当向您学习,弘扬英雄“无私无畏、舍己为人”的精神。“质美者以通为贵,才良者以显为能”。既为英雄之人,必有英雄之举。正如我们这个时代的排雷英雄杜富国,一句“你退后,让我来”以血肉之躯挡住危险,哪怕自己坠入深渊,无法再还妈妈一个拥抱,无法再见妻子明媚的笑脸。又如四川木里的31名消防官兵,面对危险他们毫不畏惧,向火前行,为扑灭森林大火付出了年轻的宝贵生命。不管是你们那个时代,还是我们这个时代,哪有什么岁月静好,都是有人替在我们负重前行。所以,对我辈来说,弘扬英雄精神,就要把英雄精神落实在平凡工作岗位上,不拈轻怕重、不挑肥拣瘦、不讨价还价,做到敢挑重担、不惧危险、一往无前。见贤思齐、择善而从,我当向您学习,学习英雄“坚守初心、淡泊名利”的精神。初心易得,始终难守。一个人最艰难的成功,不是超越别人,而是战胜自己;一个人最可贵的坚持,不是历经磨难,而是永保初心。同样是我们民族的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到地方他为民造福。他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敦煌的女儿”樊锦诗舍半生给茫茫大漠,潜心石窟考古研究和创新管理,实现了“心归处,是敦煌”的铮铮誓言。所以,对我辈来说,学习英雄精神,就要坚守初心、勇担使命、甘于奉献,做到“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每一次对您这位英雄的仰望,都是一次唤醒人生意义的自我点名;每一次对您这位英雄的缅怀,都是一次砥砺使命责任的郑重宣誓。像您一般的英雄,是民族永远的脊梁;而我们这一代青年,是国家未来的栋梁。作为共和国的青年,面对如您一般古往今来的英雄,我要大声说:“我们肩负实现‘中国梦’的伟大使命,新时代的英雄史诗将由我们这一代人来完成书写!”此致敬礼!复兴中学学生李华XX年X月X日【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作文题。答案第13页,共13页 材料所选的两封家书,第一封背景是革命战争时期。信中表现的情感,有对父母的思念,有对故乡的牵挂,但更多的却是为天下人谋永福而不惜牺牲奋斗的大爱精神与家国情怀。第二封给出的是援鄂抗疫医生赵春光的家书,抗击疫情,虽不是枪林弹雨的残酷战争,却也是一场没有硝烟的苦战,亦是性命攸关,稍有不慎就可能牺牲生命。但写信人却同样放下对父母、对家庭的不舍,为了千千万万人的平安奔赴援鄂抗疫战场。两则材料都是以家书的形式来展现当时英雄们的所思所想,这两封家书都“少有豪言壮语”,而是“平凡文字”“蕴含着切切深情”,却也都展现了一个个“中国的脊梁”为了千千万万人的幸福甘愿舍小我救大我、甘愿舍小家成大家的牺牲、奉献精神。“两封家书,时隔近百年,却同样感人肺腑”意味着他们的精神穿越了百年而得到传承。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战场”,这种爱国精神、自我牺牲精神、奉献精神穿越百年而没有中断,也必将继续传承下去。而传承者,应当是你和我,是我辈青年。如何传承?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认真思考。试题要求以“兴中学学生李华”的身份任选其中一人给他写一封信,表达自己对他的崇敬及读信后的联想与感悟。其实,不管是选择哪一个人来写信,作文的思想内容都是基本一致的。在表达崇敬之情时,基本上可以围绕着他们舍小家成大家的奉献精神,不怕牺牲的拼搏精神等去展开。而在表达感悟这方面,则要紧紧围绕个人和时代,结合家书精神与社会现实,写出新时代青年如何在先辈的无私奉献、敢于牺牲等精神指引下努力奋斗,致敬时代。格式方面要注意书信的格式要求。立意:1.这盛世唯你所愿,家书精神我辈传承。2.从家书中汲取力量,抛洒青春和热血。3.于己自食其力,于民急民所急,是我的新家书。10.略【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话题作文题。题目要求以“最美”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写作时应当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最美”,它包含两方面内容:“最”为副词,表明程度特高;“美”既可以指味、色、声、态的美,也可以指才德或品质的美。“最美”应当是与“他美”进行比较权衡后,得出的结论,写作时要进行比较,体现思辨性。答案第13页,共13页 材料呈现对美的不同理解,材料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从宏观上指出美的不同呈现方式,有可视性的物质,有抽象性的精神。不论是什么样的形式存在,美都是能够给人带来审美愉悦的一种情感体味形式,而且“都会受到人们的欣赏和由衷地赞美”。第二部分则从美在具体审美对象上的不同表现展开叙述,列举钟南山和环卫工人的例子,表明虽然审美载体不同,其所处的社会位置不同,发挥的作用不同,但是都能够给人带来积极的愉悦。各行各业,正是有无数人默默地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付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爱岗敬业的职业操守的真意,才有了人们幸福安康的生活。大国工匠也好,普通的小人物也罢,他们都以自己的行动精耕自己的本业,不负职业称谓的同时,也彰显了一种美。两段材料,从宏观概括到具体所指,从不同角度对美进行解释。行文构思上,先概述材料,有由材料引出观点如:奋斗的青春最美。接下来从为什么的角度展开论述。一、青春是美好的,张扬恣意是一种青春之美、恬淡沉静是一种青春之美、奋斗不息也是一种青春之美。二、我认为奋斗的青春是最美的青春,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三、奋斗实干,是创造出彩青春的根本途径,没有奋斗的青春就是平庸的青春。立意:1.心灵善良的人最美。2.奋斗的青春最美。3.平平淡淡是最美。答案第13页,共13页 答案第13页,共13页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3-07-23 20:06:01 页数:18
价格:¥3 大小:58.36 KB
文章作者:王贵娥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