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2课时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课件(人教版九上化学)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5

2/25

3/25

4/25

剩余21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2课时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R·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课前自学准备课标要求学习目标1.通过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2.初步学习书写探究活动或实验报告的方法,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课前自学准备预习检测1.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二氧化碳可以使燃着的木条。2.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木条燃烧越旺,说明氧气越。浑浊熄灭复燃多高二氧化碳3.对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成分进行比较发现:吸入的空气中的氧气比呼出气体中的氧气含量,但和比呼出气体中的含量低。水蒸气 课堂教学展示新课导入同学们,请大家跟着我的口令进行一次深呼吸。请大家深深地吸一口气,再缓缓地呼出一口气。这跟我们平时的呼吸没有什么两样,呼吸与我们人类息息相关,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呼吸,可同学们有没有考虑过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是一样的吗? 课堂教学展示课堂探究知识点1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关信息【背景知识】1.二氧化碳(CO2)气体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2.氧气(O2)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木条燃烧越旺,说明氧气(O2)含量越多,即氧气(O2)可以助燃。3.二氧化碳(CO2)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熄灭,即二氧化碳(CO2)不支持燃烧。4.空气主要是由氮气(N2)、氧气(O2)组成的,还含有二氧化碳(CO2)、水蒸气(H2O)等。 知识点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课堂教学展示课堂探究提问: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什么?(1)提出问题(猜想、假设);(2)设计实验方案;(3)实施方案;(4)评价结果,得出结论。 一.作出猜想人呼出的气体中:①全部是二氧化碳;②二氧化碳比空气中的多;③水蒸气比空气中的多;④氧气比空气中的少;⑤没有氧气了。 【实验】1.收集两集气瓶空气。取两个空集气瓶,用玻璃片将瓶口盖好,这样两瓶空气样品就收集好了。二.小组讨论,设计并确立实验方案三.实施方案 【实验】2.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两集气瓶呼出的气体。【方法指导】收集气体样品的方法:在集气瓶中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倒放在水中,将导气管小心插入集气瓶内,吹气。 【实验】3.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的样品中,观察现象并记录。【现象】空气瓶中:。呼出气体瓶中:。无明显变化火焰变小,甚至熄灭【结论】空气中的氧气比呼出的气体中的氧气多。 【实验】4.向一瓶空气样品和一瓶呼出气体的样品中各滴入相同滴数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并记录。 【现象】空气瓶中:。呼出气体瓶中:。几乎没有变化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二氧化碳比空气中的多。 【实验】5.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或镜片,对着其中一块哈气,对比观察两块玻璃片或镜片上发生的现象。【现象】空气中的玻璃片:。呼气的玻璃片:。无明显现象有水珠【结论】空气中的水蒸气比呼出的气体中的水蒸气少。 【小组讨论】如果呼出的气体瓶内无浑浊现象,可能有哪些原因呢?a.滴入澄清石灰水后没有盖玻璃片就振荡,二氧化碳扩散后,瓶内量少;b.可能是没有进行深呼吸而收集的气体。 课堂教学展示典例剖析例下表是空气中的气体成分和人体呼出的气体成分含量对照表。气体成分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其他气体空气中的气体(%)78210.030.070.9呼出的气体(%)781641.10.9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简单的实验方案,验证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成分的含量有什么不同,其四个主要操作步骤如下图(1、2、3、4)所示。 请依据图示将主要实验操作步骤及验证依据填入下表中留有空白处:实验步骤1.用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另收集两瓶空气2.将澄清的石灰水分别滴入盛有呼出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验证依据根据判断二氧化碳含量不同根据木条燃烧情况的不同,判断氧气含量不同根据,判断水含量不同3.4. 【解析】(1)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含量不同,变浑浊的程度不同;(2)氧气含量不同,木条燃烧的情况也不同;(3)水蒸气在温度较低时会液化。 实验步骤1.用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另收集两瓶空气2.将澄清的石灰水分别滴入盛有呼出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验证依据根据判断二氧化碳含量不同根据木条燃烧情况的不同,判断氧气含量不同根据,判断水含量不同排水石灰水浑浊程度的不同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盛有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的一块呼气3.4.玻璃片上水雾的不同【答案】 课堂教学展示课堂小结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步骤1:收集空气(两瓶)步骤2:收集呼出的气体(两瓶)步骤3: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步骤4:用澄清石灰水检验步骤5: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哈气结论: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空气含二氧化碳多、含氧气少、含水蒸气多 2.结合自己的体会,你认为化学中的探究需要哪些步骤(或环节)?根据做过的探究填表。课后反馈总结课本习题练习与应用(P16)问题人们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猜想(假设)对问题可能的答案做出猜想或假设。如空气中含有较多的氧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氧气较少,而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还有水蒸气。 实验在老师的指导下或通过小组讨论提出活动方案。如:用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做两组对比实验(1)分别向盛空气和盛呼出气体的瓶中各滴入相同滴数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哪瓶出现浑浊现象(检验二氧化碳的量的多少)(2)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盛空气和盛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观察燃着的木条是否会熄灭(3)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哈气,观察玻璃片上是否有水珠出现证据独立地或与他人合作,对观察和测量的结果进行记录,还可以用调查或查阅资料收集证据。如“石灰水变浑浊”“燃着的木条熄灭”等 结论与解释对事实和证据进行简单地加工与整理,判断事实和证据肯定了假设还是否定了假设。如呼出的气体能使石灰水变浑浊,使燃着的木条熄灭,呼出的气体能在干燥的玻璃片上形成水雾,就说明上面的假设是正确的讨论对探究结果的可靠性评价,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发现自己与他人的长处以及存在的不足。如人体呼出的气体都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吗?还有没有其他的气体?燃着的木条熄灭是否是二氧化碳所为? 3.整理本课题的探究记录,参考教科书中提供的格式(或自己设计报告的格式)写出探究报告。答: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探究活动名称: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探究活动目的:蜡烛燃烧的火焰及生成物。用品:烧杯、玻璃片、火柴、蜡烛、澄清的石灰水、木条。 实验操作及图示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将一根细木条如图所示放入火焰中约1s立即取出木条中间被烧的痕迹最轻,越向两侧被烧的痕迹越重,变成黑色外焰的温度最高,焰心的温度最低②如图所示,将冷而干燥的玻璃片放在火焰上方玻璃片上有水雾有水生成③如图,将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倒扣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石灰水变浑浊有二氧化碳生成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化学
发布时间:2023-12-28 22:10:03 页数:25
价格:¥3 大小:34.43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