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北师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复习 专题2 机械运动(考点串讲)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4

2/24

3/24

4/24

剩余20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专题2机械运动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复习大串讲知识串讲方法模型归纳巩固提升北师大版 知识串讲01第2章机械运动一、运动与静止1.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事先选定一个物体作参照,这个被选定的物体叫做。2.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发生变化,叫作机械运动,简称运动。3.直线运动与曲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路线多种多样,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作直线运动,路线是曲线的运动叫作曲线运动。4.运动与静止具有相对性。参照物位置 知识串讲01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国际单位是米,符号m。2.长度的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3.长度的单位换算:1km=103m,1dm=10-1m,1cm=10-2m,1mm=10-3m,1μm=10-6m,1nm=10-9m4.测量长度的工具:刻度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 知识串讲015.刻度尺的测量:(1)会选:根据所测物体的长度及测量要求选择量程和分度值合适的刻度尺。(2)会放:将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端紧靠被测物体,与被测边保持平行,不能歪斜。(3)会看: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即视线与刻度尺垂直。(4)会读:读数时,正确读出分度值的数字(准确值)外,还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估读值)。(5)会记:记录数据结果时,要标明数字和单位。6.时间的国际单位是秒,符号s。7.时间的常用单位有小时(h)、分(min)、毫秒(ms)、微秒(μs)等。 知识串讲018.时间的单位换算:1h=3600s,1min=60s,1ms=10-3s,1μs=10-6s9.时间的测量工具:日晷、沙漏、停表、电子手表等。10.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11.引起误差的原因:测量工具不够精确、测量方法不够完善、观察时受环境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等。12.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13.误差与错误:误差不可避免,可以减小,错误可以避免。 知识串讲01三、速度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相同的时间,比较路程;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2.速度的定义: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叫作速度。3.速度的物理意义:表示运动快慢的物理量。4.速度的符号:v。5.速度的计算公式:v=6.速度的国际单位:米每秒(m/s)7.速度的常用单位:千米每小时(km/h) 知识串讲018.速度的单位换算:1m/s=3.6km/h9.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直线运动,并且速度保持不变。10.平均速度:表示的是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或某一段路程内)运动的快慢程度。公式为v=11.平均速度的测量原理:v=12.平均速度的测量工具:刻度尺、停表。 方法模型归纳02一、长度的测量(1)实际测量时,并不是精确程度越高越好,只要能达到需要就行。(2)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注意认清分度值。(3)零刻度线磨损时,应从清晰的整数刻度线开始测量,读数时注意减去之前的刻度对应的数值。 方法模型归纳021.(2024·广东省·月考试卷)用甲、乙两把刻度尺测一木块的长度,如图所示,下列关于两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放置的情况及木块的长度的判断,正确的是()A.甲刻度尺的分度值是,放置正确,木块的长度为B.甲刻度尺的分度值是,放置正确,木块的长度为C.乙刻度尺的分度值是,放置正确,木块的长度为D.乙刻度尺的分度值是,放置正确,木块的长度为【答案】D【解答】由题图知,甲刻度尺个小格代表的是,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乙刻度尺每之间有个小格,所以个小格代表的是,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木块左端位于甲刻度尺的处,右端位于处,所以木块的长度为,但木块没有与有刻度的一边靠近,此测量方法不正确;木块左端位于乙刻度尺的处,右端位于处,所以木块的长度为,且此测量方法正确。故选D。D 方法模型归纳022.(2024·湖北省·月考试卷)下面有四把尺子,量程均为,现在只展示尺子的一部分。小绿同学在利用刻度尺进行测量实验,得到测量结果为,若小绿的读数是正确且规范,则他使用的尺子是()A.B.C.D.【答案】A【解答】解:测量结果为,则刻度尺的分度值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刻度尺分的度值为,故A正确,不正确。故选:A。A 方法模型归纳023.(2024·天津市·期中考试)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填“A”或“B”,测出该物体的长度是cm.【答案】B【解答】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故选B;由图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起始位置对应的刻度值是,末端对应的刻度值是,物体的长度。故答案为B;1.40。B1.40 方法模型归纳02二、参照物的选择以及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1)选定参照物,假设参照物是静止的。(2)看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有没有位置的变化。(3)若有位置的变化,则物体运动;若没有位置的变化,则物体静止。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由此来突破此题。 方法模型归纳02(2024·北京市·期末考试)“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是唐代诗人李白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图描绘了诗中描写的意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高山为参照物,舟是静止的B.以舟为参照物,坐在舟中的人是运动的C.以高山为参照物,坐在舟中的人是静止的D.以坐在舟中的人为参照物,高山是运动的【答案】D【解答】A.以高山为参照物,舟是运动的,故A错误;B.以小舟为参照物,舟中的人是静止的,故B错误;C.以高山为参照物,坐在舟中的人是运动的,故C错误;D.以坐在舟中的人为参照物,高山是运动的,故D正确。故选D。D 方法模型归纳02(2024·全国·其他类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给人冷落暗淡的气氛,又显示出一种清新幽静的境界。如图所示,“小桥流水人家”使人感到幽雅闲致。从物理的角度分析,以“小桥”为参照物,“老树”是______的;若说“小桥”是运动的,是以______为参照物。【答案】静止流水【解析】解:诗句“枯藤老树昏鸦”中,老树和参照物枯藤之间没有位置的改变,所以以老树为参照物枯藤是静止的;诗句“小桥流水人家”中,小桥和流水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所以以流水为参照物小桥是运动的。故答案为:静止;流水。静止流水 方法模型归纳02(2024·重庆市·期中考试)年月日,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升空过程中,首个“后”宇航员宋令东相对地球是______的,而他觉得自己是静止的,他选择的参照物是______。【答案】运动飞船【解析】解:飞船升空过程中,宇航员宋令东相对于地球位置不断变化,以地球为参照物是运动的;宇航员以所乘坐的飞船为参照物,位置不发生变化,觉得自己是静止的,所以:以飞船为参照物他是静止的。故答案为:地球;飞船。运动飞船 方法模型归纳02三、速度图像的分析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与运动时间成正比,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根据图象的形状判断物体的运动性质;由图象找出物体的路程与所对应的时间,由速度公式可求出物体的速度,然后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根据物体的速度关系判断两物体的位置关系,然后选定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方法模型归纳021.(2024·天津市市辖区·月考试卷)甲、乙两辆玩具车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与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由图可知,乙车的速度为B.由图、可知,甲车的速度小于乙车的速度C.由图可知,在对应的时间段内,乙车通过的路程为D.由图可知,甲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通过的路程所用时间为【答案】A【解析】解:、由图可知,甲、乙车通过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所以两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从图中可知,甲车通过的路程所用时间为,根据速度公式可知两车的速度,,甲车的速度小于乙车的速度故A错误、BD正确;C、观察图可知,点到坐标原点的距离为,点到坐标原点的距离为,所以段乙车通过的路程为,故C正确。故选:。A 方法模型归纳022.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甲、乙、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乙、丙三辆小车的速度大小关系是:C.甲和丙运动的速度相同D.后跑到最前面的小车是乙【答案】B【解答】第一个图象是路程时间图象,由图可知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第二个图象是速度时间图象,乙车与丙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车的速度为,。所以乙车的速度最大,经过乙车跑在最前面,甲车与丙车的速度相等。综上分析可知,ACD正确,B错误,故B符合题意。故选B。B 方法模型归纳023.甲、乙两辆汽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其路程随时间单位: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从图像可知,________车的速度大;内乙车通过的路程是_________。【答案】甲;60.【解答】在物体运动中,时间相同时,路程越大,速度越大。从图像可知,相同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大,甲车的速度大;内乙车通过的路程是。故答案为:甲;60。甲60 巩固提升031.(2024·山东省济南市·月考试卷)飞机研制中,需将飞机模型固定在“风洞”中,让风迎面吹来,模拟飞机在空中的飞行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风相对于风洞是静止的B.风相对于飞机模型是静止的C.飞机模型相对于风是运动的D.飞机模型相对于风洞是运动的【答案】C【解析】解:A、风从风洞中通过时,风与风洞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风相对于风洞是运动的,故A错误;B、C、飞机模型和迎面吹来的风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所以飞机模型和风是相对运动的,故B错误,C正确;D、飞机模型固定在风洞中,飞机和风洞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所以飞机模型相对于风洞是静止的,故D错误。故选:。C 巩固提升032.(2024·山西省太原市·期中考试)已知甲、乙两物体在水平面上从同一位置出发,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小华同学根据甲、乙两物体运动时的情景描绘出其路程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和乙两物体同时出发B.在第末,乙的瞬时速度为C.整个过程中,甲的速度总是大于乙的速度D.第至第,甲和乙的平均速度相等【答案】D【解析】解:由图像知,两物体的出发时间,,因此甲和乙不是同时出发,故A错误;B.由乙物体的图像可知,第至第,其路程没有变化,说明此段时间内乙处于静止状态,故B错误;C.由图可知,第内,甲、乙运动的时间相同,乙的路程大于甲的路程,说明此时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甲运动,乙静止,此时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因此整个过程中,甲的速度不总是大于乙的速度,故C错误;D.由图可知,至第内,甲乙通过的路程相等,时间相等,由可知,甲和乙的平均速度相等,故D正确。故选:D。D 巩固提升033.(2024·福建省·单元测试)一列车正以的速度由北向南在雨中行驶,坐在窗口的乘客看到雨正好竖直下落至地面。以列车为参照物,乘客是____,这一现象说明车窗外刮的是____风,风速是____。【答案】静止的;北;【解答】以列车为参照物,乘客与列车之间没有位置变化,是静止的;根据可得:;以地面为参照物,列车正在由北向南行驶;以列车为参照物,雨竖直下落,雨与列车保持相对静止;以地面为参照物,雨向南运动,所以风向南刮,即刮北风,风速与车速相同,为。故答案为:静止的;北;。静止的北 巩固提升03(2024·山东省菏泽市·月考试卷)如图所示,小宇将粗细均匀的铜丝在笔杆上紧密缠绕圈,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mm,铜丝的直径为______cm。如果在将细铜丝缠绕在铅笔杆上的过程中,有重叠现象,则测量的细铜丝的直径将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答案】1;0.08偏小【解析】解:刻度尺上之间有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位;线圈左侧与对齐,右侧与对齐,所以线圈的长度,铜丝的直径;如果在将铜丝缠绕在铅笔杆的过程中有重叠现象,会导致所测线圈长度测量结果偏小,所以计算的直径偏小。故答案为:1;0.08;偏小。10.08偏小 课堂小结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物理
发布时间:2025-01-13 21:00:02 页数:24
价格:¥3 大小:1.43 MB
文章作者:浮城3205426800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