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中考
>
历年真题
>
2012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语文试卷【初中语文,含答案】
2012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语文试卷【初中语文,含答案】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9
2
/9
剩余7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2012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语文试卷一、古诗文积累(30分))1.经典诗文积累默写唐代诗人王昌龄的《采莲曲》一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依据课文填空。①________,必先苦其心志。(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②此中有真意,________。(陶渊明《饮酒》)③________,________,和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父》)3.根据提示默写。①李商隐《夜雨寄北》中想象将来与亲友团聚、剪烛夜话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②陆游《卜算子•咏梅》中描写梅花即使被碾压成泥,也依旧保持清香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4.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雨后池上 [宋]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薝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注释】:①薝楹:薝廊。②更:又。(1)诗题为《雨后池上》,那么,诗中从哪些方面表现了“雨后”二字?(2)请简要赏析第二段加点词语的妙处。5.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乙】夜雪大作。时欲登舟至沙市[1],竟为雨雪所阻。然万竹中雪子敲戛[2],铮铮有声,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自叹每有欲往,辄复不遂。然流行坎止[3],任之而已。鲁直所谓﹕“无处不可寄一梦”也。 --袁中道《游居柿录》【作品注释】:[1]沙市:在湖北江陵县东南十五里长江北岸。[2]雪子:即霰,南方称雪子。[3]流行:远行。坎止:静止。试卷第9页,总9页 (1)【甲】文的作者是________(朝代)文学家________(人名)。(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①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②明⋅灭可见________③任之⋅而已________④辄⋅复不遂________(3)翻译下列句子。①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②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所阻。(4)甲文“潭中鱼……皆若空游无所依”从侧面表现了________;乙文“万竹中雪子敲戛铮铮有声”反衬了________。(5)甲乙两文表现了不同的思想感情,甲文表现了________,乙文表现了________。二、现代文阅读(40分))6.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说到读书,似乎是很明白的事,只要拿书来读就是了,但是并不这样简单。至少,就有两种:一是职业的读书,一是嗜好的读书。所谓职业的读书者,譬如学生因为升学,教员因为要讲功课,不翻翻书,就有些危险的就是。我想在座的诸君之中一定有些这样的经验,有的不喜欢算学,有的不喜欢博物,然而不得不学,否则,不能毕业,不能升学,和将来的生计便有妨碍了。我自己也这样,因为做教员,有时即非看不喜欢看的书不可,要不这样,怕不久便会于饭碗有妨。我们习惯了,一说起读书,就觉得是高尚的事情,其实这样的读书,和木匠的磨斧头,裁缝的理针线并没有什么分别,并不见得高尚,有时还很苦痛,很可怜。你爱做的事,偏不给你做,你不爱做的,倒非做不可。这是由于职业和嗜好不能合一而来的。倘能够大家去做爱做的事,而仍然各有饭吃,那是多么幸福。但现在的社会上还做不到,所以读书的人们的最大部分,大概是勉勉强强的,带着苦痛的为职业的读书。 现在再讲嗜好的读书吧。那是出于自愿,全不勉强,离开了利害关系的。--我想,嗜好的读书,该如爱打牌的一样,天天打,夜夜打,连续的去打,有时被公安局捉去了,放出来之后还是打。诸君要知道真打牌的人的目的并不在赢钱,而在有趣。牌有怎样的有趣呢,我是外行,不大明白。但听得爱赌的人说,它妙在一张一张的摸起来,永远变化无穷。我想,凡嗜好的读书,能够手不________卷的原因也就是这样。他在每一页每一页里,都得着深厚的趣味。自然,也可以扩大精神,增加知识的,但这些倒都不计及,一计及,便等于意在赢钱的博徒了,这在博徒之中,也算是下品。(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意;在括号内填写汉字,将成语补充完整。嗜⋅________好手不________卷(2)文中把“职业的读书”比作________,阐述的观点是________;把“嗜好的读书”比作________,阐述的观点是________。(3)下面表达符合文章意思的一项是________A、学生和教师的读书都是职业的读书,因此他们都很苦痛,都很可怜。试卷第9页,总9页 B、职业和嗜好的合一现在的社会还做到,将来是一定能做到的。C、嗜好的读书前行是在中获得乐趣,扩大精神和增加知识是次要的。D、作者主为职业的读书是下品,所以应该尽可能地去追求嗜好的读书。7.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图书馆里的空位 宋耀良 她又出现在研究生院的大门口,拎着竹篮和网袋,身后跟着小男孩。 门卫认出她来。疲惫的面容,干涩的发丝,眼中蓄着深深的忧伤。 “贵州又发大水了?“门卫同情地问了一句,就摆摆手让她进去。还告诉说领导在院部二楼开会。她却往左拐,上了这最高学府的图书馆的三楼。把东西放在前厅,让小孩自个玩耍,她推开弹簧门,迈着沉重而又坚定的步履,走了进去。 她默默地数着。缓缓地移步到第八条桌子的第三个座位上,呆呆地站立许久,神情肃穆。猛然间,她又凄哀地颓坐在皮椅中,咝咝地喘着气,显出一种无法言状的疲惫。 一年前,她的爱人,研究院的优等生,积劳成疾,就是在这个座位上突然去世的。 当她抬起头来时,边上陪坐着一位银丝满头的老人。 “孩子我让人领去吃饭了。在那里日子过得还好吗?”慈祥老人的关切中掩藏着怜悯,轻轻地叹着气。可眼前的她,双目中却掠过冷峻。“哦,馆长这个空位,我占定了!”她紧咬牙关,答非所问地说。随之,一双抖抖索索的手,展开一份录取通知书,上面盖有“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鲜红的印章。老馆长怔住了,“哦哦,还是他的这个专业,呵呵,好!” 她却伏在桌面上,双肩禁不住颤抖,寂静的图书大厅里,响起了一阵抽泣。一年前,她在追悼会上,没有哭泣,没有流泪。今天,她这样回来了,却…… “哭吧,把那些都哭出来。这泪中有悲,更有喜。”老馆长喑哑地在一边自言自语。(1)结尾一段中老馆长说:“哭吧,把那些都哭出来。”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推想,“那些”指的是什么?(2)小说多次描写了“她”的神情,请分析下列加点词语对表现人物作用。①眼中蓄着深深的忧伤⋅。②可眼前的她,双目中却掠过冷峻⋅。(3)随着情节的展开,老馆长对“她”的感情发生了什么变化?(4)请简要分析小说中“她”这个人物形象。8.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乐 水 贾祥伦 我国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我不是聪明人,但却十分喜欢水。 有一首写水的诗歌,也不知从哪儿抄来的,早已背得精熟,还常常用来自勉:“穿山透地不辞劳/到底方知出处高/溪间焉能留得住/终向大海作波涛。”试卷第9页,总9页 水是有灵气的,水是有生命的,水是有思想的,水是有精神的。水的精神是可贵的,当我萎靡不振的时候,郁郁寡欢的时候,自我陶醉的时候,水的“穿山透地不辞劳”的气魄,“到底方知出处高”的追求,“溪间焉能留得住”的境界,“终向大海作波涛”的执著,都给我以鼓舞和鞭策,那“丁丁冬冬”的水声,催我自省,催我开拓。 我喜欢水的安分随时。你无论把它放在哪里,它都能适应:放在盆里,变作盆形;放在碗里,变作碗状;放在长江大河,便能奔腾咆哮;装进试管烧杯,也能安稳闲静。水有极强的适应能力。适应能力就是生存能力,生存能力就是发展能力,发展能力就是创造能力。人不也是如此吗?首先是生存和适应,然后才是发展和创造。试想,那种能官能民、能上能下、能进能退、能苦能乐的人,不就是具备这诸多能力吗?人在世上炼,犹如刀在石上磨,没有安分随时的处世本领,还真不好做人。 我喜欢水的随机应变。在不同的情况下,水会有不同的变化,这本领,颇为人称道。我们平常看到的水,是液体的、流动的、不定型的,遇到天冷,会凝结成冰,宏伟巨大的冰山、冰川,是大自然塑造的水的壮美形象;遇到天气炎热,它又可以变为升腾的水蒸气,由地面飞到山顶,飞上无尽的苍穹,变成云,变成霞,以展示柔美多彩的身姿;有时候它又借助太阳的眼睛,在天上凌空架起七彩的虹桥,诱发人们丰富的想像;有时又会在海上湖面,凭空变成一座城市,一片仙境,那就是有名的海市蜃楼。水的这般神奇的变化,是令人羡慕和神往的。人当然不会像水那样一忽儿流动,一忽儿矗立,一忽儿飘曳,但人的变化还少吗?想到人的那种对外多侧面的变化,不也是奥妙无穷吗?两面三刀者有之;阳奉阴违者有之;当面是人,背后是鬼者有之。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在生活里不也是要扮演多种角色吗?水万变不离其宗,人也万变不离其宗才好,人总是人嘛! 我喜欢水的不甘寂寞。水往洼处流,这是水有目标的运动,它总是朝那一个目标流啊流,永不休止,永不歇脚。在运动中决不寂寞,永远歌唱。一时寂寞,它便死亡,一潭死水便是。 你听,水在天上歌唱;水在海里奔腾呼啸着歌唱;水在山洞滴答滴答地歌唱……水歌唱着生存,歌唱着生活。水的可贵就在于它不甘寂寞,不甘寂寞便不会寂寞,不甘寂寞也才会有快乐和幸福。是的,萨特是说过人生就是痛苦,但痛苦是幸福的源泉,这源泉的开凿,需要不甘寂寞。 但我更喜欢的是水柔能克刚的精神,这一精神是水的魂。对此,老子在他的《道德经》里这样阐释:“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可谓鞭辟入里之论。水是天底下最柔弱的,柔情若水,感情柔到像水一样就到了极限了。但冲击坚强的东西没有能胜过水的,大海边的礁石,可谓坚强无比,但被浪花咬得全是窟窿。 韩信当年受胯下之辱,后来又挂了相印算不算柔能克刚?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后战胜了夫差算不算柔能克刚?而生活里边又有多少柔能克刚的例子!柳枝条是柔弱纤细的,在疾风暴雨中完好无损算不算柔能克刚?在自然界,新生事物总是柔弱的,而柔弱的新生事物总是充满生机的,所以柔弱是“生”的自然法则。人法自然,就是“守柔”,守柔若强。(1)这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作者在文中“言”的“志”是什么?(2)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分别有什么作用?(3)品味语言。①“人在世上炼⋅,犹如刀在石上磨。”把“炼”换成“活”行吗?请说明理由。②“大海边的礁石……但被浪花咬⋅得全是窟窿。”把“咬”字换成“冲”行吗?请说明理由。试卷第9页,总9页 (4)根据文中例句各仿写一句话,要求上下文句式一致,表达同样的主题。①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后战胜了夫差算不算柔能克刚?②柳枝条是柔弱纤细的,在疾风暴雨中完好无损算不算柔能克刚?三、写作(50分))9.洛克菲勒在给儿子的一封信说:“成功地将一个好主意付诸实践,比在家空想出一千个好主意更有价值。”请以“现在就去做”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①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试卷第9页,总9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2012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语文试卷一、古诗文积累(30分)1.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欲辨已忘言,青箬笠,绿蓑衣3.何当共剪西窗烛,去话巴山夜雨时,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4.(1)通过阅读,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各个意象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指对诗中词语、句子意思的正确理解,这是我们欣赏诗歌的基础.这首诗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雨后池塘图,从诗中写到的东风、垂杨、荷花等物象来看,背景是春季,因此,再确切些说是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给读者以清美的艺术享受.本题抓住“水面平”“明镜””“垂杨舞”等分析概括即可.(2)理解古诗思想情感,要依据作者的身世与写作背景,抓住诗中有情感色彩的字词来理解.这首诗中诗人借笔下的“淡磨明镜”等有情感色彩的字词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来表现水面如同刚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以此来表现水面的平静.答案:(1)①池塘水面上涨;②池水更清澈;③杨树上缀满雨珠.(2)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把经春雨洗涤过的池面比作经人轻磨拂拭过的明镜,极其形象地写出了春雨过后池上异常平静、明净的状态.翻译: 春雨过后,池塘里涨满了水,几乎与地面相平.那平静的水面如淡磨的明镜,光亮耀人,倒映出屋檐下的梁柱.池边垂柳苍翠欲滴,忽然一阵春风拂过,万千杨柳枝条顿时袅娜地舞动起来.它们纷纷抖落一身晶莹的水珠,荷叶洒向那池中的荷叶,霎时传来很多清脆的响声.5.唐,柳宗元大约,明亮,代词,它.,总是(3)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第一句话,注意“犬牙”,名词作状语;“”,.句意为: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第二句话,注意“时”,当时;“为”,被.句意为:当时正想要坐船到沙市,竟然被雨雪所阻挡.潭水的清澈透明,夜晚的寂静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心绪,随遇而安,悠然自得二、现代文阅读(40分)6.shì,释木匠的磨斧头,裁缝的理针线,读书并非自愿,只是工作需要,有时还很痛苦,打牌,读书出于自愿,全不勉强,有浓厚的趣味C试卷第9页,总9页 7.(1)本题考查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概括能力.解答时,结合全文,简要概括即可.文中“一年前,她的爱人,研究院的优等生,积劳成疾,就是在这个座位上突然去世的”,说明“她”在一年前失去了爱人;“‘贵州又发大水了?’门卫同情地问了一句”,说明女主人公生活也极其困顿;“一双抖抖索索的手,展开一份录取通知书,上面盖有‘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鲜红的印章”“老馆长怔住了,‘哦哦,还是他的这个专业,呵呵,好!’”,说明在历经痛苦考进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她用这种方式怀念自己的丈夫,回想一路的艰辛,“她”终于忍不住流泪,哭的就是那些悲惨的经历.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2)本题考查对重点词语含义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时,联系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准确理解加点词对于表现人物的作用即可.①中的“忧伤”本身是一种无法量化的情绪,但是作者运用了“深深的”这一形容词,突出表现了女主人公的痛苦.②中的“冷峻”是指的是一种坚毅冷静的情绪,文中是为了表现出女主人公在实现自己的愿望之后内心的激动以及她性格中坚强的一面.综合上述分析,整理得出答案.(3)本题考查对人物心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时,需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准确把握老馆长的情感变化过程.老馆长在最初看到“她”时“关切中掩藏着怜悯”的问话;在得知“她”考取了研究生之后怔住了,有惊讶更有钦佩;在“她”放声大哭时说出了“她”的心路历程.可以从中看出老馆长的态度由开始时的同情、怜悯,变为最后由衷的敬佩.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4)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时,联系文章内容和主旨,结合人物的相关描写进行分析即可.由文本可知,“她”的爱人去世,“她”一个人在带孩子,且通过门卫“贵州又发大水了”的问话可知,其生活也经常受到侵害,故其生活是艰难和不幸的,但是她面对爱人的去世,“她在追悼会上,没有哭泣,没有流泪”,面对馆长的怜悯,“她”却坚持要读研究生,由此可见,在困难面前,“她”是不屈不挠的,是意志坚定的.此外,文章暗示其爱人因积劳成疾而去世,但是“她”却仍然选择了爱人的专业,决定继续研究,因此,“她”也是一位具有高尚精神和无私奉献的女知识分子.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答案:(1)①丈夫去世的伤痛;②物质生活的困苦;③求学过程的艰辛;④考取之后的欣慰.(2)①表现生活给“她”带来的巨大痛苦.②表现“她”此时内心的激动和精神的坚强.(3)由开始时的同情、怜悯,变为由衷的敬佩.(4)“她”面对生活中的不幸和艰难困苦,不是乞求别人的同情与怜悯,也不是陷于痛苦中不能自拔,而是不屈不挠,奋力追求;是一个有坚强的意志、高尚的情怀和无私奉献精神的女知识分子形象.试卷第9页,总9页 8.(1)本题考查对文章整体内容的理解及对文段的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时,通读全文,简要概括即可.本文首先在1-4段表达了对水的喜爱.接下来5-9段每段的段首”分别从水的安分随时、随机应变、不甘寂寞、以柔克刚四个方面来描述水,写明作者对水喜爱的原因,将水的精神赋予人,以此言志.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2)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的判断和分析能力.解答时,结合句子修辞手法进行分析.排比:三项或三项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作用:增强气势,说服力强,感染力强.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作用:印象鲜明,便于表达作者感情.三个“水在”形成排比,增强了句子的气势,强烈地表现出了水不甘寂寞的精神,“在运动中决不寂寞,永远歌唱”.“歌唱”本来是用来形容人的,此处用来形容水,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使得水像人一样有了“歌唱”的能力,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水在运动中的声音的美妙,就好像人的歌声.综合上述分析,整理得到答案.(3)①本题考查对炼字分析和鉴赏能力.解答时,结合主题和作者情感对本文用词进行分析.不行.“炼”的意思是用火烧制或用加热等方法使物质纯净、坚韧、浓缩,文中将人看做要经历锤打磨难挫折的物质,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人必须经历过挫折和痛苦才能成长.反观,“活”是一般性表达,不具备这些丰富的含义.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②本题考查对炼字分析和鉴赏能力.解答时,结合修辞手法,分析句子说明表达效果即可.比拟: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作用:印象鲜明,便于表达作者感情.用“咬”更加生动形象地写出水以柔克刚的强大之处.虽然表面上看礁石比水坚硬,但仍然被水“咬”的全是窟窿.而“冲”只是简单地写出水冲到礁石上的动作,不能起到“咬”这样的表达效果.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4)本题考查对历史知识的积累情况及语言表达能力.解答时,要先把握例句的特点,明确其暗含的仿写要求.把握例句要从句式结构特点、运用的修辞方法、表意特点等几个方面来分析.要做到四个“统一”:句式统一,修辞统一,意境统一,中心统一.要注意分析两个例句的特点,第一句运用了历史典故说明“以柔克刚”的观点,第二句运用了自然事物的例子说明“以柔克刚”的观点,仿写时注意区分.答案:(1)做人应该具有安分随时、随机应变、不甘寂寞、柔能克刚的精神.(2)运用排比赞美水不甘寂寞的精神,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运用拟人将水的各种声音写得美妙动人.(3)①不行.“炼”是比喻用法,形象地写出人是在挫折和磨难中成长起来的;“活”是一般性表达,没有这些丰富的含义.试卷第9页,总9页 ②不行.“咬”是比拟用法,形象地表现出浪花看似柔弱却力量强大的特点;“冲”是一般性描述,没有生动形象的表达效果.(4)①示例一:王昭君远嫁匈奴,用善良和柔情换取了边疆的长期和平算不算柔能克刚?示例二:三国时的刘备动不动痛哭流泪,最后三分天下有其一算不算柔能克刚?②示例一:水滴是微不足道的,但天长日久却将岩石滴穿算不算柔能克刚?示例二:蚯蚓是细小柔弱的,却能在地下穿越坚硬的泥土算不算柔能克刚?三、写作(50分)9.【例文】现在就去做有些事情,做与不做,只系于一念之间。有些人,你认为明天还可以见到;有些事,你认为明天还可以完成;有些话,你认为明天再说也不晚,但当你转身的那一瞬间,也许它们就永远的消逝了。一次,莫奈的弟子正在创作一幅作品,他告诉莫奈:“我可不可以明天再画?我已经知道该怎样去创作它了,一夜之隔,这幅画不会有什么差别的。”莫奈说:“没错,只有一夜之隔,但是,你若在这一夜死去了呢?”是的,如果你因为没有去做一件事,在不经意之中错过它,你会不会后悔?从小的时候开始,对待每一次考试,我们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它完成好;大一点以后,当我们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中去努力争取一席之地时,我们是否想到对于这些事情,为什么那样努力?因为,我们都明白,要把握住机会,因为我们不愿意后悔,我们不要。曾经读过一本书,书中的男主角因犯了罪而被判处死刑,所有人都认为他是一个恶贯满盈、冷血无情的杀人魔,但在临刑前,他却哭了,为什么?因为在人群中,他看到了自己白发苍苍的老母亲。他流泪喊出了最后一句话:“妈妈,我爱您,您要多保重!”我想,即使是最冷酷的人也会动容。也许这个人的一生都是由错误铸成的,但至少他做对了一件事,那就是他把握住临死前的时机,喊出了他的肺腑之言。也许是因为中国人和外国人受的文化教育,以及生活的环境不同,所以中国人都很含蓄,没有谁有胆量对着自己的父母说一句:“我爱您。”也许这句话早已植根于你的心中,也许你几次欲将它吐出口外,但终未成功。那么,现在说吧!它是一个机会,错过了,会后悔的。如果你能想象到对方听到后的那份喜悦﹣﹣相信你自己也会感动,也期望着,那就把握这次机会,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心声,这难道不是一种很美好的事情吗?把握住机会,现在就去做,如果一旦因迟疑而错过了它,你会万分后悔的。试卷第9页,总9页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2016年山东省青岛中考语文试卷【初中语文,含答案】
2016年山东省青岛中考语文试卷【初中语文,含答案】
2019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语文试卷【初中语文,含答案】
2011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初中语文,含答案】
2011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语文试卷【初中语文,含答案】
2011年山东省莱芜市中考语文试卷【初中语文,含答案】
2011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语文试卷【初中语文,含答案】
2011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语文试卷【初中语文,含答案】
2012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初中语文,含答案】
2012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初中语文,含答案】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中考 - 历年真题
发布时间:2023-10-10 00:01:02
页数:9
价格:¥17
大小:34.66 KB
文章作者: 真水无香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